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种文化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其四》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古人逢秋悲寂寥,有酒便话离别。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字里行间,都是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酒,是一种文化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酒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酒,是一种文化


《唐代宴饮图》


酒,是一种文化


《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酒文化最动人的地方,便是酒中有情

,而文人流露得最为透彻。

文人借酒抒情,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

唐宋时期的酒文化是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唐朝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


酒,是一种文化


钱选 《扶醉图》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酒,是一种文化


苏六朋《太白醉酒图》

文人借酒抒情,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书圣王羲之,其著名代表作《兰亭集序》,便是醉酒后挥毫而成。所谓笔兴随酒意而生,笔力随酒韵而成。


酒,是一种文化


《兰亭集序》

草圣张旭好饮酒,他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对于他而言,酒便是点睛之笔。唐代诗人高适:“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几碗酒下肚,便晕晕乎乎,似癫若狂,索笔挥洒,书法就会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笔端一泄而出,仿佛倾泻着他的肆意与豪情。


酒,是一种文化


张旭


酒,是一种文化


张旭《古诗四帖》

与张旭并称的怀素,同样好喝酒,自称“狂僧”、“醉僧”。他也总在喝得天昏地暗、酩酊大醉时,提笔挥西,字写得吞吐万千、气势磅礴。

所以人们将中国的狂草艺术说成是“起于张,成于素”,张旭、怀素也被合称为“颠张醉素”。


酒,是一种文化


怀素《自叙帖》

丰子恺自称一生之中有四位“良友”相随,即:

烟、酒、茶、唱机。丰子恺不但好酒,而且也创作了很多与酒相关的有趣漫画。


酒,是一种文化


丰子恺《三杯不记主人谁》


酒,是一种文化


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据说,齐白石年近九旬时,每餐仍能喝一杯白酒,也常常携“酒”入画


酒,是一种文化


齐白石《毕卓盗酒》


酒,是一种文化


齐白石《寿酒神仙》

黄永玉是个实打实的“拥酒派”,“饮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他认为酒是人类第二大快乐,它与人类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能看到酒的影子。


酒,是一种文化


黄永玉《不可不醉 不可太醉》


酒,是一种文化


黄永玉《饮酒图》

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食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


酒,是一种文化


商 兽面纹兕觥


酒,是一种文化


商 弦纹爵

说到饮酒之器,我们不禁想起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情景。诗文中的觥、樽、杯、盏

等等,皆是饮酒器具。


酒,是一种文化


明 犀角雕花卉纹三足觥

只不过,时代不同而饮者有别,上古之人临池用手掬捧而饮,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饮,文人雅士持杯把盏酌饮。


酒,是一种文化


清雍正 矾红龙纹酒杯


酒,是一种文化


乾隆款胭脂紫地轧道洋彩描金带托爵

酒,是一种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

但对待“饮酒”,要始终秉承着“适度”原则。

古来圣人,饮酒却不嗜酒,在微醺的状态下放松身心,才思泉涌,留下旷世佳作。

花开半夏,酒至微醺,就是这么恰如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