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大道至簡6666666666


邱清泉的第二兵團是以“整編第5軍”為基幹擴編的,豫東戰後駐於河南商丘,而孫元良第十六兵團的前身是“整編第41軍”,淮海戰前駐河南鄭州,李彌第十三兵團(原整編第8軍)駐徐東的碾莊地區。也就是說,這三個徐州劉峙手下的機動兵團,原來根本不在徐州城內,那為什麼要向徐州集中呢?其實源於杜聿明較早提出的“主動出擊”戰略構想。



淮海戰役是1948年11月打響的,而早在濟南戰役之前的6月份,杜聿明即已到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華野攻克濟南期間,奉命率領三個機動兵團增援的,也是杜聿明,但其懾於粟裕打援兵團(18萬大軍)的強大,拖拖拉拉硬是不敢前進,坐看王耀武兵敗被俘。

濟南解放後,誰都知道華野下一步必然尋求與徐州之敵決戰,杜聿明認為必須結束蔣軍處處捱打的被動局面,代之以主動出擊的戰略思想,並且也得到了南京方面的同意。當時徐州之敵擁有四個機動兵團(還有黃百韜呢),以及三個綏靖區和特種部隊計24個軍70餘萬人,在兵力上對華野還是具有一定優勢的。



於是9月下旬,杜聿明根據這一戰略構想制定了一個作戰方案,計劃放棄鄭州、開封、商丘等重鎮,集中所有機動部隊前出魯西南地區,主動尋求與粟裕決戰。作戰方案形成後,劉峙基本同意,蔣氏亦表首肯,惟參謀總長顧祝同有些顧慮,擔心我中原野戰軍介入戰局,杜聿明表示黃維兵團足以牽制劉鄧部隊,甚至可以主力掉頭先撲中野。

顧祝同也簽字認可後,杜聿明於10月7日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部署各兵團於10月15日全面開始行動。如果蔣軍先於華野動手,勝負的結果姑且不論,淮海戰役的歷史肯定是另外一副樣子,客觀來說,這也是蔣軍當時最好的戰略選擇,總比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十字架”上被動挨打要好得多。



不料事情突然變化,就在10月中旬我東北野戰軍包圍錦州發起遼瀋戰役,老蔣緊急又掉杜聿明飛赴東北“救火”,徐州這一攤子就扔那了。要說蔣軍確實是江河日下,兩大戰區居然都只依靠杜聿明一個人,當真是“蜀中無大將,光亭做先鋒”,如此的將才凋零和無人可用,註定了蔣軍的失敗之局。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杜聿明本來10月15日準備從徐州出發開設前指,當天接到了同機前往瀋陽的緊急命令,只能匆忙離開。而被譽為“一隻豬”的陸軍上將劉峙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在杜聿明離開後完全沒有任何動作,戰略上的短視、被動和“懶政”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劉峙看來,他的任務是看好徐州,而主動出擊戰略那是杜聿明一手張羅的,既然杜聿明不在,他沒有必要越俎代庖,靜待杜聿明返回即可。作為徐州戰區最高指揮官,劉峙在戰略部署上的不作為,後果非常嚴重:從10月15日杜聿明飛走到11月6日華野大舉南下,20多天時間裡蔣軍雖然完成了戰役集結,就是不主動進攻。

實際上,蔣軍幾個兵團向徐州的收縮和集中,動作是比較迅速的,你說他們執行命令也好,說他們其實怕死也罷,反正跑的挺快。孫元良兵團10月11日即已放棄鄭州到達宿縣,邱清泉和劉汝明之前也離開商丘竄至蚌埠,而徐東的李彌兵團距離徐州只有50公里,隨時可以向北出動。



然而這一切劉峙都無動於衷,為了私利還一定要黃百韜兵團帶上44軍共同西撤徐州,害得黃百韜傻等了兩天。如此,直到華東野戰軍全力南下截擊第七兵團時,蔣軍仍然在等待集中出擊的命令,孰不知,劉峙乾脆沒有北上與華野決戰的念頭,沒心氣,沒膽量,懶得折騰,各兵團戰術動作再怎麼“勤奮”也沒什麼卵用。

華野大兵壓境找上門來開打,黃兵團迅速被圍,劉峙登時慌了手腳,居然判斷我軍是要攻打徐州,於是命令所有部隊向徐州收縮,主動出擊的事更拋到九霄雲外了,同時迭電老蔣讓杜聿明飛返徐州。11月12日,“救火隊員”杜聿明趕到徐州,然而蔣軍的戰場態勢已經一塌糊塗,之前所有的戰略籌謀都成為了一堆廢紙,只好將就著打了。

