設計師:“就不能一邊畫圖一邊賺錢麼?”


設計師:“就不能一邊畫圖一邊賺錢麼?”


最近聽一個設計師朋友講他做的一個北方工業園項目:

“一個人負責總圖和指標調整“,“三個人做單體立面,分析圖,文本編排。”

“我比較擅長造型,各種立面方案做了好幾輪,建模,渲染立面方案調整好幾次。甲方一開始說想做有品質的產業園,立面要求獨特,造價可以高一點;後來又說預算減少了,立面保守一點吧。”

“方案文本改了好幾輪,甲方總變條件,後來項目暫停了,只收了方案費。”

多麼熟悉的畫面,想起我大四的時候在設計公司實習的經歷:冬天很冷,不時下點小雨,每天上午從租房騎自行車到單位,在高層辦公室裡面一呆就一天。最擅長的就是PS,用直方圖來分析地形坡地的用地比例。剛開始傻傻的用PPT排版,拿著鼠標對齊半天,被老闆罵了之後用PS,文件又太大,電腦轉半天保存不了,就自學InDesign。。。

一個月下來,做了好幾套文本,記得實習期的工資是900元。

是的,很多設計師跟完一個項目,自以為做完了“設計”,其實連項目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知道。

上學的時候,更多的是翻看最新的建築雜誌、圖書,一邊驚歎大師立面做得好,一邊模仿。。。很少去了解背後,需要什麼樣條件才能做這樣的立面,都需要怎麼做?

直到後來做到項目設計負責,懂得設計管理了,能夠把各種顧問和二次工程深化設計單位的設計彙總到自己的圖中了,才把“立面設計”的功課學完。

從建模做造型,到立面設計,中間隔著一個行業,而設計管理,就是“外掛”,提高設計價值的加速器。

大部分設計師,可能美學功底很好,卻不知道甲方在看方案的時候都在關心什麼,學的是設計,加的是老闆的班,卻只賺美工的錢。

設計師:“做了地產的設計管理,就完全不會再做設計了吧?”

真相是,不存在二選一,“做設計”也不只是動手畫圖。

就像你現在建模、做效果圖,只是在幫你老闆解決立面造型的問題,在甲方看來,你可能連立面設計都算不上。

幕牆造價、工業園建面單方造價,施工工藝難度,材料選擇,都是項目負責人層面要求考慮的問題。

比如說,剛提到一點,為什麼需要一個人專門來負責總圖和經濟技術指標?

因為在地產公司內部,在立項等項目前期階段,需要經濟指標來做投資測算,也需要根據投資測算反過來要求設計調整強排方案。

既然是有投資測算的,所謂“立面要求高一點,造價可以高一點”,是要根據造價確定幕牆選型的,而很多設計師,連幕牆顧問是幹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調用顧問工學的建議來調整建築方案的造型了。

你沒有幕牆選型的基礎,才會做出甲方不能實施的方案造型,才會需要不斷改圖。

還記得設計管理體系金字塔麼? 你以為作為“核心設計團隊”的 層級,是如何指導下面的專業顧問,二次工程深化設計? 你不需要要打膠手藝比幕牆施工工人做的好,你不需要跟智能化較勁車安系統現在已經是第幾代產品了。但作為設計師,你應該懂設計管理,並將下層的設計成果反映到你的設計中去。

到項目負責人的層次,就能賺項目負責人的錢,跟項目總、設計總這個層面的人交流溝通。

這樣,才有更上層的甲方願意買單。

這個技能,無關你是在桌子的哪一邊,是“甲方建築師”還是“乙方建築師”


設計師:“就不能一邊畫圖一邊賺錢麼?”

從幕牆方案、選型到施工圖審圖


更有甚者,不懂工藝,不懂招標,不懂施工管理,以為自己畫的造型、線條總能在建築中被造出來,於是半空掉鋁板,外牆幹掛造型塌落這種新聞就時有出現了。

甲方也不是傻子,知道你不懂,不能提供這方面的價值,自然就只會給你付個“方案費”。

這就是為什麼國外知名的設計事務所,方案(schematic design)收費是國內設計公司好幾倍的原因。

能提供價值的設計師,做的效果圖不一定很驚豔,但往往是實施案例的優化方案,並能提供幕牆選型,材料選型,造價優化,工程指導等等審圖意見,保證項目效果,不用甲方再“交學費”。

一個公建項目,幕牆工程預算1.5個億,方案優化下來1.2個億,幫甲方節省3千萬,給80萬顧問費很正常。


設計師:“就不能一邊畫圖一邊賺錢麼?”


這就是為什麼說設計管理是設計師的“外掛” 的原因。你能站在項目總、總經理的“上帝視角”去看這個問題,才能調用資源,提供價值,把顧問和施工方的設計反應到你的設計中去。

好比你是一個戰士,拿著大刀上;還是一名將軍,帶著千軍萬馬上。

如果說設計的價值是100元,你可能只在提供1元。

老闆和甲方爸爸覺得你只會造型美工,將80%的時間不斷重複建模、排版這些工作。

怎麼辦?知道甲方需要的100元是什麼,賣給他。

好的設計需要好的管理, 設計管理就是提高設計價值的加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