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NSR (NeXT SCENE Research) 位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創業實驗室,是最專業和先鋒的沉浸式體驗報道媒體和社群。致力於促進藝術和新技術融合,打破傳統劇場舞臺的邊界,探索未來體驗式娛樂的發展方向。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關注未來娛樂的新方向

“在這個人們沉迷於電視、即時分享和虛擬現實設備的時代,戲劇如何去和這些能佔據人全部心神的娛樂活動競爭?那大概便要抓住一點:人們的願望已不僅是做個普通觀眾那麼簡單——他們希望被完全帶入到另一個世界。正是這種隱藏的需求推動了沉浸式戲劇的繁榮。沉浸式戲劇把通常戲劇中的“第四堵牆”重塑成了蜿蜒的走廊和熱鬧的舞池,目的不僅是給觀眾帶來一場演出,更是為了創造一種特別的私人‘體驗‘。“

—— Michael Schulman

Journalist of The New Yorker

[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什麼是沉浸式戲劇?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導演、製作人和演員甚至觀眾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隨著越來越多的演出選擇用“沉浸式”一詞來定義自己,人們很難去分辨到底誰才屬於真正的沉浸式戲劇。

舞臺藝術原本的呈現形式本身就是多種多樣的。賴聲川導演《如夢之夢》使用的是環繞式舞臺,觀眾坐在舞臺中央,而演員則在四周表演。又例如紐約每年夏季的文化盛事 Shakespeare in the Park, 整個劇目都會發生在中央公園中間的Delacorte Theater, 觀眾們可以映著中央公園的晚霞看完整場演出。目前的傳統式戲劇也越來越熱衷於打破“第四堵牆,” 引入越來越多創新的舞臺空間。例如前不久老白登上百老匯的Network就把購買Premium Tickets的觀眾直接搬到了舞臺上成為了會動的佈景。但是,以上這些積極創新舞臺表現形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真的稱得上是沉浸式戲劇

沉浸式戲劇也是舞臺藝術形式的一種,它非常看重演出空間的設計,旨在創造一個切實的、可感知的環境包圍觀眾,讓觀眾在所創造的世界中產生一種迷失感,並相信

自己是劇目的一部分 。此外,沉浸式戲劇注重每位觀眾的個人體驗。在探索故事的方式上,觀眾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偶爾,觀眾甚至可以去影響、改變故事的敘事方式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沉浸式戲劇Sleep No More,圖片來源:Yaniv Schulman

Sleep No More高階攻略 | 如何辨衣識人

沉浸式戲劇在過去的20年間從表演藝術的一種新趨勢,逐漸發展到今日成為主流。作為一種顛覆了傳統戲劇裡劇目和觀眾關係的戲劇形式,它的成功可以側面反映出,相較於以往,如今的觀眾們對戲劇產生了更多期待和需求

隨著現代生活裡的數字場景越來越多,觀眾們渴望真實、具身地來到實際的地點;同時,如今的觀眾因為受到一種二維文化的影響,他們開始渴望廣泛的、多重感官的、內在的刺激。於是,處在隱私透明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開始尋找一種親密的個人體驗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沉浸式戲劇Then She Fell中,演員會邀請你進入他們的臥室空間,和他們交流互動甚至進行親密的談話。

當夢境照進現實 | 沉浸式戲劇Then She Fell體驗分享

沉浸式戲劇的現代作品可以被看做是20世紀的裝置藝術與肢體戲劇、視覺戲劇的交融。【注:肢體戲劇使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和敘事,視覺戲劇的核心組織原則也是動作,表演者用身體來傳達信息、關係和情感】現代沉浸式戲劇作品裡包含許多現代理念和現代藝術美學,比如演員與觀眾的關係,場景設計以及使用大量肢體語言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Cafe Play, 演員們在咖啡廳裡表演和舞蹈。

Photo: This is not a theatre company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和一群戲精一起吃飯?

| 沉浸式戲劇新玩兒法 Café Play

沉浸式戲劇為觀眾提供的多重感官體驗讓人們除了能去看、去聽,還可以去觸碰、去品嚐、去感受氣味。劇目裡的場景都是為了能讓觀眾全心投入環境而特別設計的。食物和飲品常被當做體驗的一部分,劇目中偶爾也有環節讓觀眾和場景元素有肢體上的互動。沉浸式作品裡的音樂則主要是為了渲染劇目的底色、烘托故事氣氛。所有這些元素、技巧和演出環境都是為了

從戲劇化的角度突出作品的主題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可隨意吃吃喝喝的劇 The Unbrunch, 圖片來源:The Unbrunch