劉峙做的更絕,既然你杜聿明回來了,俺肯定不在徐州礙手礙腳而且還不安全,乾脆帶著司令部機關和警衛部隊,一溜煙跑到了蚌埠。


度度狼gg


長沙會戰打了四次,第一次日軍只是掃蕩性進攻,所以淺嘗輒止,並未深入,所攜帶的物資也只有一星期,能打半個月已經是超出預期了。但日軍主動撤退,卻被國軍這邊宣傳為一次大勝,大肆吹噓。第九戰區參謀長甚至還親自編了一個京劇,後面放著一面大旗,上寫一個大大的嶽字,自然是吹捧薛嶽的。從這之後,薛嶽就開始有些飄飄然了,也開始大肆吹捧他的所謂天爐戰法。其實所謂天爐戰法就是三個字,口袋陣,並沒有什麼玄虛之處。

第二次長沙會戰更是薛嶽指揮失誤,當時軍委會直轄的兩個機動攻擊用的軍,也就是第十軍和七十四軍,都被薛嶽的瞎指揮報銷了。第十軍剛整訓完,開到粵漢路待運緬甸參戰,結果薛嶽分批次增援三十七軍作戰,最後被打殘。七十四軍明明擅長進攻,薛嶽非要用去守長沙,導致七十四軍在春華山一帶被日軍突然擊潰,王耀武如果不是跑得快,都差點被俘了。所以第二次長沙會戰本質上其實國軍是輸了的一方,但因為日軍之後又退回原來戰線,所以又被宣傳為薛嶽大勝。

按照後來接替吳逸志擔任第九戰區參謀長的趙子立的總結,天爐戰法的關鍵是八個字,後退決戰,爭取外線。但以前兩次長沙會戰來說,國軍的梯次抵抗與其說是後退,不如說是被日軍逐次擊潰,與其說是國軍爭取外線成功,不如說是日軍在擊潰國軍之後變乘勝急進,並未顧及後方交通線的恢復與維持,而這根本的原因是日軍每次參戰的兵力都只有十萬人左右,所以無法過於分散使用,等於日軍把外線主動放棄掉了,讓給了國軍。而國軍所謂的求心攻擊,每次也只是遠遠的禮送日軍而已,真正追擊的次數很少。

只有第三次長沙會戰算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但這同樣是因為日軍犯了錯誤,並不是因為薛嶽的調遣指揮有什麼特別的過人之處。日軍第三次長沙會戰投入的兵力不及前兩次,但深入程度卻比前兩次更深,而且,前兩次日軍都未在長沙強攻,而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卻企圖強攻長沙,並且在第十軍頑強防守之下,進攻未得手,日軍不僅沒有馬上撤退,反而進一步增兵,想攻下長沙之後再撤退,從而犯了兵家大忌,也為國軍外線部隊向長沙增援提供了時間。

然而這次勝利之後,薛嶽就志得意滿,之後在常德會戰和長沙會戰中都誤判形勢。常德會戰中情報已經顯示日軍進攻重點在湘西,薛嶽卻堅持認為日軍是聲西擊東,重點還是進攻長沙,所以不肯向常德方向增派援兵,一直等到日軍已經強攻常德,餘程萬連電求援,薛嶽才又慌慌張張的增調五十八軍、第十軍、七十三軍等部隊向常德增援,途中又因為薛嶽指揮失誤,導致增援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第十軍遭遇日軍伏擊,一戰而潰,讓餘程萬在常德的死守待援變成了守死,最終不得不突圍而出。

按照趙子立的看法,前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中,前兩次都是偶然因素,只有第三次會戰中薛嶽的天爐戰法才發揮了效力。但薛嶽從此就認定了日軍不敢再來進攻長沙,而且堅持認為,如果日軍膽敢再來,國軍還是按照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打法,一定可以擊敗日軍。這無意於刻舟求劍。結果長衡會戰期間的第四次長沙會戰,日軍參戰兵力大增,而且不再急進,而是分東、中、西三路緩緩推進,一邊推進一邊恢復交通,保證後方物資運輸,國軍爭取外線就失敗了,後退決戰當然也不可能了。

