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孩子必須這樣培養!不然落後就捱打

哪個家長不盼著孩子成龍成鳳?辛辛苦苦供他讀書,自己用差的孩子用好的,不就是投資他的未來?

但根據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的演講,人工智能可能會讓孩子的優勢蕩然無存。

大家都知道,我們馬上將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如果你去到發達一點的沿海城市,就能發現很多工作都已經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比如說京東快遞被放到中轉站後,都是機器人自動分揀到不同城市,再運輸的;還有外國生產的機器人,與人類下圍棋從沒輸過。

國務院參事: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孩子必須這樣培養!不然落後就捱打

京東的無人分揀中心

如果你覺得這與你無關,那麼熊爸告訴你,你用的華為手機裡,就有人工智能的芯片!在世界級著作《未來簡史》裡,作者總結了人類的發展,最後這樣說道,“下個世紀,是人工智能的時代”。

根據新技術發展理論,人工智能正在沉澱期,影響不到我們這代人。但目前4-12歲的孩子長大後,就會碰到人工智能的爆發!

他們將會成為最尷尬的一代,長大的時候沒有人工智能,長大以後,卻要和人工智能競爭!知識量比不過,技能比不過,效率比不過,該怎麼辦?

如果沒有培養出自己的競爭力,或者一門獨特的技能,那麼,他們將成為新時代的乞丐

但是,如果提前為孩子準備好了知識,他反而會快人一步,在人工智能時代如魚得水,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人工智能是什麼

說到底,人工智能就是讓機器自己學習,而仿照人類大量地記憶知識,然後模仿人的動作。

這樣,它的知識量和反應能力,會大大超過那些死記硬背的孩子。擁有了鋼鐵的力量,和人類的知識,機器自然是無敵的了。

但有這麼一個故事。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到美國訪問,記者問他,“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沒想到,愛因斯坦拒絕回答,他說:“你可以在物理書中查到答案。”接著,他又說了特別有名的話:“教育的價值不在於死記硬背,而是訓練大腦思考。”

看來,人和機器的區別,除了能夠掌握知識,還有思考。

國務院參事: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孩子必須這樣培養!不然落後就捱打

國務院參事錢穎一也這麼說過,“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對於創新人才,有3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

知識是我們和人工智能都擁有的,好奇心是人類特有的,那麼,想象力呢?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對於現代人,知識只是基本是門檻,哪怕沒有知識的人,也可以通過網絡迅速掌握。所以,沒法抱佛腳的想象力,就是核心競爭力。

我們舉一個例子。大清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有一次和朋友看藏品。大家拿出來一幅王國維的古董畫。溥儀只看了一眼,就說這是假的。要知道,這幅畫可是專家都認定的!

溥儀簡單說了一句,“我也不清楚你們怎麼鑑定的,我只不過覺得跟我家裡的不太一樣”。

除了震驚溥儀家裡的古董收藏之多,我們還發現,知識很多時候,都抵不過“感覺”。

國務院參事: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孩子必須這樣培養!不然落後就捱打

這幅畫是人工智能做的,賣了幾百萬人民幣

正是這種感覺,讓國務院參事錢穎一說,“我強烈地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呢?

想象力是藝術的源泉,但很多人都不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想象力。

一位外國藝術家有句名言:“藝術只能誘導,不能命令。”在一千個讀者心目中,就有千個哈姆雷特。欣賞,就是想象。所以,要首先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比如說兵馬俑。雖然這些勇士都已經經歷滄桑,但我們依然駐足在其面前,久久不願離去。難道我們看的是兵馬俑嗎?不,我們是在想象那個逝去的王朝。

國務院參事: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孩子必須這樣培養!不然落後就捱打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對於訓練方法,馬雲說得很好:琴棋書畫,琴是氣韻、棋是格局、書是定力,畫是想象力。孩子學畫畫比的不是誰畫得像,而是誰敢於想象。畫的像只是培養一個匠人,而孩子的想象力是極其關鍵的”。

有著豐富想象力的孩子,無論是在動手操作還是情感表達方面都佔有絕對的優勢,而體現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繪畫。

就像很多大師的美術作品,他們成為大師後,反而畫得更像孩子的塗鴉。這就是因為他們保留了孩子的想象力!

通過繪畫鍛鍊想象力,以應對人工智能時代的競爭。你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