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坚持优化产业 开创养老事业新局面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尹小剑 通讯员 刘自斌

近年来,罗山县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超前谋划,综合施策,养老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全省敬老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为建设魅力信阳、和谐罗山做出了积极贡献。

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发展思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成为罗山县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政府养老资源的供给有限、个人养老资金的储蓄不足,加之各阶层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县委、县政府、县民政局高瞻远瞩,早着手、早规划,及时制定了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侧”变化为宗旨,采取优化产业布局、降低投入成本、补齐发展短板等方式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思路,将老龄化压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落实养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罗山县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扶助和支持,对符合河南省福彩公益金资助条件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建设扶持补助。政府投入资金上亿元,积极推进农村敬老院综合改造提升;规划5个高质量养老项目;对经县民政部门设立许可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全部足额发放,形成政府大力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互动态势。

优化产业布局,减少无效供给

养老产业在供给层次上的布局基本呈现出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暂未形成、中端供给相对不足的分布情况,上下游产业链对接不完整。为此,罗山县从降低空置率和完善相关产业链条两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有效减少无效供给,引导新的资源配置向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流动,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支持和鼓励面向社会大多数老人的中低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完善产业链条,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提前规划,促使“衣食住行医”这几大产业布局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培育养老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补齐发展短板,满足核心需求

未来的养老趋势属于合理分工、协同作战、分享共赢的时代,罗山县致力打造居家养老为基础、公办机构养老为支撑、民办养老机构为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抱团互助养老为辅助、医养结合为尝试,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格局,满足各层次、多需要的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罗山县探索出了“虚实结合、大小结合、养助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新路子。信阳市由罗山率先启动,进而带动各县、乡、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面开始建设。共建成农村幸福院82所、建成265个居家养老网络服务平台,为广大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居家老人提供提供生活、娱乐的便利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养老。罗山县建设了6所高标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社区老人服务设施,带动全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2019年投入福彩公益金225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共有日间照料中心28所,2020年又在全县范围内重点谋划了13所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力争年底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机构养老。全县现有社会养老机构4所,其中罗山县福海颐养院为市级试点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及大型养老企业来罗山县投资兴建养老机构。在县城中心城区拟投资建设3个大型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为1300张,总投资3.34亿元。

医养结合。罗山县积极开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对县老年公寓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引进清远市福生护养有限公司,投入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创办了集养老护理和医疗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罗山县福海颐养院。该院将日常照护、功能康复、基础医疗、中医理疗、运动养生、心理疏导相结合,以医带养、以养促医、边养老、边养生,使入住老人省心,老人的子女放心,这在信阳市尚属首例。目前,正在全县推广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新模式,楠杆镇福海康养中心已于2019年建成并挂牌营业,深受广大院民欢迎。

互助养老。2017年起,罗山县积极探索兴建“互助幸福院”的新路子,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将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以幸福院为阵地开展互助养老,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失独老人、困难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医疗护理、情感慰藉等服务。互助幸福院“兼有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抱团互助,费用少,有效弥补了部分特殊人群的养老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