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8和卡31直升機在中國航母編隊能發揮多大作用?

每天早起晨跑


卡-31和卡-28始終沒有登上過遼寧號甲板,我國航母是用直-18

卡-27系列直升機是前蘇聯/俄羅斯海軍的主力艦載直升機,該機型在1981年開始服役,卡-28是卡-27反潛型的出口編號,而卡-31是卡-27的艦載預警直升機型編號。我國從上世紀末引進現代級驅逐艦的時候,開始引進卡-28,後作為054A護衛艦、052C/D驅逐艦的主力反潛直升機,外媒估計總採購量達到28~50架之多,而卡-31也同樣引進了9架。卡-27直升機機長11.3米,高5.5米,空重6.5噸,最大起飛重量12噸,使用兩臺2230馬力的TV3-117V渦軸發動機,有效載荷4噸。

卡-27直升機採用共軸反槳的設計,不需要長長的尾梁以及尾槳,整體非常緊湊,他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2噸,跟美國著名的黑鷹直升機艦載型MH-60同一個級別,屬中型運輸機。但是機長只有11.3米,佔用機庫面積甚至比直-9/海豚這種輕型直升機都還小,所以非常適合海軍艦載。特別是我國海軍前一階段“爆船”期,054、052平臺本身噸位偏小,加載設備多,使用卡-28可以在佔用空間小情況下,提升反潛水平。卡-28在054A護衛艦,054A和052C/D如果不用卡-28,就只能用直-9,而直-9最大起飛重量就4噸,有效載荷只有1噸,浮標聲吶和魚雷只能二選一帶,搜潛和攻潛無法兼備,作戰效能遠遠不如。

但是卡-27系列也有很多問題,一是機內空間不足。雖然卡-27系列非常緊湊,起飛重量和載重能力十分突出,但是其機內空間並沒有達到可以匹配中型艦載直升機的水平,特別是共軸反槳雙層槳葉佔用高度較大,導致其機內空間並不充裕。同時設計上也有缺陷,反潛武器是放在尾部,且只能帶一枚反潛魚雷。

二是航電水平低,反潛能力低下。卡-27憑自身強大的載重能力,反潛手段可以說是非常完備,雷達、浮標聲吶、磁異探測儀、收放式聲吶等。但作為上世紀70年代開始設計的機型,當時老毛子的航電水平可想而知。操作界面不友好,機載計算機處理能力只有15萬次/秒,毛子直到2018年才在原來基礎上翻修升級到卡-27M,但也只是原來基礎上對雷達、信號處理系統等部分領域進行修補,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依然較弱。卡-31目前是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和印度的超日王號航母的艦載預警機,我國雖然買了9架,但是是給登陸艦們使用……

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卡-28和卡-31直升機始終沒有登上過遼寧號甲板的主要原因,這兩款直升機最大優勢在於佔用空間小,更適合在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等中小型水面艦艇上搭載。遼寧號航母這種機庫面積相對寬裕很多,其選擇的搭載直升機是直-8的最新改進型直-18。

直-18是在我國當初引進法國的直-8/超黃蜂中型直升機基礎上進行的深度大改,取消船體機身和尾部車輛跳板,使用複合材料機身和旋翼,更換使用渦軸-6C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3.8噸,載重能力達到5噸。直-18海軍型在2013年開始亮相,目前已經有運輸型、反潛型和預警型等型號露面。

直-18主要優缺點跟卡-27正好相反,其機身長度接近20米,佔用空間要多很多,但是機內空間充足,改裝潛力大,並且由於全部國產,可以完全自主進行升級改裝,並且可以與我軍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相融合。其作戰效能要強於卡-28和卡-31,更適合作為航母這種機庫空間充足的艦型使用。


五嶽掩赤城


卡-31,綽號螺旋,是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專為海軍艦艇研發的艦載預警直升機,其最大的外觀特點,就是機腹下掛了一隻長方形體的框架,實際上是E801M 0ko空中和海上監視雷達,有別於機體形狀大同小異的卡-28反潛直升機。

據悉,卡-31已出口印度和中國等國,成為海軍的艦載預警直升機,中國的卡-28反潛直升機,隨著4艘現代級驅逐艦一塊從俄羅斯引進,隨後又進口了一批,數量大於28架;但卡-31由於是艦載預警直升機,因此,沒有反潛直升機那般旺盛的需求量,海軍的進口數量當不超過10架。

按設計需求,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裝備在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不便上艦的滑躍起飛航母上,象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印度的俄製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以及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母上。

但事實上,遼寧號航母自服役以來,國內軍迷從未見過有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出現在飛行甲板上,說明迄今為止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看來並不被海軍所看好,否則,不可能不飛上遼寧號航母,只能印證有性能比卡-31更出色的艦載預警直升機機上艦了。

遼寧號航母,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因此,航空預警的重任就由在直-8基礎上研發成功的直-18艦載預警直升機來承擔。

直-18,僅從外形來看,至少要比直-9大兩倍以上,最大航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因此,在巡航狀態下,具備較長的滯空時間,以及飛行半徑,超過13噸的體量,有著更大的空間,非常適合當艦載預警直升機。

