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文|城市觀察123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西安2018馬拉松比賽現場


近年來,西安的新氣象在全國百姓面前頻頻出鏡。

這座千年古都,憑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良好的公共環境,加上政策資源的各種利好,真抓實幹的城市管理作風,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點贊,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歡。

在暑假最熱播年度大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西安作為古長安的承載者,又一次被華麗曝光,在全網圈粉無數。




01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臨潼火晶柿子


《長安十二時辰》不光增加了西安的知名度,還給西安的實體經濟帶來直觀的收益,帶火了西安旅遊和美食。根據“餓了麼”不完全統計,《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使得水盆羊肉訂單北京增加133%,上海增長62%,全國增長11%,用於火晶柿子製作的黃桂柿子餅在西安增長63%。根據“飛豬”統計,西安旅遊周預訂同比提升27%。

神劇火了,長安火了,西安美食火了,西安旅遊火了,比這都火的,還有一些老陝文化優越感爆棚的心。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長安十二時辰》中大火的大唐西市

這些老陝覺得《長安十二時辰》的爆火,有西安的功勞,離不開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離不開歷史上的盛唐氣象,也只有長安的歷史背景,才能拍出這麼氣勢恢宏的大劇。要擱在其他古城歷史背景去拍,還不一定能拍出來呢!即便拍出來,也肯定不及長安的歷史背景拍的好。

從這種心態不難看出這些老陝們的文化優越感和地域優越感。

但事實上,這部劇講的長安故事,雖然和西安相關,但也只是歷史上有重合,整個劇的拍攝製作,和西安完全無甚關係。

《長安十二時辰》由浙江東陽“東陽留白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製作,劇中的唐城108坊在浙江寧波市象山影視基地拍攝,整部劇除了導演曹盾是西安人,其他的和當下的西安扯不上半拉子關係。

明明是非陝西團隊製作,可一些老陝不在乎這些,覺得只要有長安,那就是西安的驕傲,以其他城市背景拍的就不行。

這種地域文化的優越感不免有些無知,可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一群老陝。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絢爛的長安夜色

說歷史,他們張口閉口十三朝古都、大秦帝國、漢唐盛世,說長安如何了不得,舉世無雙;說文學,離不開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認為他們寫的東西多麼牛逼,全中國就數他們寫得最好;說教育,一直拿西安985、211高校數量全國前三,很多省會城市也比不上。

在他們的世界中,陝西的就是最好的,最牛逼的,其他地方都沒陝西好,其實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很多人都沒出過省,看到的都是本省的,視野所限,也就只能覺得自己的是最好的。

02

前一陣網上流傳一個事情,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個選修課學生由於選修課老師不認可自己的論文寫作方向,有可能這門課難以拿到學分,最後這個學生叫來幫手設計把自己的選修課老師舉報了。把老師質疑“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也沒形成事實上的生產力或協作”的言論網上散佈,以此來攻擊老師,最終導致老師被學校嚴重懲罰。

這次事件,除了涉及師德與學術關係,師生關係等話題,還帶出來另一個話題,就是對於“四大發明”的討論,支持者和反對者爭論非常激烈。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

的確,“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但後期沒有發展、應用,對當時社會形成的生產力不多,對經濟的發展影響也不大。

儘管現實如此,但還有不少人激烈地去爭辯和維護“四大發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心理上的文化優越感。

很多人認為,對四大發明的這個結論是在否定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而老祖宗的智慧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容置疑的,這種結論簡直驚世駭俗,大逆不道,不熱愛自己的文化,不崇拜自己的文化,還算中國人嗎。所以很多人都一頭倒地批判那位老師,覺得他不崇拜中國文化,不配當高校老師。

這些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文化自信,確實值得提倡,畢竟在今天互聯網經濟浪潮之下,很多人對物質的追求大於精神大於文化的追求。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文化自信可以有,但不能過頭,過頭了就是文化優越感,就是別人家的都不行就你家的行,別人家就永遠要頂禮膜拜仰視你。