長沙失守後,薛嶽才臨時改變主意,企圖在衡陽與日軍決戰,因此命令方先覺率第十軍在衡陽死守,同時調遣外線國軍部隊向衡陽附近撤退。但日軍在輕鬆將東西兩路國軍逐步壓縮向南之後,留在日軍身後的國軍部隊已經很少,完全無力威脅日軍交通線,其餘部隊則分別被壓制和阻擊在衡陽外圍,無法增援衡陽。方先覺無奈,只能向重慶求援,重慶要求他再守三天,結果方先覺都守了一星期了,還是沒有援軍到來,方先覺的部隊從一萬七千人左右傷亡到不到兩千人,彈盡糧絕,外援也指望不上,才憤而投降。

也就是說,日軍前三次進攻長沙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攻破長沙而佔領之,因為這超出了當時華中日軍的兵力所能承擔的限度,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日軍每次進攻其實都是為了防禦而採取的進攻,其核心目標都是打擊武漢外線的國軍機動兵團,以確保武漢的安全,同時確保長江航道的安全。而當日軍在太平洋海戰中輸掉了之後,大陸交通線成為其唯一生命通道,因而必須打通交通線,佔領長沙、衡陽等重要據點城市的時候,薛嶽的天爐戰法就不靈了。

而薛嶽還躺在前三次長沙會戰勝利的自我沉醉中不能自拔,事先不調整戰術,不主動改變打法,這種戰略上的懶惰只能說是刻舟求劍,守株待兔。在這種背景下,方先覺在衡陽死守雖然英勇悲壯,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意義,還不如在增援無望的時候主動撤退,保存有生力量,著眼於未來。但薛嶽既無法指揮部隊擊退圍攻衡陽的日軍,解救方先覺的部隊,又不讓方先覺撤退,甚至湘桂鐵路都被日軍切斷了,衡陽守軍已經失去了生命線,薛嶽還是沒有讓方先覺撤退,還要求他死守待援。


蕭武


看看隆美爾和英國人在北非的博弈就知道了,一方面是戰術造詣超高的隆美爾,一方面是四平八穩還古板的英國將軍,隆美爾用三個師的部隊殺得英軍潰不成軍,可最終他還是陷入了失敗。

隆美爾在非洲不可謂不嘔心瀝血,他將遠遜於敵軍的部隊,通過精妙的戰術運用,徹底的發揮出了攻擊力,一次又一次的狠狠擊潰英軍,逼得英國人連換三將,卻始終無法在戰術和戰役層面上遏制住隆美爾。

但英國人不傻,老牌帝國在戰前就擁有推導世界局勢,做戰爭操盤手的實力,戰爭爆發後,他們仍然很敏銳的運用戰略打擊敵人。當隆美爾一次又一次的奪取戰場勝利給希特勒報功的時候,英國人卻拉攏了美援,還跑去支援了蘇聯人,順帶將英聯邦的部隊都整合了一遍。

剛開始北非的戰爭只不過是個小點心罷了,但英國人動用了不少殖民地軍隊,通過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的補給,將非洲的戰爭越擴越大,讓德軍徹底被陷死在這片消耗戰中。

隆美爾雖然一次一次的勝利,但希特勒卻從之前的喜笑顏開,逐漸變得心驚肉跳,“戰略上的矮子”隆美爾這方面層次不高,但元首卻能體會到非洲是個巨大的墳場,他數次唾罵隆美爾不懂戰略,非洲正不停的瘋狂吞噬著德國的裝備和軍力,這等於給蘇德戰場拖後腿。然而希特勒和隆美爾都很無奈,從東到西,其實都是英國人在操盤,在打平衡牌,戰略上他們是主動的。

結果,北非這個對德國而言沒啥價值的戰場,逐漸演變成英軍的戰略高地,隆美爾越來越難得到國內的補給和支持,英軍卻越來越龐大和強悍。當英軍具備了絕對的戰略優勢後,美軍也被拖入了戰場,最後讓德國非洲軍團一戰而沒,狠狠的剁下了德軍一根手指,繼而還形成了從西西里到意大利南部的新戰線。

這個時候,失寵的隆美爾只能回國被髮配去修要塞,儘管他在非洲勤奮無比,以近乎變態的精力活動在戰場上,吃的差、睡的少,常常坐飛機降落一線戰區,被人稱之為“精神上的斯巴達”,然而在缺人、缺糧、缺彈、缺國際大勢支持的情況下,“戰術之神”再牛也得跪。

而他的對手蒙哥馬利是個什麼東西呢?每天雷打不動的按照作息時間工作,到睡覺時間啥都不做,戰場上喝下午茶,坐在佈滿名煙名酒名茶的指揮車中,愚蠢的戰術指令連美國人都要翻白眼。