自直-18艦載預警直升機服役以來,提高了遼寧號航母編隊對於中低空目標的探測能力,增強編隊對於中低空乃至超低空目標的打擊能力,尤其是提高了護航艦艇對來襲的各類反艦導彈的攔截能力,從而有力地增強了遼寧號航母編隊在戰時的生存能力。

直-18能攜帶大型搜索雷達,也攜帶有敏感聲吶、聲吶浮標、反潛魚雷、航空深彈等,能遂行反潛作戰;因此,直-18既是高性能的艦載預警直升機,同時也是大型航空反潛直升機。

在航母編隊中,直-18發揮提前預警、鎖定來襲目標,引導護航艦艇攔截來襲目標的能力,在固定翼預警機未裝備時,是遼寧號航母編隊作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提供不可或缺的海空預警能力。


國平軍史


毋庸諱言,過去,包括現在,直升機,是海軍很大一塊短板。不管是國產直-8,還是引進來的卡-31,皆因塊頭過大,並不能滿足艦載需要。我們的辦法,不得不在艦艇專設龐大的機庫,來容納它們,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沒有合適的直升機型號,航母編隊在搜索,救援和反潛這一塊,即存在有很大的缺失。現有國產型號,只有體積龐大的直-8,用於航母可以,但用於編隊艦隻上,並不合適,一度我們購買10多架俄製卡-27來代替, 卡-27的出口編號為卡-28。進入新的世紀以來,新型艦艇批量入役,更加劇了無機可用的緊張。不過,今天直-20的入役,正成為一款三軍通用的直升機型號,補齊了海軍最後的短板,它不大不小10噸級,正合適,是我國直升機工業人,積多年之功而打造,徹底解決了海軍需求。將來無論用於航母,還是用於編隊艦隻,都很合適。

“超黃蜂”的中國傳奇

直-8和直-9,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法國技術轉讓的型號,特別是直-8,引進較早,作為專業的海軍救援型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海軍自直-8開始,使用艦載直升機,海軍日常訓練,把起降稱為套圈。從無到有,為艦載直升機使用和探索積累了經驗。然而由於我國直升機工業基礎薄弱,直-8國產化遭遇了非常大的困難。主要原因,長期以來我們對直升機發展規律認知不清。直升機說起來,就技術難度來說,並不比固定翼運輸機容易。打造一型固定翼運輸機,積六七年之功便可得之,但要造一型非常成熟的直升機,沒有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時間,不見得就能成功。重要的是,直升機都都是靠實驗而打造出來的。當我們真正意識到直升機的重要,要向直升機努力的時候,甚至連實驗的旋翼塔都沒有。不過,我們真正要搞的話,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住,AC313s可以說已達到了四代直升機的標準,現在得到了最為普遍的使用。

引進與自研並重

我們改造航母時,還沒有艦載預警直升機,從俄羅斯買來9架卡-31,自研型號也在同步進行中。當直-8變身直-18,我們迎來了自已的艦載預警直升機,直-18AEW,有人猶自未足,嫌它沒有AW101寬敞,那麼,我們只用了半年時間即改裝成功,稱為直-18寬體。如今遼寧艦,卡-32倒不怎麼見,每能看到直-18AEW。在雜誌上我們稱為雙龍會,可以說相得益彰。引進所有裝備的同時,都有配套的國產型號研製,以為是很大的一個成功。一切裝備從不受制於人,直升機是全新的一個開始。裝備發展,誰都難免走一點彎路,好在我們理順了研發體制,投足了資金,從輕到重,從有人到無人,從高速到旋翼機,各種型號,都有相關型號研製,並在珠海多有展示。中國直升機工業,已經迎來亮麗的明天。


魂舞大漠


直-8由中國航空工業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和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製,該型直升機於1976年開始設計,1979年至1984年設計中止。後重新起動研製工作。直-8首架原型機於1985年12月11日首次試飛,第2架原型機於1987年10月試飛。1994年11月12日通過最終設計定型。

直-8直升機是單旋翼帶尾槳多用途直升機,在標準狀態下有較大的功率儲備,具有飛行性能好、使用壽命長,飛行安全,操縱容易,使用維護方便,應急時可在水面起降等特點

卡-31預警直升機是在冷戰結束前蘇聯已成亂象的80年代末首飛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受了牛得飛起的“休克療法”,結果經濟真的休克了。為擺脫俄軍軍購一下子直跌谷底的窘境,卡莫夫設計局在各大航展上開始拼命推銷其招牌產品各型共軸直升機,其中的一件拳頭產品就是卡-31。





