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瓷雖殘猶珍(二)

該瓷器高約12CM,寬約14CM(圖1),應該為一隻扁瓶的上部。該器物在清洗前粘滿灰黑色土,在釉面還有一些土顆粒(圖2、3、4),聞之土香味很重,在紫光下無熒光反應(說明器物表面無膠水等化學物質);

殘瓷雖殘猶珍(二)

圖1

殘瓷雖殘猶珍(二)

器物原始狀態照片(圖2)

殘瓷雖殘猶珍(二)

器物原始狀態照片(圖3)

殘瓷雖殘猶珍(二)

器物原始狀態照片(圖4)

用水清洗後,可見釉面土蝕嚴重(圖5-10);

殘瓷雖殘猶珍(二)

清水清洗後的狀態(圖5)

殘瓷雖殘猶珍(二)

清水清洗後的狀態(圖6)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清水清洗後的釉下所顯示的狀態照片(圖7)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清水清洗後的釉下所顯示的狀態照片(圖8)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清水清洗後的釉下所顯示的狀態照片(圖9)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清水清洗後的釉下所顯示的狀態照片(圖10)

用溫肥皂水浸泡後,將釉面刷洗乾淨再觀察該器物,可見器物口部呈自然流釉所形成的紫口,過渡自然,器物菱角線位置也有燒製過程中自然流釉所形成紫色(圖11、12、13);該器物有獸形耳(圖14)。

該器物由於內部施釉一次,外部兩次施釉(圖15);因此,內外釉的厚度有明顯差異;另外,內、外釉色有很大差異,內部釉面釉色不均,釉色變色有過渡,呈月白、月白泛青、淡青色等;外部趨呈象牙白,釉色也不太均勻(圖11-14);這些釉色的特徵、狀態應該是在柴燒的環境下才可能產生的。

殘瓷雖殘猶珍(二)

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狀態(圖11)

殘瓷雖殘猶珍(二)

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狀態(圖12)

殘瓷雖殘猶珍(二)

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狀態(圖13)

殘瓷雖殘猶珍(二)

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狀態(圖14)

殘瓷雖殘猶珍(二)

圖15

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面觀察橫斷面,可見胎呈紫黑色,胎料較粗,胎中可見有一些孔洞(圖16-18);胎外先施有一層細膩的化妝土,再在化妝土外施第一層釉,低溫燒製後,再在器物外層施第二次釉(圖19、20);可能為了節約成本或其它原因而對器物內層未進行二次施釉。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放大鏡觀察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狀態(圖16)

殘瓷雖殘猶珍(二)

顯微鏡下觀察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狀態(圖17)

殘瓷雖殘猶珍(二)

顯微鏡下觀察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狀態(圖18)

殘瓷雖殘猶珍(二)

放大鏡下觀察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狀態(圖19)

殘瓷雖殘猶珍(二)

顯微鏡下觀察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狀態(圖20)

殘瓷雖殘猶珍(二)

顯微鏡下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照片(圖21)

殘瓷雖殘猶珍(二)

顯微鏡下器物橫斷面所顯示的照片(圖22)

由於胎土中含鐵較高,在燒製過程中及一定的環境作用下,胎土中的鐵離子往外滲透,在器物的橫斷面可清晰地看到在胎土與化妝土之間有紅色的鐵離子產物(圖23、24);鐵離子從裡往外滲透過程中,滲透到開片處,使開片呈紅色(圖14);在顯微鏡下可見滲到開片處的鐵離子呈豔紅色,這應就是所謂的鱔血紋(圖25-27)。釉面可見有大開片;用顯微鏡觀察釉下,可見有大小不一的氣泡,有破泡,有白色絮狀物(圖28-32)。

殘瓷雖殘猶珍(二)

圖23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24)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25)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26)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27)

殘瓷雖殘猶珍(二)

圖28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29)

殘瓷雖殘猶珍(二)

圖30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31)

殘瓷雖殘猶珍(二)

用顯微鏡觀察溫肥皂水浸泡刷洗後的器物釉下所顯示的狀態(圖32)

殘瓷雖殘猶珍,我們可以從殘瓷中發現許多完整器無法顯現的信息。歡迎各位愛好者評論、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