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你知道多少?

Distancing Guideline-- quarantine, isolation and shelter in place


隔離,你知道多少?


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的飛速傳播,截止至北京時間2020年4月5日上午10點全球確診人數超過110萬,導致至少6萬人喪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 3月31日說,新冠肺炎疫情是聯合國成立以來面臨的最大考驗,國際社會應加強協調,共同應對。

"隔離"成為世界各地紛紛發起應對措施。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英文中"隔離"的小知識。

由於美國確診病例激增,美國聯邦政府延遲了"Distancing Guideline"的法令至4月30日。那麼, Distancing Guideline是什麼指令呢?

Trump issued guidelines on social distancing meant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novel coronavirus on March 16.(CNN, 28 March, 2020)

特朗普在3月16日頒佈了"社交隔離"的指令,旨在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這裡的“Guideline on social distancing ”保持社交距離的指令,即"社交隔離"。


隔離,你知道多少?

"社交隔離"包括很多內容,其中包括以下的不同的"隔離"信息。

Quarantine——主要是針對可能曾經暴露在病毒之下的人的隔離。

美國的各級政府,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可以下達這樣的隔離指令。對於從中國返回美國的人則需要遵行聯邦的隔離指令(federal quarantine)。這樣的隔離要求待在家裡隔離,對於從中國回美國的人們則要待在政府提供的指定機構進行14天的隔離,之後如果病毒檢測為陰性,則不再需要待在限定的區域了。

從美國疾控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簡稱CDC)獲悉,這樣的隔離指令只是在極少數極端的情況實行,上一次大規模實行這樣隔離指令是在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爆發的時候。


隔離,你知道多少?


Self-isolation——主要是針對已經攜帶病毒或疑似感染病毒的人的隔離,攜帶病毒的人需要住院,待在隔離病區裡。如果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的感染者,可以要求在家自我隔離。在家隔離的人需要準備好一切所需的,一旦出現了症狀,要致電健康監控者,這是極為重要的。

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在隔離中的人要儘量避免與他人接觸。如果條件容許,應使用單獨的衛生間(separate bathroom),在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要配戴口罩,不要與他人共用家居物品。


隔離,你知道多少?


Shelter in place-"禁足"這個詞在3月10日才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首先頒佈"禁足"令的是加州。

禁足"令並沒有禁止所有人工作,比如醫療從業者,警察,消防員和其他生活必需服務的供應者還是需要工作。當然,零售店的店員,加油站的服務員也需要工作。而"禁足"令沒有限制人們外出散步,但是散步時要注意保持至少六英尺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Eg1 . After multiple counties across California ordered their residents to shelter in place, California Gov. Gavin Newsom announced Thursday night he was issuing a statewide order for people to stay at home. (CNN, 19 March)

加州多地命令居民"禁足"之後,加州政府官員Gavin Newsom週四晚上宣佈他要頒佈州際指令,要求人們待在家中。

Eg2. Residents can still go out for essential needs as long as they are practicing social distancing and "common sense," the governor said. (CNN, 19 March)

政府官員稱,居民遵行"社交隔離"指令和"常識"的時候,依然可以外出滿足其基本的生活所需。

"隔離"一詞雖小,但內容還挺豐富,你知道了嗎?


參考文獻

1. Self-isolation, quarantine and California's stay-at-home order: What the terms mean and how they differ, CNN, 20 March, 2020

2. California's stay-at-home order, CNN, 19 March

3. A grave moment in history,CNN, 31 Mar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