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個得國最正的王朝的盛衰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唯一的真正的草根皇帝,他起於微末卻能斬盡胡寇,勘定群雄,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英雄。

明太祖雖然是草根出身,知識文化水平也很淺薄,但是此人還是頗有政治遠見的。他所定下的科舉、賦役之法都被後來的清朝所沿襲,一直實行了六百多年。衛所制度,雖然後世看來有很多弊端,但是結合當時明朝剛建國時的情況來看,也的確是很完整的制度了。能夠不勞民傷財建立那麼強大的軍隊,明朝真的是很厲害的。

只可惜朱元璋私心太重,廢宰相使朝中無重臣。甚至到後來,權利完全落入了太監的手裡。那些公侯伯的子孫,開軍政腐敗的先河。他用刑本來就很嚴酷,又設立了錦衣衛作為特務機關。後來又發展出了東廠、西廠、內廠。他分封諸子於各地,這導致了後來的靖難之役。

明朝:一個得國最正的王朝的盛衰

明太祖朱元璋

靖難之役後的發展

明初的邊防,因為太祖建都南京,所以對於北邊的控制非常不便利。明成祖後來推翻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於是移都北京。他認為這樣就可以對北方更好的控制,事實也確實如此。明成祖朱棣多次出征,打敗韃靼和瓦剌。

後來朱棣的兒子仁宗當皇帝一年就死了,然後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又多次北征。明朝初年的經略,還不僅僅是對待北方,安南在五代時期獨立,明成祖1406年因其內亂而又將其征服。明朝在安南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他有讓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時間大約是在1405年到1433年之間,比歐洲的大航海早了好幾十年。

明代的外交也是有意沿襲了元代的政策,但是明朝立國的規則,與元朝不同。所以元末明興之後,西方人來的越來越少了。自從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對於海上的航行更為熟悉,華人移民海外的也開始越來越多。現在的東南亞基本上就是以華人為主,當然這也是時代的自然發展。

明朝:一個得國最正的王朝的盛衰

明成祖朱棣

明朝制度的敗壞

明朝政治的敗壞,其實就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的。其一是由於刑法過於殘酷,其二是宦官專權。本來明太祖朱元璋定下過規矩,內侍本不準讀書。成祖反其道而行之,開始讓宦官學習知識。又把身邊親信太監派到軍營裡做監軍,打仗的時候跟隨出征。

後來又設立東廠,行特務偵查的職能,從此以後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明英宗的時候寵信太監王振,那個時候瓦剌也先入侵明朝,王振慫恿英宗親征。大軍走到大同,實在打不過瓦剌,於是英宗開始敗退,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之後于謙奉迎英宗的弟弟景帝即位,這才算挽救了明朝的危亡。

再然後英宗復辟,于謙被殺,英宗在治國方面也並沒有做出什麼高明的事情來。英宗傳位給憲宗,寵信太監汪直。憲宗又傳位給孝宗,政治還算清明。孝宗傳位給武宗,又寵太監劉瑾,而這一切不能不說都是成祖惡政的流毒了。

明朝中葉以後,又出了三個昏君。其一是荒淫的武宗,其二是昏聵的世宗,其三是懈怠的神宗。也正因為這三個皇帝的不作為,把明朝推入了一個無可挽回的境地。中間還出現了一次南昌的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最後被南贛巡撫王守仁所討平,武宗又藉以為名,到江南遊玩一番才回京。再後來到神宗幼年登基,張居正為相,這是明朝中興的一個好機會。明朝政治久苦因循,張居正則能實行嚴肅的政治主張。下一紙書,萬里之外沒有人敢不遵從。這段時期張居正整頓吏治,政治清明且財政充盈。可惜張居正只當了十年的宰相變死了,之後神宗親征,明朝又開始烏煙瘴氣一團亂麻。

神宗對待朝政不上心,二十年不上朝,導致大臣們紛紛結黨相攻。神宗死後,熹宗即位。信任太監魏忠賢,其專橫跋扈又比前面那幾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號稱九千歲,真是千古未聞。

明朝:一個得國最正的王朝的盛衰

明神宗

結論

縱觀整個明朝的發展脈絡,從明武宗開始,綱常已經崩壞。而這中間,世宗、神宗又當了很多年的皇帝。武宗即位在1506年,熹宗之死在1627年。這中間一百二十二年之久,內憂外患,迭起交乘,明朝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後來明思宗朱由檢即位,雖然勵精圖治想要挽救大明朝於危亂,但朝廷實在積貧積弱已久,已然無能為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