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如果知道一个没有看过昆汀的任何一部电影,就去评论昆汀电影的价值和特色,是不是有些搞笑?如果他虽只是看了《好莱坞往事》中的几分钟视频片段,却阅读了大量的有识之士的相关评论和繁多资料,并以他看五十年电影作为前期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基础,而只是对一部电影的一个小情节做一点微末评论,我想他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吧。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我确实没看过昆汀的任何一部电影,但对昆汀以《好莱坞往事》来致敬前辈的国际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却稔之甚熟。除了在有关李小龙传记中得知此人外,多年前还看过由他主导的《苔丝》《雾都孤儿》和《钢琴家》等影片。特别是《钢琴家》,我对波兰斯基在电影中,表现出的直面残酷和悲悯情怀非常倾佩。

而且现在物联网的链接发达,对人的了解方式已经摆脱了过去普通人很难克服空间和时间的巨大羁绊,人们只要稍许时间就能够大致了解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或者一件复杂的事情。网络的记载林林总总,真假误错确实难辨,但面对一个真人时,你就有把握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的心?好人不会标榜,坏人不会张贴于额前。有的时候真还不如在电脑前,用心研究资料,分析出结果靠谱一些。

观众看电影方式也已经起了本质性的变化。过去要按照影院上映规定时间才能看到,现在坐在家里点击就可以看到;过去只有电影没有电视剧,而现在电视剧极大地侵占了电影的地盘。特别是多达三四十集的连续剧,它比电影线索设置更多,情节更丰富,人物性格的塑造展示更有宽度。

还有过去那些可怜的影迷们,为一票争挤售票窗口,现在已经奢侈比肩古代贵族。如云万千电影,只能选择其中一二,那是不能因此耽误家里琐事之故。很多相似的桥段,开个头观众就知道了结果。对那些老套无创意的电影,很多资深影迷有时会感到一点如来对付悟空的能力上的游刃感。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上述情况结合起来分析,充分说明了因为看电影方式的改变、电视剧冲击和观众欣赏水准提高,电影和观众的高低位置在互换。用供求关系去解释,电影成了生产过剩的商品,观众则是挑剔、取好弃疵的“上帝”。电影导演为了票房利润,不得不努力开动脑筋,想办法让自己的作品更精彩,更吸引人一些。

从剧情介绍看,昆汀的《好莱坞往事》还是有些新意的。它以回忆的笔触,非线性的叙事风格,尽量贴近真实的展现了1969年前后好莱坞发生的一段往事。其主基调是流水平淡,温情脉脉,苍凉质感。参演的有《泰坦尼克号》主角大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和好莱坞演员玛格特•罗比。

非线性是我们生活的本来特点,所以尽量贴近真实就不能不采用这种叙事方法。见惯多少电影紧凑激烈的节奏后,再看平淡怀旧温情的电影,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平和与温情。

电影中的皮特•布拉德一直是我欣赏的演员,我特别喜欢看他饰演顶级特工的影片,英俊潇洒,冷厉绝断。饰演剧中女主角莎朗•塔特的好莱坞演员马格特•罗比,过去从未听说,因此剧才知晓其名;我对饰演好莱坞过气演员里克•达尔顿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向来不感冒。我至今还是认为他在《泰坦尼克号》上的表演气场,是导演卡梅隆替他撑起来的,更何况现在他已是昔日“黄花”,满身油腻。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通过剧情了解,我对《好莱坞往事》情节最欣赏的一点是昆汀将女主角莎朗•塔特家庭派对的时间,提前到8月7日。而在历史上的1969年8月8日晚上,好莱坞女星莎朗•塔特和几位好莱坞朋友举行派对结束还未离开时,被曼森集团三个凶手残忍杀害,还包括莎朗•塔特怀了八月时间的小孩。

电影的最后一幕,就是派对结束朋友离开后,莎朗抬头望着紧闭的窗子似有祈求的神态,舞台画面随之慢慢转阴至黑至影片结束。

这个时间的刻意提前,虽然通过人物表情及舞台灯光变化点渲染,让人依旧对明天即8月8日,历史上的噩梦是否会因日程安排提前改变就不存在了的结论生发怀疑,但善良的观众还是感谢昆汀这个温情的改动。

从涉及莎朗•塔特及罗曼•波兰斯基的情节看,当时就住在好莱坞的李小龙是肯定要被《好莱坞往事》牵涉到的。因为在1968年,李小龙受聘担任电影《破坏部队》的武术指导,而莎朗•塔特恰恰在此片中担任第一女角。后来莎朗•塔特及她丈夫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都成了李小龙的好朋友。

