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雷東寶怎麼走偏了呢?

《大江大河》雷東寶怎麼走偏了呢?

《大江大河》第一部已結束,也引發了大家熱烈的討論,總體來說這部劇還是一部很好的劇,正午陽光的招牌屹立不倒,觀眾們沒失望。改革開放的歷程從三個主要人物線中展現,雖然有缺憾但已是非常不容易,而且還有第二部不是,有些言論還為時尚早。

本劇的三條線分別代表了三個階層的改革開放之路:

雷東寶——農民階層

宋運輝——工人階層

楊巡——商人階層

我們今天討論下雷東寶吧,也是爭議最大的:

雷東寶的人物設定應該是一個大義的角色,開路先鋒,敢想敢幹,行動派的代表,改革開放前期風風火火、勇往直前,鬥志昂揚的充分展現。因而在第一部中我們看到雷東寶是主角,他的線路最吸引人,最終他的下坡路的走勢其實也是必然,就是人物形象上出現了偏差,讓大家覺得惋惜了。

首先,雷東寶是退伍軍人,那時代的軍人身上的軍魂更濃烈,使命感、責任感更強;再者,他又是村支書,一個村的領頭人,初衷、使命就是要帶領小雷家的人們走向富裕,過上幸福生活。斷不會因為一個打擊(不論多大)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而萍萍死後,雷東寶的狀態就不對了,演員表現出來的是很喪的,為別人而活的行屍走肉,忘記了初衷、沒有了使命感,不論後面解決了哪些難題,獲得了怎樣的成就,他的臉上沒有喜悅,沒有自豪,只有冷漠,讓人看得越發無趣。

其實這鍋不該演員背,應該把導演、編劇算上一份,他們估計是怕這個正劇出來沒有一條突出的愛情主線,想迎合觀眾的喜好,塑造一個維納斯,讓大家記住這麼一個鐵漢柔情的英雄。而演員呢,對於這個角色付出的太多,也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在大家面前表現的更完美點,但是用力過猛,就讓人覺得退伍軍人形象立不住,很痞、很油膩,讓人彆扭。

細節之處我們在詳細看看,下回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