可蒙哥馬利戰術戰役能力雖然差,他卻很善於抓住戰略重心,比如阿拉曼是要地,那麼就在這與德軍硬拼。又比如英軍補給和空軍比德軍強,那麼就穩紮穩打去消耗隆美爾。

因為英國人整體積極的戰略佈局,戰術大師終於還是輸給了戰術上的碌碌之輩,成全了後者的名聲。英軍北非戰場的勝利優勢,除了國家戰略外,還有相當的部分得益於蒙哥馬利前任指揮官克勞德·奧金萊克元帥的戰略佈局,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當蒙哥馬利用幾倍於德、意聯軍的部隊,再加上超級順暢的補給和美國盟軍進攻德軍時,再勤奮的隆美爾也得跪,二十五萬非洲軍團彈盡糧絕,只能投降。


王司徒軍武百科


看看二戰時候的日本就知道。

日本是二戰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在亞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一開始都取得了比較大的優勢,但是隨著戰爭的進行,日軍在長期戰爭中還是失敗了,究其緣由,日本在戰略上有兩大重要失誤。

日本陸軍戰術很強,在1943以前的日本軍隊有一個遠超西方列強的世界第一強項——步兵基本戰術。在同等後勤條件下,不配裝甲兵及其它兵種支援,在任何一種地形條件下,日軍步兵可以打敗任何一支同等數量的軍隊!日本的海軍戰術也非常強,太平洋戰爭初期,在美軍沒掌握徹底的海空優勢的絕大多數戰役中,美陸戰部隊鮮有勝例,但多數是潰敗及至全滅之局。

在局部戰鬥中,日本戰鬥力非常強,這一方面得益於日本的戰鬥精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武士刀精神”,這種精神的催化下,很多日本人抱著必死的決心作戰,如硫磺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是反法西斯後期的戰爭,美軍率領登陸艦艇約500艘,軍艦約400艘,飛機約2000架,共計6萬餘人,對日本只有陸地軍隊2萬多人駐守的硫磺島進行攻擊,美軍在絕對的優勢下,計劃原本5天結束戰鬥,但是美軍足足打了一個月,而且付出了即為慘痛的代價。戰後美軍研究日本的作戰戰術發現,日本在坑道作戰中下足了功夫,利用堅固的防禦攻勢將抵擋美軍的飛機與大炮,最終美軍與日本的傷亡比為:1.23:1。

日本戰術最經典的戰鬥當屬“偷襲珍珠港”,在日本的這次行動中將戰術發展到極致,從外交到軍隊,從時間的選擇到軍隊的配置,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日本的戰術配合非常到位。

珍珠港是太平洋上的交通的樞紐,夏威夷東距美國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諸島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峽,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間,跨越太平洋南來北往的飛機,都以夏威夷為中續站。日本認為先在太平洋上奪取制空制海權就意味著南下的道路暢通無阻,必須先摧毀珍珠港,於是日本策劃了珍珠港突襲。

為了完成對珍珠港的偷襲,日本首先在外交上迷惑美國。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而在日本海軍對珍珠港襲擊前,日本的大使才將長篇的宣戰國書交給美國,減少了美國的防範,等美國正式收到宣戰書的時候,已經是珍珠港偷襲發生20分鐘。

日本國內山本五十六指揮聯合艦隊選擇了與珍珠港相似的鹿兒島灣,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嚴格的模擬訓練。偷襲計劃中,日本人將襲擊時間定在了週日的早上,每週這一天,美軍十有八九的人都不在船艙裡,而是在夏威夷的各處度週日,這樣就可以保證轟炸機在進行轟炸的時候遇到的阻力非常小。

最終1941年12月7日凌晨,從六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第一波攻擊183架飛機,穿雲破霧,撲向珍珠港,奇襲成功。此後第二波攻擊的168架飛機再次發動攻擊。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日本只損失了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以及幾艘袖珍潛艇。

偷襲珍珠港是日本戰術上的一次成功,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但是日本卻犯了一個戰略上的錯誤,自此之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在強大的國力面前,即使日本的戰術再高超,依舊不失美國的對手。所以當英國首相聽說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給出的評論是“我們勝利了”,因為他清楚的知道當時綜合國力第一的美國參戰意味著什麼,這時候可以說勝利的天平已經向同盟軍傾斜。

日軍在以後的戰爭中,即使局部戰爭發揮的在出色,依舊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這就是

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最好的寫照。


帝國烽火


在軍事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戰略因為正確而勝利,戰術因為勝利而正確!這句話將戰略與戰術在軍事理論層面定義的不同闡述的及其清晰與明確!

