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方寸之間

千秋今古


久未見扇,久未持扇

再見時,還是滿眼驚豔

團扇溫雅,羽扇精緻,摺扇文氣

扇面之上,眼睛所到之處,不過方寸

卻像是在片刻之間,

遊歷過四方,歷經了四時

花鳥蟲魚,山水樓閣,才子佳人,千秋今古

都在這方寸、開合之間

扇面裡藏著一個清遠、精巧的中國

這便是,扇子的美妙之處

即便見的扇子再多

也總還是會驚詫於它的美

寂然,古典,文雅,又風流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19世紀出口到歐洲的一批羽扇

中國曆來有“制扇王國”之稱。扇的歷史很久遠,扇面的文化也已十分古老。

據《古今注》中所述,最早的扇子出現於舜禹時期。但當時的扇子還為羽扇,由羽毛所制,意在障塵蔽日,增加帝王威儀。

至於漢代,中國開始出現絹制團扇,亦稱紈扇。團扇之上,可以刺繡,可以作畫,此後也開始有了扇面的文化。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清宮絹畫花鳥宮扇

三國東晉時起,在扇面上作畫題字開始興起。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都喜在扇面題字作畫。

宋代時期,中國的美學極端繁盛,小品畫興盛,扇面繪畫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出現了大量的優質扇面。加之徽宗等統治者的大力推廣,宋代扇面一度達到頂峰。扇面之上,大到亭臺樓閣山水,小到花鳥蟲魚細草,都是精妙入微,讓人驚歎。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代 馬遠 柳岸遠山圖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代 張茂 雙鴛鴦圖

宋時,摺扇也開始傳入中國。至於明代,因文人美學興盛,對扇的偏好由團扇轉向摺扇,扇面內容也極大豐富。扇子上所涵有的東方美學,也有了很大的空間延展。

扇大致分為羽扇、團扇、摺扇幾類,作畫扇面多為團扇與羽扇。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 團扇 · 半面羞澀,半面綺旎 -

團扇,漢代即有,又稱紈扇,或是合歡扇,盛於西漢至宋朝的一千多年間。

外形多團圓似明月,氣質也更加溫婉秀麗,常見於詩人筆下,常見於美人指間。輕盈若無,又風雅之極。微微搖動,恍如明月流光,別有一番風情。

那句最是有名的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輕羅小扇便是團扇了。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班婕妤也曾有一首《團扇詩》,可謂是寫盡了團扇所承載的中國女子的期盼。小小一柄團扇上,寫的滿滿都是對情的期待。扇面之上,半面是羞澀,半面是綺旎。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古時,女子常在團扇扇面上,繡制花鳥鴛鴦之類,以求好兆。而東晉之後,團扇開始與書畫結合,文人畫家與扇交好,在團扇這一小小天地上,揮筆成畫,畫下了千古山河。

南朝梁時畫家蕭賁就曾經說過,“嘗畫團扇,上為山川,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佚名 深堂琴趣圖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佚名 山水團扇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代 仙山樓閣圖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代 牧牛圖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人集繪 草蟲瓜實

宋代以後,畫家更是主動以扇面為載體,在扇上畫下千里江山。宋詞之中,詩人筆下,時常見到團扇的身影。“碧羅團扇自障羞。水仙人在鏡中游。”女子出行時候,以團扇羞遮半面,自有一派隱約的風情。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宋代蘇漢臣 妝靚仕女圖

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曾提到,“昔年高宗在壽宮時,賞桂,曾命畫工為巖桂扇面,仍制御詩分賜群臣。”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 摺扇 · 山水之間,浮生風流 -

談及摺扇,總繞不開一把多情的桃花扇。

清代孔尚任在劇作《桃花扇》中以文字畫了一把極美的桃花扇。它是侯方域與李香君這對才子佳人的定情物,也是整個晚明時代沒落的一個悲情旁觀者。一幅扇面,幾處美人血,畫出一樹灩灩桃花。每每看到桃花扇,便唏噓不已。桃花扇上花猶在,美人卻已不知何處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摺扇似乎從一誕生,便染盡風流。據《宋史》記載,摺扇在宋朝時期,由日本僧侶傳入。而後在明朝時期,經永樂皇帝發揚起來。

永樂帝十分喜愛摺扇,遂在扇面上大量題詩賦詞,分賜給臣下。一時之間,摺扇開始成為風尚。明清時期因為江南名士的推廣,可謂達到繁盛頂峰。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明清時候,婉轉綿長的江南,孕育出來許多的才子佳人,也孕育出來許多的風流,也才有了那把悽美的桃花扇。

或許摺扇,本就是海上來客,自當染盡浮世風流。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不同於團扇,摺扇更為複雜,有開合褶皺。摺扇的扇面繪製便更加講究,常需依扇骨、依褶皺安排畫面佈局。相比較而言,更加貼近中國畫本身重意境輕寫實的方向。

摺扇之上,也往往多山水意象。懷袖一扇,如藏一個小小的山水中國在懷。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可以料想,當時的風流才俊們,手持一柄摺扇,出沒於酒肆茶樓,群聚笑而賦詩,詩興一來,手揮摺扇輕搖。隔著這小小的山水,詩詞佳句如風流動,恰是一出風流盛宴。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扇有留白,有曲折,

如同中國本身。

小小一面扇,

後面藏著一個精緻風流的中國,

不可不謂之奇妙。

夏日無涼風,何不持扇行。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 中國精緻 · 扇賞 -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書院·賞讀」扇面上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