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瞻舟人
图|网络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来自四川眉州的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高中进士。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宋代考试,为了防止作弊,考生答卷完成之后,需要先由相关负责人员登记在册,并重新抄写一遍,再呈交考试官评阅。这一年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详定官为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两人都是文坛巨擘。
最先读到苏轼文章的是梅尧臣,感觉相当不错,越读越惊喜。于是赶紧去跟欧阳修分享,欧阳修拿到文章一口气读完,内心又惊又喜:文章引古喻今,说理透彻,见解独到,笔力稳健,堪称古文大家。于是想要评为第一,但仔细一想,这样的文章,天下间恐怕只有自己的学生曾巩能写出来。
为了避嫌,欧阳修忍痛将这篇文章擢为第二名。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出自眉州苏轼。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很多人看到“第二名”,便说欧阳修为避嫌,让苏东坡错失“状元”之位。那照这种说法,苏东坡岂不是“榜眼”?
这种说法确实比较符合苏轼后来取得的成就,毕竟印象中成功的人都应该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不俗的起点。
但是,这不过是一些人的误解或者美好的想望罢了,事实上并非如此!
首先,苏轼参加欧阳修主持的考试叫“礼部试”,又叫“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又称礼闱、春闱。考中的人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所以这样说来,苏轼只不过是错失了“会元”。
三月,通过礼部考试的人,方有资格参加殿试,宋仁宗赵祯亲自在崇政殿主持策问。殿试的第一名才是我们所熟知的“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三者合称“三鼎甲”。
“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元就表示第一的意思,所以殿试排在第一名的叫“状元”。
会试排在第一名的叫“会元”。乡试排在第一名的叫“解元”。如应试考生在三级考试中,连得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榜眼”一词最早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
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偁(chēng)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云:“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
“探花”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以同榜进士中最年少者为探花郎。
而“探花”作为进士第三名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据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那么与苏轼同榜进士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是谁,苏轼又名列第几。
根据史料记载,苏轼“殿试中乙科”。状元是章衡,榜眼是窦卞,探花是罗恺。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心里肯定有点失望了——啊?原来苏东坡不仅不是状元,还只是乙科。
虽然这次殿试,苏轼并没有位列三甲。但由于欧阳修的热情奖掖,苏轼一时间名满天下。欧阳修甚至曾经对儿子感叹: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事实上,这是比夺得状元更让人激动和高兴的事,因为当时读书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不知刑罚之可畏,不知晋升之可喜,生不足欢,死不足惧,但怕欧阳修之意见。
足见欧阳修当时的文学权威,一言一字足以影响一个学子的荣辱成败。
而苏轼更是有幸数次得到欧阳修的高度评价。当时文坛,更无一人。
事实也证明,欧阳修果然没有看走眼,在欧阳修去世后还不足十年,大家便都只谈论苏东坡了。
嘉祐六年(1061年),适逢北宋建国100周年。照例宋仁宗在八月举行制科考试(所谓制科,就是非常科,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苏轼、苏辙兄弟都参加了。
在这次考试中,苏轼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入第三等,为宋朝开国百年第一人。
你说不对啊,这才第三等,怎么就第一了呢?
这是因为宋代制科惯例,第一、二等皆虚设,实际最高等级为第三等,其后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也虚设不授。在苏轼之前,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得过第三次等。
所以苏轼入第三等相当于创造了北宋历史上一个全新纪录,而且这个纪录一直没有被打破。
所以现在,你清楚了吗:欧阳修为避嫌将苏轼擢为第二名,苏轼并不是错过了“状元”,只是错过了“会元”。而且苏轼在殿试中并未名列三甲,只是高中乙科。但苏轼在嘉祐六年的制科考试中考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但这些光鲜亮丽的简历都不是我们喜欢苏东坡的原因。
我们爱的是他的一蓑烟雨,爱的是他的一江秋月,爱的是他的一叶扁舟。
閱讀更多 十二讀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