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砖家
古今通史
在蒙元统治的百余年时间里,如何对待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始终都是让蒙古族皇帝和贵族们倍感棘手的难题。对此,有很大一部分食古不化、头脑简单的蒙古权贵,始终都没有学会用平等的思维对待汉人,甚至还想用屠杀手段来消灭他们的对抗情绪。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元顺帝时期的头号权臣伯颜。
伯颜是蒙古蔑尔乞部人,祖父称海在蒙哥汗手下担任领军百户,其父谨只儿在仁宗时总领太后兴圣宫宿卫,均是备受元廷信任的武将。伯颜从侍卫做起,曾侍奉过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明宗、宁宗、顺帝七位皇帝,并因拥戴顺帝继位有大功,被进拜为中书右丞相,旋进位太师,独秉国柄,成为元顺帝时期头号大权臣。
伯颜当政期间专权自恣、势焰薰天,史称其“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杀无辜,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钱帛听其出纳”(见《元史·卷一百三十八》),权势如此之盛,以致天下人皆知有伯颜,而不知道有元顺帝。伯颜执政时独断专行,推行的措施都极具争议性,尤其是针对汉人的政策,备受时人和后世的指责。
在元朝实施的民族歧视政策下,汉族虽然是国家的主体民族,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限制,不仅向上进升的通道狭窄,而且生命权和财产权也随时面临着威胁,难免会滋生出很多的怨气。如果蒙元统治者足够明智的话,就应该改弦更张,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对汉族的歧视政策,唯此才能保障帝国的长治久安。
然而伯颜执政期间,非但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反而朝相反的方向“发力”。在他的治下,元朝不仅废除了科举制,而且还颁布法令禁止汉人学习蒙古、色目文字,凡中央、地方部门的长官全部由蒙古、色目人充任,想以此来堵塞汉人入仕为官之途。不仅如此,伯颜为弥补长年动乱所造成的国库亏空,还加强对汉人的搜刮,更是让他们没有活路。
哪里有歧视压迫,哪里必然就有反抗。汉人既然没有出路,便只能通过起义来反抗蒙元的暴政。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广东增城人朱光卿、河南陈州人棒胡(本名胡闰儿)相继聚众起事,并接连攻陷多个州县,给元朝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虽然在元军的疯狂围剿下,朱光卿、棒胡相继兵败被杀,但起义带来的强大冲击力还是震惊了蒙元统治者,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行的对汉族政策。
然而跟正常人的思维不同,伯颜从中得出的结论不是缓和民族矛盾,而是进一步加强对汉人的防范,甚至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就在扑灭朱光卿、棒胡起义过程中,伯颜便颁布政令,禁止汉人拥有武器、马匹(“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凡有马者拘入官。”见《元史·卷三十九》),甚至连农家用的铁禾叉都必须上交官府,然后进行集中熔毁。
不仅如此,伯颜因为觉得这些措施尚不足消除汉人造反的隐患,便抱着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心理,向元顺帝提出一个疯狂至极的提议,即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在伯颜看来,作为汉族中人口最多的五大姓,若能将他们全部清洗掉,那么将会使汉人数量急剧减少,而其所带来的恐怖效果,也会使得其他姓氏的汉人畏惧。这样的话,汉人因为担心被杀,便再不敢造反。
非常庆幸的是,尽管元顺帝是伯颜手中的傀儡,但他毕竟不是疯子,当然清楚实施这项疯狂计划后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正因如此,元顺帝断然拒绝伯颜的建议,后者力争无效,最终也只能作罢(“伯颜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引文同上)。事后,元顺帝对心腹说:“太师疯了吗?竟然跟朕献上如此计策,若得以实施的话,朕的皇位还能做得久?”
伯颜的倒行逆施不仅引起顺帝的猜忌,也让其家族深以为忧。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之侄脱脱与顺帝心腹世杰班、阿鲁等合谋,乘伯颜出猎柳林之机发动政变,将其废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旋流放于广东阳春县安置。伯颜忧愤交加,最终在流放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结束自己罪恶的一生。
史料来源:《元史》、《新元史》、《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