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来电,打造“四网”合一

“新基建”|特来电,打造“四网”合一

2020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压力。

然而,机遇与压力并存,失去的一季度,将如何迎来反弹?投资和消费的并驾齐驱,快马加鞭,如何超越过去的三驾马车,助力祖国继续攀升,成为当前的首要课题。

投资,是我们实现当下工业、产业、就业的良性保障,也是实现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国家发布“新基建”涉及充电桩、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强力拉动投资,而这次投资,将是科技和未来的投资,将在未来15年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抢占科技高地,引领世界的基础。

消费,中国有14.3亿人口,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新消费升级,有2.5亿辆汽车,未来将新增1亿辆汽车,有1亿辆汽车面临更新换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带动汽车、充电、出行关联产业投资规模达50万亿元以上,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引领世界电动汽车新潮流。

作为“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领域之一,充电桩是否能满足“新基建”的属性?“新基建”风口又将为充电网络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充电网的“四化”

充电桩保有量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的国内充电巨头——特来电认为,充电桩无法满足新基建,只有充电网能满足网联化、智能化、安全化、调度化。

充电网的网联化。充电桩就是个电插头,单个充电桩最多是个家用电器,而充电网是把全国千万的充电桩按照网络布局,实现物理连接,在云端实现数据链接,进行能源的智能调度,同时收集汽车、用户、能源、支付大数据。

充电网的智能化。充电网是把充电、放电、保护、计量所有功能集成到箱变中的“充电模块“,把消费、支付、人机交互上推到云平台,同时可以实现维修、升级、运营的云端监测,智能检修,模块升级。

充电网的安全化。只有充电网能在网、在线监控汽车安全,通过车端侧和充电侧设备防护层,时间轴和空间轴数据防护层,19个模型,27个维度,保障汽车安全,实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

充电网的调度化。充电网可以能源调度,实现排队充电、预约充电、低谷充电,通过双向充电放电,实现削峰填谷,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电网的柔性,帮助电网调峰,同时消纳弃风、弃水、弃光,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减少火电、减少雾霾。

具体来说,充电网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实现弃风、弃水、弃光的消纳,甚至可以把夜晚的风电带到白天使用,把家里的光伏带到工厂使用。创新能源管理调度,1亿辆电动汽车,每天30亿度电储能和运载,相当于我们全国居民用电的总量,巨大的分布式、移动式储能,通过汽车充电网的智能调度,就完全能够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让电网更加的柔性化,其中最大的价值莫过于把夜晚低谷的弃风、弃光、弃水储存在汽车里带到高峰期使用,既解决了上游的新能源供应,又解决了下游的消纳。

这样,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新能源的占比将从23%提升到70%,而石化能源的比例将大幅下降,从此雾霾将离我们远去。

正如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在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所说,中国的能源、世界的能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利用好车和能源之间的协同,最好不占用太多公共电网的资源,而是提升公共电网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建立充电网络才可能大规模支撑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如果只是简单地弄一堆充电桩,那只能是死路一条。”于德翔说。

强化充电增值服务

未来,特来电充电网将建立“设备网、控制网、能源网、数据网”四网合一的技术体系,并进行布局。

第一层设备网:未来不是一车一桩,而是一位一桩,每个车位有一个智能终端,这是我们技术的物理设备层。

第二层控制网:每个智能终端有30个控制点,控制设备、控制充电、控制电池、控制电车、控制支付、控制交互……30亿个控制点,形成一个巨大的控制网。

第三层能源网:通过充电网和汽车储能调节能源,削峰填谷,通过新能源微网实现风电、光电等直流电直接消纳应用。

第四层数据网:除了传统的用户数据、金融数据、支付数据以外,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数据更多是未来的汽车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

在3月21日举行的中欧云车享论坛上,于德翔指出,特来电研发了能源管理系统,依托充电网平台能够充电、放电,削峰填谷,能源的运营价值也可达万亿;第三大价值是互联网及大数据将迎来又一个爆发点,特来电充电网把汽车工业大数据、能源大数据、消费行为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集中于平台,未来将延伸出电商、约车、买电卖电、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等互联网增值服务。到2030年,每年大数据规模超过600亿元,电商GMV(成交总额)超过3000亿元。

在于德翔看来,充电网是新能源汽车生态中潜力最大的产业,要把充电网打造成智能制造+充电运营+数据增值服务的价值闭环新生态。到2030年,我国需要1亿个充电桩,2万元/桩,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巨大的投资也将带来巨大的运营价值。每车每天充30度电,1亿辆电动汽车可达30亿度,每年的充电收入就将达到1.7万亿元。

关于我们:

新能源汽车报V为工信部主管、赛迪研究院主办的《新能源汽车报》官方公众号,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为己任,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与产业共成长,与读者同欢乐。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