戰略是總綱、是總目標、總計劃與分步計劃和各個關節節點裡程碑的總和。戰術是為戰役勝利而服務的,是為了完成若干分步計劃中每一個細小環節的具體操作、執行、判別手段與方法。

由此可見,評價戰術與戰略是否正確的出發點完全不同。

戰略是具有連續性和大局觀,戰略目標的制定並不是單純的軍事分析,而是關乎於經濟、政治、國力、社會環境、世界氛圍、民心與民義、正義與非正的綜合考量與高度權衡,進而得出的最有可能實現的最大利益。

戰術則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與割裂性,只是針對某一個單一目標或者計劃,根據自身現有條件,以及可以加以利用時間與空間,制定出最為合理的實施方案,已實現既定的戰役目標或作戰計劃。

因此,戰略只有最終總目標被實現,才能稱之為正確。而戰術是否成功只看當下戰役是否達到戰術效果,只要戰術效果達到,就能被稱之為戰術成功,哪怕最終戰略目標失敗了,但是做為獨立的戰役,去研究戰術操作方法,依然具有極高的學術與理論價值。

說到這裡,再去理解“戰術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這句話就容易的多。

戰略是思維模式、方法論與矛盾論的綜合體,是觀察世界、理解世界、解釋世界的引領者智慧,戰術是保障戰役勝利的技術手段的統稱,雖然包羅萬象,但無一例外均表現在應用層次,強調可操作性。

那麼,我們就能做一個很好的類比,戰略如同帝王,戰術如同臣民,臣民愚笨些,只要帝王睿智,國家貧窮些,也不至於活不下去,但如果帝王昏庸,臣民再睿智,那也一樣民不聊生。

由此,戰略如同行軍的方向,戰術則如同走路的方法,如果行軍的方向是錯誤的,那麼,走路的速度越快,距離正確目標的距離也就越遠……

各位網友,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理智悍虎


戰爭史上,“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細細回味,或許對我們有所借鑑。

戰略規劃上的“懶惰”,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

第一種懶惰:照搬別人的經驗。

其中,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五次反圍剿之戰了。

李德照搬過去在西方、蘇聯的戰爭經驗,提出“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堡壘對堡壘”,讓裝備落後的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去抗擊敵軍的炮火!

就戰術而言,當時的紅軍指戰員是十分勤奮的。林彪甚至把原本不十分適合紅軍的短促突擊戰術研究得爐火純青!紅軍戰術更是以高度得紀律性堅決執行上級指示!

可是,幾次有限的短促突擊改變不了大局;而紅軍辛辛苦苦砌了一夜的工事,被敵軍幾炮就破壞了!

紅軍將士的血肉之軀終究難以擋住敵軍的密集炮火!

這種情況下,李德卻依然指責紅軍指戰員執行得不徹底!

更努力很少成為通往成功之路,更加聰明的努力才是更好的辦法。——《定位》

結果是:中央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遭遇到了革命戰爭史上一次空前的挫折。

第二種懶惰:照搬過去的成功經驗。

照搬經驗的“懶惰”,可不是隻有李德這種“不及格指揮官”才會有。連古德里安這樣的大神也難免會犯!

諾曼底登陸前,隆美爾和古德里安兩位大神,對德軍反登陸戰略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閃電戰專家”古德里安認為:不要怕,放盟軍上岸!我們裝甲集群部署在縱深地帶,等他們上來,一波弄死他!

隆美爾則認為:古德里安你常年和老毛子打仗,沒見識過英美空軍的厲害!還縱深突擊?坦克還沒開到,恐怕就被盟軍的飛機幹掉了!

龍德施泰特和希特勒都贊成古德里安德德意見!

在此後的戰鬥中,德軍將士表現出了遠遠高於英美軍的戰術素養和戰鬥意志。

僅在登陸日當天,德國機槍手塞弗羅一個人,就用MG42幹掉了2000美軍(2000是他本人自稱的,軍史專家認為有3200人)!

波卡基村,魏特曼的虎式坦克就幹掉了27輛英軍坦克和各種車輛!

此外,德軍(甚至包括一些“娃娃兵)利用各種地形遲滯、消滅美軍。

可是,總體上,後來的戰事確實如隆美爾的預料:德軍的裝甲師、卡昂這樣的要塞,都被盟軍飛機炸得損失慘重!就連隆美爾本人也被盟軍飛機炸成重傷!

