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吗?

独狼


我们来试着分析这种心理-文化过程。也就是从最初的心理状态,后来变成了一种文化状态。

它最初是一种自我心理调适,是出于自我保护衍生出的一种心理状态,否则常期沉溺于喜或悲,对身体健康都有损。

所以,它应该是一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慢慢的,一种以自然、看淡成败的哲学观开始出现,这时候它就迎合了这部分在生活上已历经沧桑的人的思想共鸣,很快就得以传播。

久而久之,它就积淀成为一种文化了,并且看起来比较高明的文化。习得它的人以此为豪,仿佛世外高人一般。

但,没有人生来就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一个孩童、少年、青壮年,都会对外部世界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都会计较得失,都会快意恩仇。

我觉得还是鼓励以符合人的年龄该有的状态去应对社会、应对人生。假如一个少年表现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这个社会就失去动力了,又假如一个老人表现得处处争风,那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当你通过奋斗而拥有某种成就、某样东西时,该高兴时就高兴(以物喜),但高兴时要注意适当照顾一下那些没有获得的,否则过度的炫耀则成了小人得志式的模样,会招来群妒,对自己的形象也会有所影响。通俗的讲,就是要得意的笑,也在被窝里偷偷笑。

笑过一阵后,其实接下来你会很快发现,得来的东西,也不过尔尔,新鲜感很快就会过的,如果你得来时太高兴,过后产生的落寞感也会更大。

至于不以己悲,就是不要妄自菲薄,如果你检索了自己的整个历程,没有不努力,没有不辜负,那就好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成败很多时候带着偶然,还要与社会发展的契机相契合,有很多因素左右着,当万千人通过一条独木桥时,势必有人被挤下去。

可以认命,但不屈从于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