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追思祭祖的节日,并不是只有中国才会在固定的日子祭奠先人。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也有“清明节”的传统,比如

日本的盂兰盆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本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柬埔寨的亡人节,每年佛历10月1日至15日,每天凌晨四点,人们在佛寺听诵招魂经。

东方国家和民族的清明节都是寄存哀思,是黑白色的。而墨西哥的“清明节”--亡灵节,却过出了不一样的色彩,成为墨西哥人一个狂欢庆祝的节日

如果对墨西哥文化没有了解,我们东方人对于“清明节“的狂欢是不能接受的。

从这部以亡灵节为主线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中,可以寻找到墨西哥文化与东方文化在生死观上的异同。

墨西哥的亡灵节,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定在每年的11月1日和11月2日这两天。

墨西哥人相信,逝去的亲人并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暂时的离去,他们会在在亡灵节那两天归来看望生者,亡灵节被认为是

团聚的日子,他们会以喜悦的情绪迎接着亡灵节的到来。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在亡灵节那天,到处都是色彩、芳香与欢笑,路上铺满黄色的花瓣、天空挂满彩色的剪纸,祭坛和墓地也被打扮的五颜六色,并摆满各色美食,人们会通宵达旦载歌载舞彻夜狂欢。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电影《追梦环游记》亡灵节当天晚上

墨西哥人会在路上铺满万寿菊的花瓣,那是指引亲人的亡灵归来的芬芳小路;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电影《追梦环游记》亡灵世界通往人间的万寿菊花瓣桥

墨西哥人会在祭台上摆上亲人的照片,那是带领亲人的亡灵归来的记忆通行证;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死亡并不是终点,亡灵的世界只是万寿菊花瓣路的另一端。墨西哥的亡灵节包含了这样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对于“死亡的去处”这一点上,东方文化有着类似的观念,在日本电影《入殓师》中也有过这样一句台词“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死亡并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这也是墨西哥人对于生与死的一种哲学观念,也包含着墨西哥人对记忆的崇拜——死亡的对立面不是生,而是记忆。

一个亡灵,如果被记得,人间世界就会有人为他架起并精心点缀这条花瓣小路,就会有人在祭台上摆上他的照片、他喜欢吃的东西,期待他的归来与团聚。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一个亡灵虽然被记得,但被唾弃,他的照片便永远不会出现在祭台上,他便会永远找不到回家的路,永远没有团聚。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如果被忘记,那么他面对的便是终极死亡,永远消失。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墨西哥亡灵节对于记忆的崇拜也构成了一种生的哲学,即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要被记得、要被认可。这种哲学也是人们努力生活的动力与自身约束的行为意识,如果抛弃这种对于记忆的崇拜便被视为一种不忠、一种背叛,是不可被接受的。


清明节一定是悲伤的吗?墨西哥“清明节”的狂欢


墨西哥文化与东方文化在“生活的意义”这一点上也没有文化的隔阂,在中国古代也存在一种记忆式约束人的行为的方式---家族记忆,即族谱。光宗耀祖会被大加笔墨,而弃祖、叛党、犯刑、败伦、背义、杂贱之人禁入族谱,族谱在成为衡量人生动机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自发的社会规范。同样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政治家文天祥也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东方清明节与墨西哥亡灵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与逝者的团聚上,东方在清明节是对逝者的追思和缅怀,并没有团聚的概念,而墨西哥的亡灵节正是基于团聚这一文化内核才带来了狂欢与庆祝。

墨西哥每年的这个大狂欢其实也是在提醒墨西哥人要怎样过好这一生,要努力爱与生活,要善待自己,要善待亲人,要善待每一个人,要善待自己的热爱。

记忆会口口相传,爱会永不消散,记忆的力量会带来团聚。


墨西哥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死亡的去处”“生活的意义”都曾有过同样的理解与沉淀,对于逝者的态度,东方文化的“追思“”与墨西哥文化的“团聚”,是造成了这两种文化对于如何祭奠先人走向不同的两极的原因。

对于“清明节”的形式,无论东方的沉重还是墨西哥人的狂欢,都是对生命的意义的美好探求与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