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安史之亂就像炸彈一樣炸開了唐王朝通往下坡路的通道,一發不可收拾,將長久以來的積弊完整的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也涇渭分明般的展示了唐王朝前後兩個階段的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對比效果。它是唐王朝命運的轉折點,它激起了眾多的因素和隱患,終將唐王朝一步一步推向崩潰。

回首,安史之亂有它的歷史必然性,它絕非只是由某個人或某件事引起,而是各種各樣的因素糾纏再一起共同促成了它的發生,其中的人和事只是整個事件形成的組成部分,就算沒有那些人那些事也還是會有其他人其他事。

先來看看其中的幾個因素:

1.地方行政

提到地方行政,需先說監察制度,唐代設“御史臺”,做為一個獨立的機構,監察權脫離相權而存在。名義上是巡察使、觀察使的中央官,派到地方巡視觀察並常駐,監察使便逐漸演變成了地方最高長官,假如監察使巡視邊疆,在邊防重地停駐下來,臨時得以全權支配,就成了“節度使”。

節度使在其領域,可以指揮軍事,管理財政,甚至也掌握用人大權,於是便形成了“藩鎮”。而且唐代邊疆節度使逐漸任用軍人,便形成軍人割據。中央本意在加強集權,演變至此成尾大不掉之勢,本想加強集權,由中央指派大吏到地方,剝奪地方職權。結果卻由派去的大吏在剝奪地方職權之後,反過來對抗中央,安史之亂便由此產生,而亂後,這種割據狀態更加頑固,最終將唐朝推向滅亡。

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唐朝疆域圖


2.兵役制度

唐代採取“府兵制”,“府”是在地方行政區域州縣之外的另一種軍事區域的名稱,指軍隊屯紮地。士兵在武裝集團內生產,每個軍人都要種田,所以唐代養兵不花一文錢一粒米,大大降低的政府的負擔。後來府兵制度卻失敗了,主要原因有 :

第一:太平盛世時期,輪值到中央的士兵們無事可做。於是蓋花園的、造宅第的都向軍隊借人手。士兵變成了苦工,受人賤視,後來遇到值宿的便多逃亡規避。

第二:唐初,府兵出外打仗陣亡,政府會立刻派人到死難士兵家裡去慰問,這事在軍隊的精神上有說不盡的鼓勵。但到了後來,軍隊士卒死亡,政府對死難士兵家屬的慰問怠慢了,人心就漸漸的失去了。

第三:軍人獲得的勳位僅是一種榮譽,有了勳位的軍人還只是一個兵,有時還要被派去服力役,給差喚。勳位在身反而為辱,武官的勳名被人看不起,軍人的地位逐漸墮落了。

第四:本來府兵打完仗可以復員,後來卻變成長期戍邊,於是府兵怕到邊疆,在本府就逃亡了。後方兵源枯竭,就臨時買外國人當兵,安祿山、史思明就是外國人,卻成為封疆大吏,寄託了國防重任。

第五:因唐代太富太強了,忽略了民族界線,不懂提防外國人,大量使用外國人當兵作將,結果才弄得不可收拾。於是府兵一變而成為“藩鎮”,形成軍閥割據之勢。

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叛軍與政府軍攻守圖


3.外部原因

695年東北部地區先前的盟友契丹和復興的東突厥發動叛亂,他們的入侵導致了邊疆多處危機。武后及其政府努力在突厥人中製造分裂,最終擊退了契丹軍隊。戰後,她在北方和東北方建立了永久性的藩鎮,這是她統治期間防務方面最大的創新,但給唐朝造成了長期的災難性後果。

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叛軍進軍圖


4.人事原因

玄宗統治後期,李林甫736年出任宰相後打擊真正或潛在的對手以保證自己在朝廷上持久掌權。李林甫只任用非漢族人擔任節度使,他希望通過把軍隊交給和朝廷沒有瓜葛的人來消除任何通過軍功贏得政治權力的潛在競爭者,但這意味著真正在外掌權的人變得逐漸和中央政府疏遠起來。

後來楊國忠得以在朝中快速升遷,開始挑戰李林甫的權力,他在四川培植自己的勢力,併成為唯一擁有漢人血統的節度使。然而,安祿山是最有權力的非漢族將領,控制著帝國最大規模的一支軍隊,與李林甫相互勾結。

752年李林甫病死,楊國忠實現了對朝廷的控制,開始著手排擠安祿山。隨著楊國忠的敵意上升,安祿山開始準備叛亂,這些準備活動的反過來促使楊國忠進一步行動。於是愈演愈烈,大亂就此發生

安史之亂,不能全怪楊貴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