NSR沉浸式體驗週報 vol.3 |

Sleep No More原班人馬打造好吃的沉浸感官體驗

目前大多數製作團隊在創作沉浸式戲劇時,常常會把劇目和場地聯繫在一起

,在諸如倉庫、醫院、俱樂部之類的特定地方創作特定的主題,並且在構建新環境的過程中會非常注重刻畫細節。許多劇目會從演出地點汲取靈感,也會基於劇本設定選擇適合的場地,更常見的情況是,將一個非劇院場所改造成沉浸式的空間。這種存在於劇目和地點之間的緊密聯繫,把演出場所的戲劇性嵌入劇目當中,是許多製作團隊慣用的創作手法。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設定在紅磨坊的沉浸式戲劇UnMAKINGTOULOUSE-LAUTREC,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UnMAKING TOULOUSE-LAUTREC演出地:

號稱紐約最性感的bar,Madame X

NSR沉浸式體驗週報 vol.4 | 解構圖盧茲沉浸紅磨坊

在這些特定的空間裡,沉浸式戲劇的表演可以是定點定向由人引導的,也可以是線性由觀眾自主選擇的;它既可以被設計成一種發生在路上的從旁體驗,也可以創造一個廣闊的空間給予觀眾

自主探索和選擇的權利。無論屬於哪一類型,其目的都在於給每位觀眾創造一份私人體驗。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圖片來源:Darial Sneed,轉自AmericanTheatre

"Then She Fell” 中觀眾可以用手上的骷髏頭鑰匙

一定程度上自主探索劇場空間,發覺獨一無二的秘密。

許多戲劇製作方和藝術家會用觀眾與演員的

一對一 (One-on-One)關係來創作沉浸式戲劇作品, 如一些觀眾離開人群在一個或者多個演員的引導下完成部分體驗,或在一個較大的場合裡觀眾可以獲得和演員親密互動的機會,又或者是整個體驗一次僅限一名觀眾參與。此外,有些沉浸式戲劇還會設計觀眾彼此之間互動與合作的情節,如此更進一步模糊了沉浸式戲劇中觀眾與演員的邊界。

當我們談論沉浸式戲劇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劇透一丟丟)Sleep No More裡的 one-on-one,

圖片來源:Sara Krulwich,轉自The New York Times

Sleep No More高階攻略 | 如何辨衣識人

- 小結 -

如今,沉浸式戲劇還處於不斷髮展的階段,更多新作品的誕生正在不斷挑戰沉浸式戲劇的邊界。戲劇評論家Jonathan Mandell曾在他的文章中總結了現代沉浸式戲劇共享的幾點特質。我們在結合其他文獻參考之後,對“沉浸式戲劇”這個概念做出了以下小結:

1、模擬真實環境的空間設計。沉浸式戲劇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類似真實世界的環境。此處所謂的“真實” 並非相對於“虛擬”,而是相對於一個只為表演而存在的場所。藝術家們運用這種切實的、可感知的環境產生的“迷失感”,鼓勵觀眾相信自己是就是戲劇本身的一部分。

2、主動體驗。

沉浸式戲劇讓每位觀眾都能擁有一份獨特的個人體驗。觀眾自己來把握體驗作品的方式和程度,如何感知和拼湊故事的決定權掌握在觀眾自己手中,而不是和所有其他人看到的是一樣的內容。

3、互動性。沉浸式戲劇重視互動式交流,如帶領小部分觀眾單獨活動,完成某項任務,或製造自由活動的氛圍來鼓勵觀眾進行互動。這裡的互動性和上面提到的主動體驗一起打造了觀眾體驗的獨特性

4、多感官體驗。沉浸式戲劇大多會靈活而多元地調動觀眾的五感 ——除了一般的視覺、聽覺,還包括嗅覺、味覺和觸覺,讓演出真實、立體地包圍觀眾。

最後,所謂的沉浸式戲劇還是戲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類型。和傳統的戲劇一樣,真正要感染觀眾,還是要有一個好的故事和感染力為內核。

當然,隨著不斷深入的學習以及對更多藝術家作品的瞭解,我們還會不斷加深和更新對沉浸式戲劇的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分享或和我們探討你眼裡的沉浸式戲劇!也歡迎更多小夥伴加入我們的撰稿、編輯和研究團隊。感興趣的小夥伴請在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哦。

參考文獻:

Bethany Lynn Corey,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The Growing Place of Visual Theater“,January 15, 2014

Jonathan Mandell, “Immersive Theatre, Defined“ February 09, 2016

Jonathan Mandell, “Five Theatres You Need to Know: Immersive Companies in NYC” May 17, 2019

Machon, Immersive Theaters, 72

Marni Appleton, "What Even Is Immersive Theatre", February 11, 2015

Stephen Eckert, " What is Immersive Theater”, December 9, 2017

Victoria Spencer,” Immersive Theater is Still Cool”, May 23, 2019

2019 Immersive Design Industry Annual Report, 4.

排版:Frey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