电影《好莱坞往事》的导演、美国人昆汀一直自称李小龙是他少年时代就开始的偶像,按理来说,昆汀应该对李小龙的性格、为人及事业追求等是非常了解的,但出意料的是,恰恰是他拍摄的电影,严重歪曲丑化了李小龙。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从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几分钟视频看,大概是化妆和角度的原因,李小龙扮演者看起来下巴太尖嘴唇太薄,按民间相学解释,这种相属薄情寡义之徒。扮演者在影片中的样貌,与李小龙照片相差甚远。而且扮演者与布拉德•皮特扮演的好莱坞替身演员克里夫打斗时,劈腿架势在皮特衬托下极其猥琐;被里尔夫打翻在地的样子非常狼狈。还有在打斗前与克氏一大段语言对话中, 我认为只有半句是符合李小龙性格的,其它的纯粹是歪曲和丑化。

这符合李小龙性格的半句话是“李小龙”说的“你长得很美”,这短短的几个字,表现出一点历史上真实李小龙的高情商和幽默天性;但紧接着后半句“怎么做上替身演员了”,却是傲慢无礼歧视溢于言表,与李小龙惯常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性格为人完全不符合。至于其它的那许多话,则全都是自大吹牛丑化。

从网络上得知,李小龙的遗孀、年迈的琳达和女儿

李香凝在得知昆汀筹拍电影会涉及李小龙后,曾几度联系,想要问一下李小龙在筹拍电影里形象如何。这点要求对涉影人亲属来说,完全是正当合理的,但昆汀在几年时间里,都对琳达和李香凝的诉求置之不理。

影片在美国公映以后,昆汀对琳达等质疑继续充耳不闻;当一些公正的媒体批评《好莱坞往事》歪曲了李小龙的形象,昆汀先生却拧着脖子回答说,他看过有关李小龙的书,他就是这么自大的。

我不禁感到奇怪,想问问昆汀先生,你在电影《好莱坞往事》里,你塑造的李小龙的形象仅仅是自大这点而已吗?你从少年时代开始到现在,崇拜的就是这样一个低劣下等的街头混混吗?昆汀导演,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没品位的人啊。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我不去说那个日裔美籍木村武之了,自他跟随李小龙以来一直陪在他身边,至今已有60年了。如果现在去西雅图湖景墓地,还可以见到这位可敬的老人。木村武之也是一个武人,他敬佩李小龙的身手和为人;不去说接受了李小龙一年极为严苛的后院私教后,连夺11个冠军的被尊称为“空手道界穆罕默德”的乔•刘易斯了,他对李小龙非常尊重且敬佩;也不去说动作名演员杰森•斯坦森了,他把李小龙当做自己的偶像。杰森•斯坦森身高也有1米78,体重估计在80-85公斤。他父亲“是一个很棒的拳击手”,他和他哥哥从小跟父亲练习拳击。他至今认为李小龙是无敌的。我更不去说当他和琳达恋爱期间,李小龙从没有向她提起过他曾出演过26部电影的事实。只是因一个偶然,才使琳达知道了这件事。如果是一个爱吹牛喜显摆的人,可能在认识一个非常钟情的女子的第一天,就会献宝似的将自己那段经历说得天花乱坠了。

我只是给你摘录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写的几个问句。这个中国学者名字叫郑杰,这几个问句出自郑杰先生撰写的《李小龙》传记里的。他写这本书,本着严谨的态度搜集了很多可靠的资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李小龙,书的本意阅读对象是中国人。

“当我们只是留着长发,穿着黄色运动装,叫着“哦打”,抹着鼻子,控一个高腿,摆出一副李小龙式的标志性姿态,然后就此滔滔不绝地谈论李小龙的时候,我们谈的是那位不到三十岁就在美国创立截拳道的武学宗师吗?我们谈的是那位一生中坚持“始终做自己”,努力追求成为真正的“人”的李小龙吗?我们谈的是那位有血有肉,宁愿国术馆赔本,也不愿为了商业化牺牲艺术质量;宁愿不要演出机会,也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牺牲中国人尊严的李小龙吗?我们谈的是那位性格急躁、喜欢恶作剧、有点小骄傲,有不少普通人的缺点,但又能坦诚面对自我的李小龙吗?我们谈的是那位情商很高、才华横溢,喜欢在微雨中漫步,能诗善画懂设计的李小龙吗?我们谈的是那位从来不以大师自居,一生践行空杯哲学和学无止境理念的李小龙吗?”