最終,戰術表現更出色的德軍,還是敗北!

所以,真的要原創,不要抄襲呀!既不要抄別人的,也不要抄自己的!

戰略執行上的“懶惰”,戰術上的勤奮彌補不了。

第一種懶惰:執行管控上的懶惰

1860年,太平軍取得“二破江南大營”的勝利後,面臨著艱難的戰略選擇:下游,蘇杭地區富庶,而清軍主力已被殲滅,有發財的機會;上游,曾國藩的湘軍步步緊逼,直逼安慶!

作為百戰名將,李秀成、陳玉成的頭腦是清醒的,他們拿出了一個不錯的戰略決策:1、先全軍東征,攻破蘇州等地,擴充實力;2、東下只限期一個月,一個月後,立刻集合西進,集中對付曾國藩!

這個戰略決策是靠譜的,既不失時機地擴充實力,又能保持上游形勢!

可是,仗打起來,就收不住了。

打了一個月後,陳玉成收兵回來發現:沒人搭理他,大家一個勁地繼續東進,“發財”!

結果,這一波東征,打了足足五個月!

等到大夥回過頭來西進時,曾國藩早已站穩腳跟、築好工事,重重圍困安慶了!

結果是:安慶失守,湘軍順江而下,直逼天京!太平軍雖有蘇杭富庶之地,卻難以挽回敗局!

教訓:戰略管控,必須由上層把控!

自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出走後,太平軍的中央指揮系統失去威信,聯合作戰都由陳玉成、李秀成等人以會議形式形成。

在這種平等組織的聯合中,當行為目標符合每個人的短期利益時,一般不需要動員,大夥一個個嗷嗷叫地往前衝,你會認為自己是李雲龍;可是,當需要大家暫時放棄短期利益,做一些“不賺錢但必須做”的事情時,許多人往往連推都推不動,你會覺得自己是漢獻帝!

因此,作為領導人,一定要嚴格把控戰略,戰略確定了的事情,就一定堅決、無條件地去做!雖然,會得罪人!

第二種懶惰:溝通中的懶惰

1948年,遼瀋戰役前,國共雙方都對戰略進行了認真的探討。

老蔣的構想是:如共軍攻錦州,國軍應放棄瀋陽,全力援錦,以求一決定性勝利。同時,長春守軍立即突圍南下···

如果老蔣能徹底貫徹他的戰役企圖,遼瀋戰役將會出現一副完全不同的畫面:林彪將應對瀋陽、錦州兩面之敵的夾擊;而長春守敵也會突圍而出,威脅林彪側後!

與此同時,衛立煌、廖耀湘也都有自己的策略:或收攏於瀋陽,決一死戰;或攻取營口,進退有據。

結果,討論了大半天以後,儘管老蔣把不同意見“壓”了下去,但在執行中,國軍的舉措令人匪夷所思:

(1)、從瀋陽增援錦州的部隊,沒有沿著鐵路、公路向南,而是朝著完全與錦州相反的方向運動···

(2)、廖耀湘兵團,也沒有及時沿北寧線南下,南北夾攻塔山,而是向西走新立屯。

結果呢?塔山、大虎山、錦州、義縣等地,國民黨軍都表現出了不錯的戰術素養,但是,去依然毫無懸念地輸掉了戰役!

教訓:

事實上,這種問題,不僅在蔣介石集團有,在許多大機構中也很常見!

組織大了,各級的利益、想法不一,總部的戰略在執行上很難到位。

如何避免這種因上下級溝通,導致的戰略失誤呢?

勝負在平時的組織建設:確保一個長期有效的溝通機制。

“長征不是難堪日,攻錦方為大問題”。遼瀋戰役前,林彪與毛澤東就打長春、打錦州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過激烈討論,政委羅榮桓,在遼瀋戰役攻錦戰略的落實、執行中起到的作用!

國軍在內部討論時,老蔣也派出了顧祝同前去充當溝通、協調的角色。

可是,這種臨時的溝通,與我軍長期塑造的溝通機制在效率、細緻程度上,又如何相提並論呢?

