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獨特的船形屋正是古代黎族先民乘船越洋到海南島定居的象徵。
民族風情
人口分佈
黎族人口約124.8萬,是海南省獨有的民族。他們大部分聚居於海南島中南部的通什市、三亞市以及樂東、白沙、陵水和昌江等黎族自治縣,保亭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東方市,其餘散居在萬寧、屯昌、瓊海、澄邁、儋州和定安等市縣。
地處亞熱帶的黎族人,多生活在山谷緩衝的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各地村寨的大小不一,一般是山區村寨小、平原村寨大。從五六戶到十來戶的小村寨,到上百戶甚至數百戶的大村寨都有。村子四周圍繞著茂密的樹林,呈現出一派原始清新的山野風光。
族源歷史
黎族是從古代越族發展而來的,與侗、壯、水、傣和布依等民族有密切的關係,尤其與“百越”的一支“駱越”關係更為密切。遠在秦漢以前,“駱越”的一支就從中國大陸的兩廣地區陸續遷移到海南島,定居繁衍。據考古發現,海南島黎族聚居區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與廣東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文化,同屬一個文化系統。
海南島黎族也保留了古越人“斷髮文身”和“雞ト”等的遺風。東漢的“裡”和“蠻”;隋唐的“俚”和“僚”等名稱,都是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當中也包括黎族的先民。唐代出現了“黎人”的名稱,但普遍作為黎族的專用族稱,則在宋代以後才開始固定下來。背水竹筒海南黎族自稱為“篩”、“歧和“尊”等,稱漢人為“美”,意即“客”,可見他們早已以土著的身份自居。
語言文字·文化藝術
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方言。由於長期與漢族接觸,不少黎族也能兼說漢語。以往黎族沒有自己的文字,1957年才創制出一種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黎族擁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故事和歌謠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多圍繞英雄人物、征服自然和黎族的風土人情等主題。民歌的句子常見的有五言或七言兩種,表現手法多種多樣。演唱的方式有獨唱、對唱和齊唱等,曲調甚多,樂器則有鼻簫、口弓、水簫和洞簫等。
服飾裝束
黎族服飾風格獨特,男子結髮於額前或腦後,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用布巾縛腰。婦女一般上身穿對襟無扣上衣,邊沿繡花,並綴以貝殼、銅錢和穿珠等飾品,下穿筒裙,頭髮紮成球形,插以骨簪或銀簪。但各支系婦女的服飾也有相異之處,如潤黎婦女穿貫頭服和超短筒裙;杞黎婦女穿開襟無領上衣,花筒裙長及膝蓋;孝黎婦女穿中筒裙;美孚黎婦女穿方領上衣,筒裙長及小腿;賽黎婦女穿圓領包胸右側開襟上衣,筒裙寬大。她們都喜戴耳環、項圈和手鐲等飾物,有些地方的婦女曾有黥面紋身的習慣,現只在部分中老年婦女中可見到。
居住環境
黎族村寨依地形地勢而建,山區村寨一般建在山腳下,可防範颱風襲擊,村民多飲用山泉水;而平原的村寨,則建在小山坡上,以防避洪水侵襲。黎族的房屋有多種式樣,有傳統的船形茅屋、金字架式的泥牆茅屋,及以葵葉蓋的竹牆房屋和磚瓦房屋等,其中以船形屋最有特色。這種房屋以茅草、木料、竹子、紅白藤和山麻等材料建成,木料多用優質,堅固耐用的格木,房門開在房屋的兩端,兩側開天窗,地板以石頭或木樁墊高,離地面30~180釐米不等,上面住人,下面可容家畜走動。傳說船形屋的造形,象徵著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遷居而來的。
生活習俗
黎族多同姓聚居,以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為單位。他們的主食是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其中以把獵獲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鹽,放進竹筒燒成的“竹筒飯”,最為清香誘人。
節慶活動
黎族很重視傳統節日,其中以每年的“三月三”最為隆重,人們往往歡歌樂舞至通宵達旦。
春節
黎族過春節的情形和漢族相似。過春節前,家家準備年飯、釀年酒,舂“燈葉”(一種年糕)。燈葉可存放一段時間,即變得很堅韌,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別有風味。除夕傍晚開始祭拜祖宗,吃年飯,喝年酒。初一都要閉門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門訪親探友,男子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摸蝦,婦女則聚集嘻玩盪鞦韆等活動,同時也舉行各種有民族特色的喜慶活動,到處喜氣洋洋,年節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結束。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最大的盛會,也被稱為“愛情節”。節日當天,男女老幼穿著盛裝,到會場參加對歌、摔跤、拔河、射擊和盪鞦韆等活動,好不熱鬧。到了晚上,人們要舉行歌舞盛會。在山坡上和河岸邊青年男女燃起一堆堆篝火,姑娘身著七彩衣裙,配戴各式裝飾,小夥子腰扎紅巾,手執花傘跳起古老獨特的竹竿舞、銀鈴雙刀舞和檳榔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舞蹈,歌聲此起彼伏,通宵達旦。而一對對有情人則各坐一邊,互相傾訴愛慕之情,如果雙方感情融洽,就互贈信物相約來年再會。
閱讀更多 小鹿與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