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國的天可能真要塌了!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4月16日發表美國弗萊徹法律和外交學院國際政治學教授丹尼爾·德雷茲納的文章稱,美國實力的諸多源頭正在枯竭,美國是否還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外交戰略面臨考驗。

“美國地基”岌岌可危

文章稱,一個舉世公認的真理是,大權在握的外交政策界必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氣候變化、中東問題、恐怖主義、貿易、不擴散核武器——國際關係人士總有愁不完的問題和領域。翻看《外交》雜誌的過刊,人們會發現,很少有文章宣稱,決策者永久解決了某個問題。即使是在冷戰和平結束後,此類刊物仍然充斥著關於文明衝突的激烈辯論。

因此,這也不是觀察人士第一次質疑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的生命力。西方此前也曾面臨極大的危險: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然後尼克松總統宣佈終結佈雷頓森林體系;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然後在80年代美國預算和貿易赤字激增;9·11襲擊發動者似乎對這種體系構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脅,然後是2008年金融危機。現在,出了個特朗普。然後值得思索的是,眼下的苦惱是新鮮事兒嗎?幾十年了,天還沒塌下來。

但文章指出,這次有所不同。美國實力的諸多源頭正在枯竭,而確保美國對外政策方向正確的防護措施已破敗不堪。


美專家:美國的天可能真要塌了!

2017年9月11日,在美國紐約的“9·11”遺址紀念廣場,一名男子將鮮花插在刻有遇難者姓


文章稱,支撐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美國地基岌岌可危。當下彷彿是一場積木遊戲,多塊積木已被拿掉,而塔尖還在。它缺失了很多重要部分,仔細觀察會發現它正在輕微搖晃。與積木塔一樣,國際秩序將繼續挺立,直到倒塌的那一刻。美國應竭盡努力,維護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不過也要開始思考,如果自由國際秩序終結可能發生什麼情況。

外交失去國內製約

文章稱,對外政策界的部分成員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步派正在辯論如果他們重新執政,是否應當向海外推廣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如何推廣。保守派則苦惱於當下的民粹主義是否代表著他們思考美國對外政策的方式發生了永久的變化。然而,問題不在於特朗普之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如何,而在於能不能提出可以挺過選舉週期的切實可行的大戰略。

文章認為,儘管美國對外政策具有相當的一致性,但在幕後,美國部分實力已開始衰落。對外政策表面上的一致性掩蓋了國內輿論再難制約對外政策的美國機能失調。首先,輿論已不再是真正約束決策者的力量。自相矛盾的是,確保美國國家安全的本身因素——地理隔離和無敵的實力——也導致大部分美國人不再思考對外政策。

文章稱,思想界也分崩離析。隨著美國人對專家的信任漸漸消失,防止落入愚蠢對外政策的屏障轟然倒塌。專家已不再具備以往那種杜絕糟糕建議的能力。

文章指出,對外政策分析人士基本上贊成行政部門的權力集中。特朗普上臺前,他們的邏輯似乎完全正確。他們指出公眾對國際關係一無所知,國會則毫無興趣。當政治僵局和兩極分化漸成定局時,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僅將對外政策當作下次選舉的玩物。因此,多數對外政策精英視總統為最後可以指望的明白人。文章稱,令他們措手不及的是,特朗普當上了總統。他侮辱和霸凌美國的盟友。他發動了貿易戰——除了傷害美國經濟,成果甚微。他領導的政府退出了一大批多邊協定,還唱衰仍然存在的機構。

“特朗普傷疤”難癒合

文章認為,特朗普之後的新總統毫無疑問會努力恢復美國對外政策的理性。想必,他或她會廢除旅行禁令,停止對長期盟友的敵對言論,結束對世界貿易體制的攻擊。然而,這些修復無助於解決更深刻的問題。政治兩極分化削弱了總統必須秉持中間立場治國的理念。很有可能的是,一名左翼民粹派將取代現任總統,其後再由一名極端保守派取而代之。在對外政策問題上,國會幾乎沒興趣發揮建設性作用,形成大戰略的概念將難以持續。

文章稱,在此情況下,只有輕信者才會認為美國的承諾值得信賴。特朗普政府的傷疤將始終難以癒合。也許最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單方面放棄了幾十年來指導美國決策者的一整套理想。雖然未來的總統也許在這些問題上言辭會較為得體,但盟友和對手都會記住此時此刻。懷疑的種子已經播下,早晚會發芽。

文章認為,特朗普既是困擾美國對外政策難題的症狀也是原因。但是,他接手的也是一套喪失了對總統權力進行正式和非正式制約的制度。這也是為什麼下任總統必須採取實際的修復措施,而不是僅僅流於表面。他或她必須採取在政治上相當困難的措施,鼓勵國會更多參與對外政策事務。

文章最後稱,所有這些舉措都將令下任美國總統的政治生涯更加艱難。可是,這次天可能真的要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