綜上所述,我認為:只有勤奮地思考、執行戰略,實事求是地選擇符合實際情況的戰略,並堅決、勤奮地加以執行,才能確保最後的勝利,確保兄弟們流下的血水、汗水,都得到應有的回報!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無恥。

眾所周知,“戰術”和“戰略”一直是相輔相成的,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是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個體以及抽象與具體的區別。

作為軍事主語,在數十年的革命鬥爭中,領袖早已在1948年就總結出“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精闢論斷,併成為後來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制勝法寶。

而“戰術”和“戰略”的運用從來不是我國獨有,在其他國家身上也有經典體現。

有人說:“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意思是大方向錯了,局部再出彩也是白搭。

這句話很有道理,畢竟我國古代成語“南轅北轍”就和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問題是一支軍隊甚至一個國家,從來不是一個人或者一輛馬車,他們的戰略選擇,固然有領導人乾綱獨斷、一意孤行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基於自身實力的一種無奈選擇。畢竟,即便是昏君庸君,也不會花樣作死地想要主動去世。

所以,拋開戰略或戰術執行者的自身情況,也就是實力來談戰略戰術的成敗優劣,是有失偏頗的。

關於戰略和戰術的執行,近代以來的德國和日本從來都是餘音繞樑的話題,特別是日本,可以說生生將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最終淪為美國的跟班小弟。

很多人說,日本之所以失敗,或者是速敗,主要是由於日本犯了戰略錯誤,作死般地挑戰美國,最終遭到了美國的無情反殺。

事實如此,但卻也不是,因為無論在東亞大陸肆虐還是在太平洋橫行,本質上都是因為日本的國力不足,尤其是相比於美蘇等世界大國。

作為1868年明治維新後才開始崛起的國家,日本是真正的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因為彼時的世界已經被其他列強幾乎瓜分殆盡,日本想要擴張實力實在難於登天。

千百年來,為改善火山地震頻發的鳥不拉屎的生存環境,日本曾不斷向東亞大陸擴張,尤其是朝鮮半島,但彼時的清朝和沙俄並不是日本的朋友。

面對這樣的強大敵人,資源匱乏的日本只能堵上民族命運拼死一戰,甲午戰爭如此,日俄戰爭亦如此,得益於上天的眷顧,日本的每一次冒險都賭贏了。

而這,也讓投機者最終成了日本的執牛耳者,典型如二戰時期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他的指揮藝術就是一個字:“賭”,贏則大獲全勝,輸則一敗塗地。

“賭”的形態是日本戰略制定出現偏差的根源,卻也是日本實力不足的無奈體現。長期以來,日本陸海軍勢同水火,一旦高層得勢必然對同仁百般壓制,而壓制的目的是爭奪資源,而之所以爭奪是因為資源不足。

因為自古以來日本就始終處於資源捉襟見肘的狀態,所以日本雖然輸不起,但也只能賭上命運,因為至少有一半的可能一夜暴富,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

而回頭看日本高層制定的擴張戰略,尤其是鯨吞東方大國方面的,雖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小日本野心太大,但回到日本當時的國情,卻不能不說這個戰略確實有一定可行性,比如“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因為相比於其他地區,這裡不僅距離日本更近、環境更適宜,資源更豐富,關鍵是它還很弱,這是日本躍躍欲試的重要原因。

而且號稱日本戰略家的石原莞爾更是制定了“五步走”戰略,即從吞併東北開始,陸續吃掉蒙古、西北、雲貴、長江中下游。

雖然這個戰略並不算完美,特別是沒有考慮到蘇聯和美國等外來勢力的影響,但在當前的背景下已經非常優秀。

而訓練精良的日軍似乎更優秀,因為他們在侵華戰爭前期可以說幾乎是勢如破竹,足以說明日本戰術方面的優勢。

不過“下克上”的優良傳統讓日本的戰略也無從施展,反而因為戰爭的太過順利而萌生了更大的野心,與戰略目標完全脫離,特別是挑戰美國,這最終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

所以,後人從日本戰敗的結果回首,發現日本在戰爭中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無論陸軍海軍都有不凡的戰績,但因為高層戰略的偏離,日本最終一敗塗地。

而只有日本明白,所謂的戰略失誤根本就是無可奈何下的鋌而走險,因為日本不出手,就要被美國困死在太平洋。

日本戰略的成功與否,根本上還是取決於捉襟見肘的國家實力。

所以,空談戰略沒有意義,畢竟綜合國力的對比才是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老爹有話說:

你可以看到這麼一種現象:如果一開始的目標就不對,即使你做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

“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也是這個意思。戰術,你可以理解為,具體的行動。戰略,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目標。在優先級上,是目標大於行動的。

我們縱觀整個楚漢時期的歷史,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實力強勁的項羽,最後為什麼會輸給,實力偏弱的劉邦?

