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高考日記》我們來講述一所大學,一個學院,一群追尋新聞理想的國際傳播人才,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高考不是終點,而是又一個起點……
2014年,中國傳媒大學新設了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目標是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複合型國際新聞傳播人才。轉眼四年,第一批入學的國新班同學面臨畢業,他們在四年的學習中是如何追尋新聞理想的呢?新入學的師弟師妹們,又是如何學習“堅定中國立場,發出中國聲音”的呢?
高考讓他遵循了自己的興趣
清晨的中國傳媒大學,陽光透過核桃林的綠葉照下來,清脆的鳥鳴響在空中,沒課的早上,汪宗楠會帶上一本英語書,來主樓前的核桃林練聲、朗讀。18歲的汪宗楠來自四川成都,他身上有成都人的開朗和熱情。一年前他參加了中國傳媒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通過高考後,成為2017級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的一員。
初出成都的少年汪宗楠,懷著巨大的熱情來到北京,來到中國傳媒大學,攝影、中外新聞史、英語口語,紛至沓來的專業課沒有讓汪宗楠疲憊,相反,他感受到新聞傳播的巨大魅力:“第一是在語言方面,國際新聞傳播的底子就是要有良好的語言素養,所以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長進;第二是傳播的意識,我更加關注時事,更加關注新聞和身邊的一些事情,並且思考我自己去怎麼傳播它。”
今年5月,汪宗楠憑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外形條件,成功當選為中國國際合唱節雙語主持人,他帶著激動和緊張找到班主任吳敏蘇老師,請教上臺經驗,而這位知識淵博又為人親切的教授,找來了大四師姐胡瑞寧,為他傳授經驗。
高考讓她成為了國際傳播人才
和正讀大一的汪宗楠不同,來自武漢的大四姑娘胡瑞寧,不久將要畢業。 2014年,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成立了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班,胡瑞寧成為本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回首四年讀書路,豐富多彩的海外實踐活動讓胡瑞寧印象深刻,“去年年底我被選拔前往俄羅斯,並有幸採訪到了塔斯社(俄羅斯國家媒體)的一個副總編輯,通過採訪我發現,世界各地的國家媒體都需要一些國際傳播的人才來替他們發聲。”
胡瑞寧所在的14級國際新聞傳播班,共有18名學生,這18人來自天南海北,卻有一個共同的新聞理想,“堅定中國立場,發出中國聲音”。他們秉著一顆顆赤子之心,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擔道義、著文章,以期在未來的國際新聞舞臺上,發光發亮。
從學生到學部副學部長
親眼見證了這個行業的發展
送走了自己的兩位學生,擔任14級和17級國新班班主任的吳敏蘇老師,繼續投入到下午的教學中。培訓鏡頭儀態、糾正發音、給學生們的演講打分,對已有多年教齡的吳敏蘇老師來說,她早習慣在課堂上,迎來一波波新生入學,送走一批批學生畢業,但對於僅開設四年的國際新聞傳播班,吳老師有更大的希冀,“這個專業也是順應了時代的需求,因為國際事業,國際傳播事業不斷地發展壯大,對此,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廣泛,所以學校也是舉學校的之力,以及學院之力來加強專業的培養,我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培養出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吳敏蘇是1982年中國傳媒大學培養的第一批國際新聞專業的本科生。三十多年來,傳媒大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國際新聞人才,吳敏蘇從學生到教師再到學部副學部長,她親眼見證了中國傳媒行業的發展,見證了中國國際傳播的發展。
人才興則國運隆。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1982年定向招生政策啟動,再到2010年前後國際班、中外合作招生政策放開,人才的選拔方式在變化,不變的是培養人才的初衷。僅成立四年的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班,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複合型國際新聞人才為己任,不論是院系領導、授課教師還是莘莘學子,從沒停止過對新聞理想的追求,他們用辛勤和知識,描繪著中國國際傳播人才的勇氣與自信。
未來的路想如何規劃
“接觸到新聞一線是很寶貴的一種經歷,未來的理想還是想做一名記者。”——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二學生
“大學畢業之後我可能會去美國讀研,會進修一段時間。”——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二學生
“我非常樂意參與一些公共外交方面的活動,這也可能成為我將來的職業選擇。”——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二學生
“做一名對於國際交流方面政治方面或者以我個人興趣來說體育方面的一個記者。”——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二學生
“我是繼續在國內深造,然後我將去人民大學的國新專業就讀。”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四學生
“對於我來說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就傳媒人,就是傳播者,我覺得無論是主持人、記者還是任何有關傳媒這方面的行業,對於我來說都是適合的。”——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國際新聞傳播方向大一學生
閱讀更多 為未來改正我的習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