读了这几个问句,我想问一下:昆汀先生,你可以公开一下你看到的那本有关李小龙书的书名吗?我们可以互相印证一下。那本书肯定不会是机密文档。

李小龙是英才。上天素来有妒嫉英才的癖好。李小龙在人生三十三岁的巅峰年龄,突然丢下他深爱的妻子琳达、爱子国豪和爱女香凝溘然离世。他是身体极度透支累死的。打小开始,李小龙就活蹦乱跳精力过剩,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深爱着李小龙的琳达和一双深爱自己父亲的儿女,许多尊敬他亲和他的人,以及无数受到李小龙追求不息精神感召的世界各地的人,都陷于巨大悲痛之中。斯人已逝,世上再无李小龙。他们唯一可所差幸的是李小龙到了地府,周围尽是年迈体衰之人,而李小龙却年轻,阳光,他还可以在那里继续他的追求。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这位拍摄了《好莱坞往事》的昆汀先生,在世界电影界也有人称他“伟大”;昆汀说过他这一生只拍10部电影,但是我敢说,昆汀先生,你的所谓“伟大”和李小龙的伟大是无法相比的,哪怕在你余生之年再拍100部电影也比不上。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应该已经清楚地知道,真实的李小龙和昆汀电影塑出的形象完全是两码事,昆汀回答媒体的话是在胡说。昆汀在人品上是有问题的,昆汀恶搞李小龙是有意图的。我们不必多管昆汀人品是否需要提升的问题,那是昆氏自己的事。至于歪曲丑化李小龙的根源,网络也已经分析出这是昆汀电影中习惯恶搞的趣味所致。我认为网络上这个结论大致是对的。

像《好莱坞往事》这种非线性、尽量贴近真实风格的剧作,如果剧情一直平稳进行,长时间下,观众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让观众觉得该剧情太平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经验的导演会想法设置出一些波澜来。

这个波澜如果让剧中曼森集团来掀起,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我没有看过整部电影,所以只能凭经验来推测。我觉得曼森集团是个恶魔,是笼罩电影始终的大阴云。在剧情没有终结之前,如果由他们掀起波澜,增加曼森集团在剧中的份量,就可能会破坏该剧“温情脉脉”的主基调。

但是,《好莱坞往事》剧中并不是不具备这样的合适人选,比如莱昂纳多扮演的过气演员里克•达尔顿。如果设计让里氏的一只鞋子被流浪哈士奇叼走了,里克•达尔顿尴尬地光着一只脚在好莱坞大街上走也可以使剧情产生波澜。在这种情节设计方面,昆汀应该完全可以想出更合适更有趣的笑点。

但是,昆汀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而是抱着赌徒心理,要恶搞,而且要恶搞一个大的,于是他选择了李小龙。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歪曲丑化了李小龙,而且也损害了作品本身贴近真实的创作本意,拉低了作品的价值。根据网上知情人透露,昆汀原本的设计比现在电影上出现的“打翻在地”的羞辱还要过分。

在拍摄现场,昆汀要求扮演克里夫的皮特,坐到已经倒地的扮演者麦克•毛身上去,皮特拒绝了,并向昆汀说:“老兄,这是李小龙啊!”实际上,恶搞李小龙的情节是否使用,在开拍之前剧组中就有争议,但均被昆汀以导演的威权压制下去。

昆汀执意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可能会是昆汀在配合美国国内一些反中国势力躁动吗?可能是可能不是。不必在意,我们中国不会惧怕任何要做我们对手的对手。

我猜测昆汀是为了票房,不是为了钱。当然,昆汀一定会考虑到钱的,但他应该更注重的是票房高低后面包含的他昆汀这块大牌树不树得高的问题,也就是说,他贪恋那一点“伟大”导演的名声。他不会单纯为一点钱,去冒可能被撤档的风险。

昆汀:少贪一点“虚名”,会让你优秀的成色提高一些

以前在电影公映前,昆汀对电影剧情的保密工作都比较重视。但在2019年3月,昆汀却反常态地公开剧透,不但公布了几个大牌演员的名字,还播出了几个小片段,其中就有打斗时“李小龙”已稍显劣势画面。现在想来,应该是昆汀在为电影公映出现“羞辱”画面时做一个铺垫,给人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借以逃避可能的回击。昆汀为此也算煞费苦心。

正所谓不作不死。昆汀既然讨打,中国电影局当然如他之愿,给了他当头一棍:撤档。硬气!爽气!昆汀虽然嘴硬,心中苦涩不会没有。

我为昆汀可惜的是,如果昆汀没有贪恋那一点可能多获得的名声,如果昆汀人品没有崩塌,凭借《好莱坞往事》这部影片,说不定真能为他增加一点优秀的成色。

本文部分材料选自郑健先生著作《李小龙》和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