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門口的野蠻人


秦始皇:門口的野蠻人

在統一六國後,活動於北部掠奪者和南部的山地土著,一個罄竹難書,一個蠢蠢欲動,都是帝國“門口的野蠻人”。

強敵環伺

帝國的北部從東到西依次有東胡、匈奴、月氏三大部族,他們被統稱為“胡人”

追根溯源它們是由古老的北方遊牧部落發展而來。

由於殷商、周政權的遏制,部落發展的非常緩慢。不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爭不斷,無暇顧及這些北方小部落,導致它們的實力迅速壯大。

戰國中期這些星羅棋佈的北方遊牧部落逐漸融合成了若干股武裝勢力,他們被稱作“胡”。其中義渠對秦國邊地虎視眈眈,東胡對燕國邊地張牙舞爪,林胡、樓煩對趙國邊地兇相畢露。

秦、趙、燕開始修築長城,並且開展軍事行動,打壓住了胡人的發展勢頭。

韜光養晦

然而到了戰國末期燕、趙受到秦國的不斷打擊朝夕不保自顧不暇,秦又忙於吞併六國的時候,胡人得到了厚積薄發的機會。其中匈奴崛起的最為迅速。匈奴的社會形態也由部落聯盟轉化為奴隸社會,出現了自己的領袖——“單于”。

“單于”的全稱是“撐犁孤塗單于”,它的意思是如天一般廣大的上天之子。

胡馬度陰山

匈奴全民皆兵,兇猛、殘忍、野蠻是他們的標籤,肆無忌憚地掠奪北方邊境地區,劫掠人畜財物,他們來無影、去無蹤防不勝防。

當趙國土崩瓦解之後,他們佔領陰山南面那片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土地,那裡依山帶水,沃野千里,給畜牧和狩獵提供了極為良好的自然條件。

在秦進行統一大業的時候匈奴趁機越過黃河,侵佔河套地區,這樣一來秦帝國北方門戶就暴露在匈奴的鐵蹄之下。

自導自演

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首次巡視北方,他觀察匈奴動向,認為驅逐匈奴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像事先被安排好的一樣,燕人盧生獻上《錄圖書》,書上預言

“亡秦者胡也”, 使得出兵師出有名,於是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攻打匈奴,收復河套地區,讓帝國免受蠻夷入侵。

防患於未然

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還存在著一個大的部族,那裡的土著居民被稱為“越人”,又因其支系部落眾多,故稱為“百越”

而且於越部落還建立了越國,從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越國一直是春秋戰國的一方霸主。在戰國末期楚滅越之後百越各部落族群各自為政,名義上臣服於楚,楚國滅亡後更是一盤散沙,在秦統一六國後楚地的越人還爆發過叛亂。

如果百越結束群龍無首局面,遵循分久必合的規律,形成一個權力中心,勢必會北上中原,圖謀霸權,所以必須要將這種危險扼殺在搖籃裡。

秦始皇南征北戰向蠻夷世界展示強大的秦帝國,向四方推行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