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思佑语文
一篇文章学习的知识点差不多。但是不同的老师会略有不同。
一般老师:会领着同学们读课文,记忆生字,划分朗读节奏,翻译课文,记录译文和课后题。
有的老师:会给同学们拓展一些文言文阅读、朗读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会帮助同学们把重点知识归类整理。
这篇课文的知识点,如果能够学到下图的所有内容,差不多就全了。
如果还有什么补充,欢迎网友留言。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网友保存。
每个老师上课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不足。希望家长朋友们在与孩子谈论学习的时候,多让孩子发现老师的优点,让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老师,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如果相反的话,学生就会对老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孩子积极接受老师的教育。
每个地区会有每个地区的教育优势和缺陷。家长最好用开阔的视野,全国范围内寻找有利资源和信息。因为现在部编教材,更有利于部分家长和学生放放远眼光。
佳思佑考场语文,希望每个同学都培养起自己的语文思维(好的思维才是最高的保佑),在语文的天地里驰骋,在语文考场上显身手。
佳思佑语文
我是@书墨飘香伴你我。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学习的教学目标
1. 写作背景(文学常识、作者介绍)2. 课文里的字词 3. 句法 4. 文章的内容 5. 作者想表达的情感(道理)
二、根据上面的要求,我们来总结下《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的知识点
1.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该书中保留了不少古代的民间故事和寓言故事。本文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游学途中,遇到两个小孩为太阳离地球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谁对谁错的故事。
2. 本文的字词
辩斗:辩论、争论
盘盂:盛放物体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阴凉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
3. 句法(文言用法)
类别:名词作状语
孔子东游 东:古义:在句中作状语,向东。今义:表示方位,东面。
类别:通假字,古今字不同但音义却相同或相近
孰为汝多知乎 知:古义:“知”通“智”,意智慧。 今义:智慧、聪明。
类别:一词多义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 为:认为
类别:古今异义
及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
类别:音节差异,古汉语中大量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现为双音节词
古代单音节词--现代又音节词
游-游说 见-看见 儿-孩子 辩-辩论 斗-争斗 问-询问 其-其中 故-缘故
4. 文章的内容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翻译如下:
5.本文作者想表达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从“孔子不能决也”中可以看出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您留言讨论。
我是@书墨飘香伴你我,一枚对外汉语教师,专注教育。希望您关注我,谢谢~
书墨飘香伴你我
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便是博闻多识的孔老夫子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作为学生要不断学习,认识自然,勇于探求客观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认识事情的角度不同,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作为家长也要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知识不分年龄,不分界线。
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
1.字词的掌握,要会翻译解释
辩斗、日中、车盖、沧沧凉凉、盘盂
2.句子翻译
a.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小强知识分享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如下
一、文学常识(易考填空题)
1、出处:《列子·汤问》。
3、《列子》:《汉书·艺文志》中载有《列子》八篇。其中保存了许多先秦时代优秀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
4、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5、《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
二、课程主要内容:
1、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两个孩子对太阳远近的辩论,甚至孔子也被这个问题难倒的寓言故事,说明宇宙无穷,知识无限,而学无止境的道理。肯定了古人寻求真理、渴望揭开大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
2、课文启示:
(1)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
(2)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学无止境),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
(3)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4)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3、板书:
争辩的焦点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时距离人远?
观点是——太阳早晨近,正午远;太阳早晨远,正午近。
依据是——太阳早晨大,正午小;太阳早晨凉,正午热。(视觉) (感觉)
推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
三、字词积累及运用
1、关键实词
游:游历、游说。 辩:辩论。斗:争(胜负)。故:原因、缘故。始:刚。
初:刚。及:到。
沧沧凉凉:有清凉的感觉、略带寒意。沧沧:阴凉。探:伸。
决:决断、判定。
2、关键虚词
其:代词 他们争辩 问其故。
代词 它、指代太阳 及其日中如探汤。
以:动词 认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孰:疑问代词 谁 孰为汝多知乎
3、特殊用法
通假字: 知:通“智”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名词做状语: 东:向东 孔子东游。
古今异义: 汤:热水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一词多义:
“去”,离开。“”去后乃至”
距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为”, 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4、省略句的翻译
(1)省主语:问其故。 应补充主语;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2)省量词:一儿以日初远。 应补充量词: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
(3)省状语:而日中时(去人)远也。应补充状语:而太阳正午时距离人远。
四、人物形象分析。
这篇课文有以下主要人物及特点: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两小儿: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天真可爱。
小字生香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教法上准备通过有效诵读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思,品味古文的特质。
教学重难点: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
2.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一.字、词
1.字音(掌握括号里面字的读音)
辩(斗) 盘(盂) (沧)沧凉凉 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嗟)来之食
2.字意
去 故 沧沧凉凉 汤 知 以
二.句(知道以下句子的意思)
1.未至,道渴而死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孰为汝多知乎
穆穆英语
对孔子先进行了解,了解其基本经历,学说观点,作品等等 。
课文的学习首先是读,多读,读准确,读的书朗朗上口,节奏,重音,停顿。
第二,重点字词的理解,翻译,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其他网络工具
第三,全文翻译,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第四,孔子和两小儿,辩论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辩论,都有什么论据。结果如何。
第五,通过辩论,我们有什么感悟,收获。这是核心问题。
培养孩子质疑问难,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创新热情。不能盲目相信权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看问题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人再有学问也会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学到老。”
实事求是的精神。
专职灵魂摆渡工程师
杨俊花4
【出处介绍】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重点注释】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2、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
3、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
4、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
5、孰为汝多知乎。(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
6、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
【重点句子翻译】
1、孔子不能决也。
译: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2、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全文翻译】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常考点】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2、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3、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4、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答一、二点即可)
育才园
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
首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其次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
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