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艳 通讯员 廖培金)今年清明期间,广州市创新推出了“信邮哀思”服务,市民群众可以把对先人的思念写成一封信,邮寄到市殡葬管理处。截至4月6日,广州已收到约1000封信邮哀思信件。这些思念先人的信件时如何处理的呢?记者从广州市民政部门获悉,这些“家书”被充满仪式感的对待,广大市民可以放心。据悉,抵达殡葬管理处后,志愿者将信件进行分类,广州各大殡葬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再来取信,再送到先人墓地和骨灰盒前。
李俊彬4月5日“上岗”成为殡葬管理处的清明志愿者,当天他参与了300多份信件的整理工作。他说,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他没有回家,想趁着假期做点事。他从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上面了解到了招募信邮哀思服务的志愿者的信息,于是便报名参加了。4月5日早上9点,李俊彬从邮政快递员手中接过市民寄来的信件,然后按信件寄达目的地的位置进行分类。“如果信件是寄往墓地的,在室外暴露容易损坏,还需要对信件过塑。接下来,再对每份信件进行登记,一一整理好,等待各殡葬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前来收信”。300余份信件,整理起来也相当费时。他和志愿者张女士一起,进行分类,从上午一直忙到下午5点。
42岁的张女士老家辽宁省,来到广州已经15个年头了平时也会做志愿者,但这是她第一次成为清明志愿者,她说,分类、整理每一份信件都要认真,“今年,他们没办法亲自过来拜祭先人,我们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替他们把这项工作做好,也是替他们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信件分发之后,又是怎样被送至先人墓前(骨灰盒前)的?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火葬服务部骨灰管理组组长小坚说,工作人员拿到信件后,会按不同的骨灰楼进行分发,然后将信件送至各个骨灰楼。随后,骨灰楼的管理人员再按照先人骨灰所寄存的位置,把信件放入各个格位中。整个过程中有规范的动作和语言,以向逝者表达尊重。
閱讀更多 信息時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