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目很大,兩門語言的對比怕是一百本專著都寫不完。所謂淺論,一是因為自己水平有限,二是無法深入。這篇文章名為英漢語言對比,其實更多地是因為我本人對這兩門語言的差異極其感興趣。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們自己的語言——漢語與我們很多人反感的英語。以下內容希望有助於讀者進一步理解英漢語的
差異,也希望有助於讀者學習英語。作為以漢語為母語的國人,恐怕不少人對自己的語言都不甚瞭解。種種語言現象看起來理所當然,要是問起內在原因,恐怕不好解釋。下面我們用具體實例加以解釋說明。
根據相關研究,漢語被稱為最為難學的語言,為什麼是這樣?通過與英語的對比,我覺得你可能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例如:
1.她這個人真的很純潔,我可喜歡了。
2.她這個人內心著實骯髒,必須加以純潔。
3.純潔是難得的個人品質。
漢語的詞類問題爭論了半個多世紀,這其中難倒了許多語言學家。問題如以上三句,請問“純潔”的詞性是怎樣的?
我曾經問過類似的問題給我的學生,每個人的觀點貌似都不同。有人認為是名詞,因為3中它是主語。有同學認為是動詞,因為2句。有人認為是形容詞,因為1句。
那麼按照他們的觀點,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就會有不同的詞性。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樣我們還有必要給漢語劃分詞類麼?我們說劃分詞類是為了語言學習的便利,這樣依句劃類,還有意義麼?更為實際的問題是,試問一個外國人如何學習中文?
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總是會去查單詞的意思。以“die”為例,我相信很多人第一眼是去看它的中文意思,其次會去注意它的詞性。
4. *Her die depressed me.
知道了詞性以後,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判斷4句是錯的。由此可見,詞性劃分是必要的。那麼漢語的詞性(也就是漢語學界所說的詞類問題)如何劃分?這麼一個問題非常有意思。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詞語解釋是沒有詞性標註的(不信你可以看看第五版之前的漢語詞典)。很多外國人一頭霧水,怎麼漢語字和詞都沒有詞性的嗎?
這個問題作為中國人可能覺得沒什麼,因為我們自己說話說來就來不會去考慮這句話有幾個動詞,名詞,形容詞。但是針對漢語學習者來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麼一個問題讓不少致力於推廣漢語的學者及政府部門感到難堪。
現在,根據詞的語法功能,我們說漢語的“純潔”只有一個詞性,那就是形容詞。至於什麼是詞的語法功能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但是漢語詞類的劃分依舊存在爭議,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依據語法功能給詞化類依舊無法很好地解決漢語詞類問題。這裡就不具體深入討論了。感興趣的可以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再如:
5. Dont you like michael Jackson?
No. i dont.
6. 你不喜歡邁克爾傑克遜是吧?
是的,我不喜歡。
5.6是英漢語的反義疑問句。6可以看做是5的中文翻譯。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按照意思與對應關係,怎麼英語的no成了漢語的“是的”。但凡學習英語的人,在學習英語反義疑問句答語的時候總覺得英文表達很彆扭。明明是不喜歡,怎麼回答用no?
正是因為這種邏輯上的感覺,很多英語初學者總是會弄錯英語反意疑問句的答語。
我經常說英漢語說話人的思維是有差異的。外國人直白,思維就像是直線一般。而中國人的思維則是曲線一般,繞來繞去。所以作為國人,我們有時候聽了別人說了一段話之後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我們稱其為“廢話”。這種感覺是有一定道理的。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會跟別人介紹自己的籍貫。例如我是壽縣人,我會說自己來自“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但是外國人不同,與之相對的表達則是 shouxian huainan anhui province. 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因為外國人直白,總是以目標為先。中國人則不同,總是繞來繞去慢慢由大到小。
聯繫到上面的問題,外國人在別人問他是不是時,他的思維方式是直線般的,他會首先回答他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不喜歡”自然是“no”.
中國人不同,面對說話人的問題,他會就說話人說的話語正確與否先做出判斷。別人問他是不是不喜歡某某某,“不喜歡”自然就如說話人提問的那般,所以自然是“是的”。
英漢語說話人的思維方式以及認知方式在互學彼此語言的過程中影響非常明顯。以上只是一部分例子。
7.你男朋友呢?
他死了!
8.發生什麼事了?
死人了。
我們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老師會向我們介紹英語的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的區別,因為這影響到句子的基本結構。按照傳統的語法觀點,及物動詞後加賓語,不及物動詞不可加賓語。
那麼問題來了,漢語的“死”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
從英漢語對比的角度來看,貌似是不及物動詞。但是聯繫到8句,卻加了賓語,又貌似是及物動詞。
我們說漢語太過靈活,靈活到不好總結規則。為什麼我們可以說“發生什麼事了?”又可以說“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了”是怎麼回事?怎麼到處亂跑?如果我們仔細反思我們自己說的話,肯定都有這種感覺,外國人直呼漢語難是有道理的。
如果從表面的句子結構我們看不出這個詞的用法,我們必須嘗試從深層結構來觀察。
根據深層結構,漢語的“死”是非賓格動詞。用大白話來講,“死”是非自主動詞,其深層結構只能是受事做賓語,在表層結構,這種受事賓語跑到了主語位置,7句是“死”的典型用法。而8句則是漢語的特色,所謂“顯性非賓格動詞用法”。
再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9. 小明今早急急忙忙爬樓梯,差點兒跌倒了。
10. 小明今早急急忙忙爬樓梯,差點兒沒跌倒。
問題:上面兩句話到底表達什麼意思?(歡迎留言評論,說出自己的觀點。)
我們會發現,漢語從句法結構上看,邏輯不明甚至混亂。同樣,外國留學生問:“曬被子、曬衣服、曬鞋子、曬太陽”中的“曬”的用法,你又怎麼跟他解釋呢?漢語難,其一邏輯不明;其二缺少形式變化。有人對缺少形式變化,不甚了了。我們說漢語是孤立語,其實就是在說漢語這門語言缺少形式變化。舉個例子:
11.I loved you.
12.我愛過你。
12可以看作是11的翻譯。英語的形式變化豐富,單單一個loved(ved)就可以告訴我們這是過去時。而漢語的“愛”永遠都是“愛”,沒有任何形式變化。學漢語的外國人總是很疑惑,漢語這門語言為什麼這麼不嚴謹。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缺少形式變化。以上談的還只是語言層面(語言規則)方面的問題。如果考慮到漢語的字形,發音,聲調,外國人知乎:“漢語難於上青天”就不難理解了。
【未經作者允許 禁止再創作用於任何商業目的】
閱讀更多 熱心的邁克爾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