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物资产能基本满足全国需求 满足全球尚不现实

当前,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疫形势严峻,防疫物资的需求较大。4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医疗物资产能已经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但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要,目前还不太现实。

医疗物资产能基本满足全国需求 满足全球尚不现实

“比如,防护服的全球保供也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目前我国防护服的日均产量已经超过了150万套,理论上讲,满足国际市场需要问题不太大。但这些防护服是分别按照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与进口国和地区的相关要求并不完全匹配。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5类产品,国内生产必须获得我国药监部门的资质,同时要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介绍称。

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能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表示,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企业也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下一步,将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国内外的需求,指导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国内外抗击疫情继续作出贡献。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统计,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已经累计向全国提供医疗装备11.5万余台,其中向湖北提供超过38种7万余台的装备,其中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血气分析仪等大部分医疗装备满足了疫情防控、患者救治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不过,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坦言,在此过程中也凸显了行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如ECMO等高端医疗装备国内企业无法生产、有创呼吸机等供给不足、部分产品性能有待提升、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

据介绍,呼吸机是用于辅助和控制患者呼吸的医疗装备,一般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有创呼吸机一般用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主要呼吸机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紧急复工,一直在全力生产供应。截至目前,主要生产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2.9万余台,其中向湖北供应近1.8万台,含有创呼吸机3000余台。向国外供应的呼吸机达到近1.8万台,其中有创呼吸机达到4000余台。

近期,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急剧增长,有创呼吸机成为最紧缺的医疗物资之一。陈克龙表示,后续工信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支持主要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协调加大关键零部件供应力度,帮助零部件和整机企业稳步增产扩产,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加强质量管控,提高供货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