這樣的文化優越感要不得,因為這種優越感會讓自己一葉障目,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從而導致與更多新鮮的發展的事物擦肩而過,最終大概率是要落在人後。

鑑於此,我覺得有必要告訴那些自帶地域或者文化優越感的老陝們:你們需要卸下那種優越感,從地域從文化從歷史中走回到現實之中,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03

作為一個在陝西混跡近30年的老陝,我常年活動於農村和城市之間,接觸了很多不同年齡段的老陝,對一些老陝身上的問題有著切膚之痛。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八百里秦川

關於老陝,外人有這麼一句評價,“八百里秦川養了三千萬懶漢”。關於這個評價,很難說它有多麼地正確或者不正確,但這句話確確實實反映了不少老陝身上的問題。

“懶”,在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最早的時候,關中坐擁渭河平原,地勢平坦,常年風調雨順,少災少難,在地理區位上佔盡優勢。在農業經濟盛行市場經濟還未發展的時代,老陝相對比較缺少闖勁,不願意捨棄這片優渥的土地,不願拋下老婆孩子熱炕頭走出去。老陝整天呆在自己的窩裡,和外界少有走動,長期下來,自然視野受限,思維短板,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陝西發展相對缺少“種子”選手。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陝西秦腔一聲吼

在自己的窩裡呆久了,過得悠悠哉哉的,有泡饃水盆葫蘆頭有秦腔眉戶信天游,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世界都能夠自我滿足,外面的世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這個時候,大概率形成了老陝的“城牆思維”,就住在自己窩裡,把自己與外界分隔開來,不主動接受外來的東西侵染。與新鮮事物的隔絕,一定程度影響了老陝的視野和思維。

當一個人,兩個人,一群人,更多的人思維固化後,在小農經濟主導的時代,這種思維固化導致的落後還不明顯,但當市場經濟越來越活躍的時候,這種落後就被放大了,這時候老陝就明顯可以看到自己與外界的差距。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人氣火爆的陝西旅遊景點

這種差距很扎心,一些老陝也嘗試去突破和自我改變,但也多是盲目跟著時代轉變,之前固化的思維意識難以轉變過來,還是偏於以自身利益為中心,欠缺考慮顧客遊客的體驗感受和對他們的換位思考,所以做得不得人心。比如陝西餐飲行業,到今天很多大小飯店吃飯仍然連個餐巾紙都不免費提供,餐巾紙還要額外收費。比如陝西很多旅遊景點,其盈利核心還是在於靠賣票賣東西掙錢,而不是靠文化靠服務掙錢。在他們的思維意識裡,還留有小農經濟思想的影子,想的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靠著賣門票和景區內賣東西這樣的壟斷行徑獲取利潤。至於服務體驗,老陝整體做得還遠遠不夠,去看看外地遊客對陝西很多景區的評價和吐槽就知道了。

我曾去過蘇州成都旅遊,相同等級的景區,陝西的門票首先要貴出一大截,而且陝西不少景區黑車黑導遊成風,各種拉客,各種賣東西,乃至一些惡性競爭現象層出不窮。

這樣的思維和理念短期可能能帶來收益,但長期下去,稀釋的是西安這座城市的口碑,影響的是西安長遠的發展。

04

最近2年,整體來看,西安在全國的城市形象煥然一新,除了“千年古都”的美名,還有“網紅城市”的標籤,不管是歷史的還是現代的,西安比之前都有了更好的名聲。

一些老陝和他們的“優越感”

西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這兩年西安發生了不少事情,“全民撿菸頭”、“城市行政效能革命”、“店小二精神”,這些政策和理念把不少老陝身上原有的“城牆思維”打破了,讓更多的老陝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

這些政策讓老陝們從自身的小事開始改變,當人們都活動行動起來的時候,這個城市也就更有活力了,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老陝也罷,外人也罷,都能明顯感受到西安與之前已經不一樣了,它在變得越來越好。

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現在大西安借力改革已經有了新的面貌,這是好的開頭,希望更多的老陝,能夠放下過多的優越感,直面當下和現實,努力做大西安新風貌下的新老陝,為大西安新氣象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