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父母死了不一定會哭,但是他養的寵物死了,卻可能會傷心欲絕,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親情啊,在絕大多數人心目中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無私到可以付出一切。

但再偉大的付出與愛,會迎來什麼樣的反饋,卻從來不會超脫“人性”的範疇。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實際上,古往今來,所有的那些可歌可泣,可愛可恨,還有可悲可喜的事情,都脫不開人性。

而人性不僅只有光輝一面,其背後還有容易被人忽視的黑暗一面,所謂人性是有弱點的。

就連最偉大的親情關係之中,也免不了存在人性黑暗面。

有一本書叫《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作者劉墉,他在“親情、愛情、友情、職場,以及為人處世”5個方面,把人性的黑暗面描繪得淋漓盡致。

看完他這本書,我們會知道人性的黑暗醜惡,但同時會更加明白,用愛和善意去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告訴我們晚輩一些人生經驗。

今天我們就分享一下,劉墉給我們帶來的關於親情關係中的人性話題。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回到最開始說的問題,為什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對寵物的愛甚至超過了愛父母呢

作者認為啊,這是因為他們對寵物付出了愛,他們花了時間力氣去照顧那些寵物,卻沒有花時間去照顧他的爸爸媽媽。

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下那些一兩歲的孩子,走路還走不穩呢,就已經會愛他們的寵物了,他會抱著小貓小狗親來親去。到他再長大一點的時候,他們會喂這個寵物吃東西,會牽著小狗出去散步。甚至呢,還會給這個小貓換貓砂。

當有一天,他們的寵物死了,他們一定傷心的不得了,

她的傷心程度可能要比父母死了還要大。

愛,就是這樣不公平,他不付出,他就不愛他的父母。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照顧孩子,付出的多,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遠比孩子對父母的愛來得深。

你會因為付出越多,就愛的越深。卻不見得因為你得到的愛越多,而你願意付出的愛越深。

這就是人性。

這其實也可以引用到愛情上面,如果您想讓一個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越來越愛你不能只是一味的自己單方面付出,你得想辦法讓TA也為你付出,這樣,他才會越來越愛你,付出越多,才會越來越離不開你。

正如《小王子》這本書中所說的一句話:你在玫瑰花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

這就是人性,你付出越多,愛才會越深。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那作為父母是不是付出越多就越好呢?

作者劉墉給我們講了另一個故事。

有一位臺灣的醫生因為醫療事故被責難,他就在微博上發牢騷:

他說,他從小就沒有做過主。

大學讀什麼專業是爸爸指定的;畢業要娶怎麼樣的太太,是媽媽選定的;結婚以後,生幾個孩子呢,是太太決定的。

他每天就呆在醫院拼命工作,不想回家,為什麼?

因為不知道回家做什麼。

到他實在感覺太疲倦了,他對爸爸說,他想出家。

老爸居然說:好啊,那我來給你蓋座廟吧。

這就是我們很多中國父母的現狀吧——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什麼都替孩子提前做好了。

幾年前不是還有個新聞報道說,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衣服不會自己洗,就全部郵寄回家,給媽媽洗。這二十多歲了,還生活不能自理。

這都是父母從小過分溺愛孩子造成的。

中國很多父母都這樣,一方面,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另一方面,又大包大攬的什麼都替孩子做好了。

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做什麼呢?連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嘛。

父母畢竟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後面的路還要靠他自己走,他的前半生你大包大攬的都替他做了,導致他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後半生可能就會過得很慘。

所以過分的溺愛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我們回到剛才那個問題,做父母的是不是付出越多就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做父母的也得成長。

很多時候呢,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恰恰是父母離不開孩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國婆媳關係為什麼會那麼緊張,因為孩子長大了,但是婆婆還是把他當成小孩子在看待。

那些寵溺孩子半輩子的父母,很可能也會拖累孩子一輩子。

因為他下半輩子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那他怎麼辦?

父母不懂得這個人性的道理,會毀掉孩子下半生。看看你是否知道

其實呢?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身份,需要付出的愛,也是不一樣的。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應該是一味的付出,而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而作為子女,那我們對父母應該有更多的理解和關心,尤其是對待老人。

我們可能有時候會覺得,老人很吵很囉嗦,聊什麼東西都是雞同鴨講,你說什麼,他也聽不懂。

有時候老人還可能會跟你鬧脾氣,故意說氣話,讓大家都不開心。

但是隻要他還能走,能說,能聽到我們說話,早上還能被我們叫醒,就表示他們還能多陪我們過一天。

年老是一條不歸路,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走上這條路,不可逆轉。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換個角度理解,也可以說是“子不養而親正待”,父母現在正在等我們。

記住,再偉大的親情關係,也不可違揹人性——你付出的越多,才會愛得越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相信你一個是個懂得用愛和善意去生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