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這個患者上腹脹悶為何反覆發作?

患者反覆發作上腹脹悶,藥物治療有效率,但停藥後又發,再治療再有效,停藥後又發,為何?該怎麼辦?

病例:這個患者上腹脹悶為何反覆發作?


病 例

患者男43歲,反覆上腹脹悶半年餘,腹脹與進食無關,胃口尚好大便正常。

2019年7月開始發病,9月份做胃鏡示慢性淺表性胃炎,用雷貝拉唑、胰酶、莫沙必利、黛力新片治療一個月,症狀緩解後停藥。

2019年11月上腹脹悶又發,同樣方式治療,緩解後再停藥。

2019年12月上腹脹悶再次發作,並伴噁心,查幽門螺桿菌陽性,四聯療法治療兩週,然後用同樣方式治療,上腹脹悶好轉,但仍感覺胸口灼燒,尤其下午2~3點鐘為甚,偶有反酸。

請問:為何反覆發作?該怎麼辦?

附:患者的根除幽門螺桿方案

病例:這個患者上腹脹悶為何反覆發作?


回 復

已詳細閱讀了你發來的病史資料,你的情況考慮功能性消化不良。

你上腹不適反覆半年,伴有噁心等症狀,胃鏡檢查只是慢性淺表性胃炎,按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以後病情能夠好轉,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比較明確。你一直無反酸、胸骨後疼痛症狀,開始沒有燒心,只是近段時間才出現燒心,胃鏡檢查也無食管炎,因此反流性食管炎或胃食管返流症不存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功能性疾病,通俗地講是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動力障礙、消化不良、胃內臟敏感性增高,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你上腹脹痛不適、早飽、噯氣、反酸、燒心、胃納減退等等不適症狀。患者可表現其中一種或多種症狀,症狀可以不變也可多變。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胃鏡檢查可有慢性胃炎,主要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在胃鏡下可以有一些散在點狀糜爛,但都不會嚴重,其症狀的多少、輕重並不與慢性胃炎的嚴重程度相一致。

至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胃動力障礙、內臟敏感性增高、胃底對食物的容受性舒張功能下降、幽門螺桿菌感染、精神社會因素等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關,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後症狀可緩解。

內臟敏感性增高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內臟敏感性增高通俗的講就是胃對各種刺激很敏感。患者對生理性刺激會出現不適感,對傷害性刺激呈現更強烈的反應,如進食稍有不當就會發生很明顯的上腹脹悶不適等,並可以持續存在很長時間。內臟敏感性增高,使對胃酸特別敏感,胃酸稍增多、甚至正常胃酸就可發生上中腹燒灼感。

內臟敏感性增高,是內臟植物神經紊亂的結果,與長期的心理不良因素有很大關係。對疾病擔心、緊張、焦慮,長期情緒不良會引起胃內臟敏感性增高,胃就變得很敏感,稍有刺激就明顯不適。

你前面的治療就是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的,抑酸促胃動力助消化降低內臟敏感性,經過治療後症狀消失,可惜的是你很快停藥,造成病情復發。

該病最大特點就是症狀控制穩定後需逐步減量,減少藥物劑量和種類,待劑量減到很小時才能停藥。而且反覆發作後,原來相同的劑量就會難以控制,必須加大劑量才會有效。

該病的主要問題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臟敏感性增高,藥物治療只是幫助你,自我放鬆、通過鍛鍊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這才是治療的根本。如果你做不到放鬆和鍛鍊,那只有小劑量的藥物長期控制。

你幽門螺桿菌陽性,已四聯殺菌治療,但你服的四聯藥物中克拉黴素耐藥率比較高,高達35%左右,而且克拉黴素常規劑量是0.5克每日兩次,你只服每日一次。另外,雷貝拉唑、多西環素的劑量都偏小。因此,幽門螺桿菌能否根除很難說,但現在剛治療結束,只有待以後複查,若陽性需再次行根除治療。

建 議

1. 黛力新片早飯前半小時一粒每日一次;勞拉西潘片,每片0.5mg,早、中飯前半小時1/2粒,睡前1粒口服。以調節胃腸神經、降低內臟敏感性、鎮靜治療。

2. 耐信片20mg早飯前半小時口服每日一次,莫沙比利片1粒(每粒5mg)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口服,以抑酸促胃動力治療。

3. 胃腸道功能性疾病與情緒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放鬆、適當鍛鍊、轉移注意力很重要,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尤其不要體會自己身體上細微變化,把注意力轉到感興趣的事情上,這很重要!多做放鬆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瑜伽,這對調節胃腸植物神經降低內臟敏感性很有幫助。適當注意飲食,不要吃不消化食物、刺激性食物,不吃酸的、甜的食物,吃八分飽。

保證晚上睡眠很重要!

該病治療時間比較長,藥物需根據情況逐步調整,需高度個體化,另外自我放鬆、調節情緒、轉移注意力很重要!建議晚飯後1小時去快走45分鐘每天堅持!

上述藥物治療2周,其後需根據情況進行調整!需要再次諮詢,藥物必須逐步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