影視劇中評


經過對於我國海軍發展思想和裝 備發展的審視,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海 軍正在處於由近海走向遠洋的發展階 段。與此相伴而生的是艦隊防空、低 空反導、水面搜索和引導反艦彈等“海 空”任務需求。我國最近採購的多達 9架卡-31艦載預警機也側面印證了 這個需求的旺盛。由此來看,直-8雷達機在我國海軍裝備序列中將擔任預警機的職能。不過有人曾經質疑卡-31預警直升機與直-8預警機同時出現屬於“重複性建設”,但是作為蘇聯20世紀70年代技術積累的產物,引進一定數 量的卡-31可以在短期內提升我國艦隊的防空預警能力,但是依然存在很 大的性能不足。卡-31預警直升機裝 備的E801M從對空對海監視雷達工作在L波段,方位機掃,俯仰電掃,最 大對空探測距離只有110-115千米, 而且只能同時跟蹤40個左右的目標。 西方同類型的預警直升機可以提供更 遠、更多的目標探測和處理能力,比 如英國的“海王”預警直升機可以同時跟蹤上百個目標。另外由於卡-31載機較小,只有2名成員,因而本機 沒有基本的指揮和數據處理能力,雷 達探測到的目標數據必須傳回軍艦才能被利用。

直-8預警機的出現則彌補了卡-31預警直升機的缺陷。直-8預警機所 採用的載機在容納飛行員的同時,還 有容納大約3-4個操作員的位置。 雖然操作員的數量無法和固定翼預警 機相比,但是已經足夠提供基本的空 中引導和信息處理能力。另外,由 於我國實現了由機掃雷達向有源相 控陣雷達的跨越式發展,直-8預警機很可能直接採用了我國在“空警”-2000、“空警”-400上已經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我國在微電子工 業領域相對於俄羅斯有了更長足的進步,採用新型雷達的直-8預警機不 僅僅在探測範圍比卡-31更具優勢, 在同時跟蹤目標數量、引導能力、探 測精度和模式數量上大大超越。先引 進國外成熟型號進行摸索,再利用自 身技術優勢研製更先進的型號,這樣的思路已經被我國國防工業發展多次運用。

我國海軍航空母艦尚未形成戰鬥力,因而獨立作戰的驅護艦隊無法得到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和艦載戰鬥機的預警和防空保護。雖然我國已經裝備了“旅洋”-2級艦隊防空驅逐艦。其艦載雷達能夠探測數百千米範圍內的空中目標。但是其實世界上所有的艦載防空雷達都被地球曲率這個問題所 困擾,只有當低空飛行的反艦導彈“露出”地平線才能被艦隊發現。綜合地 球曲率和艦載雷達架設髙度等因素, 該艦對於低空飛行的反艦導彈探測距 離在30-40千米左右。而“旅洋”2驅逐艦使用的“海紅旗”-4遠程防空導彈的射程卻能夠超過100千米,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打得遠、看得近”的尷尬局面,為了擴展艦隊防空範圍、增加對反艦彈的攔截波次,我國可利 用直-8預警機大幅度擴展艦隊“超 地平線"探測範圍,重點是距離艦隊40—100千米的低空目標。當發現反艦導彈來襲時,可以在其進入防空彈射程之前就實現跟蹤,一旦其進入 防空彈殺傷區即可實現攔截。此時雖 然反艦導彈躲在艦載雷達的探測範圍之下,但是軍艦發射的防空導彈可以在直-8預警機的中繼引導下飛往攔截 交匯點,然後通過導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搜索並鎖定目標,實現“超地平線”低空反導。

值得一提的,目前只有我國和一些歐洲艦隊具備實現“超地平線”反 導的潛力。這是由於預警直升機雖然 能夠對低空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和對於防空導彈引導,但是其雷達精度不足以引導導彈直接命中目標。由於預 警直升機發射的電磁波無法與軍蜆上 發射的防空導彈導引頭實現相位和頻率同步,也無法為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提供所需的末端照射。因而,要想通過預警直升機的導引實現 “超低平線”攻擊必須裝備主動雷達末制導的艦載防空導彈,預警直升機的目標刷新速率能夠滿足中繼引導的要求,我國裝備的“海紅旗”-4和歐洲裝備的“紫菀”系列防空導彈是新一代艦 載防空導彈的代表,都採用了革命性 的主動雷達末制導,這與美國研製的“標準” 4系列半主動雷達艦空導彈 大大不同。不過最近美國新一代“標 準”-2主動雷達末制導視空導彈也開 始交付,這標誌著各國艦隊都開始具備“超地平線”反導潛力,將會對未來的海空作戰樣式產生重大影響。

總的來說,直-8預警機為了滿足艦隊防空、對海探測和導彈引導等任務,在直-8艦載型基礎上加裝了可能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的的監視警戒雷達、敵我識別器、信息處理計算機、多目標接收機、空/海目標顯示器、數據處理系統、機載雙向數據鏈系統、導航/導引輔助系 統等。直-8預警機在驅護遠洋艦隊 內可以充當對空對海多種作戰任務, 大大擴展艦隊的態勢感知和攻防能 力。即便在我國航空母艦具備戰鬥力之後, 直-8預警機依然可以與固定翼預警 機實現合理分工,更多地擔負起以艦 隊為核心的態勢感知能力,讓固定翼 預警機更加專注於艦載機遠程對空對海作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