我們從雙方的戰略上去看,是可以找到一些原因的。

項羽參加反秦戰爭的最大動力,是他對秦朝、對秦人的仇恨。他想要推翻秦朝的統治,這是他最大的目標,也是唯一的目標。至於推翻秦朝後,怎麼辦,這個問題,他是沒有考慮過的。

再看劉邦的戰略目標變化:從最開始的活命,到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最後才是統一天下。他的目標變化,是越來越大的。

雖然在實力上,劉邦不如項羽,但是,在戰略層面上,項羽卻是不如劉邦。劉邦的目標,更為長遠。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劉邦的格局更大。

以上,就是對於“戰術上再怎麼勤奮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懶惰”這句話的理解。


老爹有話說


這個東西后面還要加一句話,優秀的戰略需要的是更加勤奮的戰術,才能夠將戰略轉化成為優勢。

確實有的時候你想的很好,做的很漂亮,可更多的都是無用功,這樣的做法無異於消耗資源,消耗自己的實力,最後你白白的替別人做了嫁衣。

舉個例子,戰國時期的魏惠王他是一位神奇的皇帝,在王位上面待了很長的時間,不僅見證了孫臏和龐涓之間的內鬥,更是見證了張儀和公孫衍的崛起,光這兩組人的死鬥就可不是一般的人都能夠見證到的,魏惠王算是見證到的,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魏惠王見證了中原霸主魏國由盛走向衰。

魏國能不能打,能打,他的魏武卒戰鬥力那在諸侯裡邊數一數二,即便是在這之後秦國銳士也不一定在正面上能剛過魏無足,當時的魏國是天下第一諸侯,見誰秒誰的那種,可是後來還是衰敗,為什麼魏惠王最多的時候三線開戰,你很多戰場上你都能打勝仗,可打了勝仗之後你能獲得什麼?什麼都得不到你,比如說圍魏救趙,第一次發生的時候,當時魏國的大軍已經攻下的照顧的邯鄲,但是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場仗白打了,你打下照顧的邯鄲有什麼用?

所以說魏惠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戰略上的失誤,即便是戰術上再怎麼勤奮,有個屁用!

那麼下一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制定好了一個優秀的戰略是否意味著我可以高枕無憂坐等的收錢?抱歉,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加殘酷,你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戰略轉化成為優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就必須得更加勤奮,優秀的戰略只是讓你比別人先走一步,而並不是意味著你已經跨過了成功這個鐘點,接下來的路還是需要在雙方之間比拼,比拼的是什麼速度,誰能先到終點誰就贏了!

比如說解放戰爭期間,雖然我黨派在解放戰爭裡面做到了先人一步,並且每次在大戰略上都能獲得勝利,但是每次戰略成功的背後都是我解放軍將士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心血去打造出來的,其是解放軍的指戰員,可以說創造了軍事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才戰勝了蔣介石,戰勝了他800萬的軍隊!

關於這些故事,大家聽的就多了!這裡我也就不多做贅述,總之優秀的戰略背後總是要付出更多的優秀的戰術,你才能夠獲得成功。

不過我話題說回來,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奇怪,說現如今的人怎麼這麼浮躁,看東西只看表面,你比如說有一個人一貧如洗的時候,現代人肯定給他一個鄙視的目光,說你這個人怎麼可能成功?一貧如洗怎麼可能白手起家,可當他真正白手起家成為一個富翁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說了誒,你看這個人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品質這人肯定就會成功變臉的功夫,這些人絕對會可真正獨立思考,他們就真的不會!

以弱勝強以小博大更多的不是靠勇氣靠一拼到底的決心,而是看你能否料敵於先,能否想別人餘數年或者是數十年之前開始努力開始工作,而一旦你最終的投入證明那是一個泡影的話,你所有的努力都會變成鏡花水月。


漩渦鳴人yy


你的提問有病句的嫌疑,標點也不合適,怎麼回答?既然你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就按毛主席曾經說過話來權衡”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敵人”。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整體,關乎長遠。戰術是服從於戰略的,是局部的,階段性的,關乎每個細節的。倘若戰略上判斷失誤,戰術再好也無法彌補,作戰的方向路線錯誤的話,就會導致戰術上的被動,但具體情況須具體分析,戰場形勢舜息萬變,就必須根據變化了的形勢作出正確判斷,及時調整戰術策略,我們平時說”細節決定成敗”,所以要重視每個戰術細節,每個細節都不出漏洞,就會有扭轉整個戰局的可能,”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是戰勝對手的法寶之一。回答的不對,請方家指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