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作者 木子飛揚

微信公眾號 晚安八零後(ID:mshiguang)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01—


“我這麼優秀,你們卻那麼窮,你們不配擁有我這樣的兒子。”

這是一名小學生埋怨自己的父母時說的話。

在微博上,一位網友吐槽他年僅十歲的小侄子,小孩很聰明,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奧數、圍棋等各種愛好也都出類拔萃。

在眾人眼裡,這就是妥妥的學霸啊。老師誇讚,親朋鼓勵,同學羨慕。但就是這個孩子,卻開始不斷埋怨自己的父母太寒酸……

有人說,孩子是家長的複製品,如果孩子出了問題,八成是家長首先出了問題。比如攀比這件事。

很多家長總喜歡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比較他們的成績,比較他們的才藝,比較他們的言行舉止和方方面面。

捫心自問,家長們有沒有經常這樣跟孩子說話:

“你看那個誰多厲害,你為什麼就不能像他一樣優秀呢……”

“你可千萬別學那個誰……”

孩子怪父母太窮,引發了無數的口誅筆伐,大家都在責怪這個孩子不懂事。

但是冷靜想一下,孩子的攀比之心到底在哪兒學的呢?

每個孩子都曾經是一張白紙啊,白紙畫成什麼樣,最初畫筆也不是孩子自己掌握啊。

當父母們整天在孩子耳邊吹風,總是在責怪他們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就該做好心理準備,這樣有意無意的攀比,終究會成功教會孩子。

當然,攀比本身並非都是壞事,正性的攀比甚至可以激發孩子的動力,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作為成年人,並沒有足夠的清醒和自覺,能夠確保給予孩子的都是正向的影響。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02—


前不久,在北京開往武漢的G521次高鐵上,一名女乘客拒絕乘務員查票,大鬧動車組車廂。

旁邊的小孩子反倒不停勸阻:“阿姨,每個人都要檢票的啊!”

女子大吼:“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網上曾曝出一段視頻,一位領著孩子的女士上了公交車,一位農民工小夥子好心站起來讓座,誰知卻遭到女士的嫌棄。

“不要不要!誰稀罕你讓座啊,也不看看你什麼人。”

然後大聲制止孩子,“座位髒,不要坐。”

小夥子一臉尷尬,女士卻面不改色。一邊的孩子就那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媽媽在那兒大喊大叫,像個潑婦一樣。

在高速上,一輛滿載柑橘的貨車不慎翻車,數十噸橘子被附近的村民哄搶,而哄搶橘子的隊伍中,就有幾歲的小孩子跟在大人身後,一趟趟地渾水摸魚往家運橘子……

著名心理治療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將會影響每個人一生。”

孩子在什麼樣的環境里長大,接受過什麼樣的耳濡目染,很多時候會在心裡埋下種子;

這顆種子,一旦深植於心,很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改變了一個人成長的方向,從而決定了他成年後走什麼樣的路、成為什麼樣的人。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03—


媒體曾曝出安徽懷遠縣的一名小學生,他在班上是副班長,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

他平日裡以檢查作業和監督學習進度為由,收受其他學生的賄賂。每次背書時,孩子們必須拿錢。

他會根據每個孩子平時攜帶零花錢的多少,制定拿錢的數量。如果同學家裡經濟條件優越,錢好拿,那就多收,家庭條件較差的,就酌情少收。如果不拿錢,作業檢查肯定過不了。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班上小學生身上攜帶的零花錢大多也只有幾十塊,可是這位副班長在五年的時間裡,共從其他同學那裡搜刮了數萬元。

他上學,有專門的孩子騎自行車接送,他要來的錢,有專門的孩子替他保管……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作為小學生的小皮球,他講述同學之間的金錢交易時,一臉的理所當然。

“我們班學習委監督我們背課文,交五塊錢就讓我們過。”

“現在沒錢,真的辦不成事兒。”

“班上男同學的理想就是買蘭博基尼,女同學的理想就是嫁豪門。”

而當侯亮平找到學校校長詢問此事,校長堅決否認,直到侯亮平亮出反貪局長的身份,校長立刻換了一副態度表示馬上親自去查。

正如劇中小皮球的爺爺陳岩石說的,“還不是大人世界出了問題,影響了孩子?”

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就是在一言一行中影響並塑造著孩子的價值觀。

如果孩子的價值觀扭曲了,錯位了,一定是孩子身邊的成年人出了問題。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04—


一個朋友講,他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他每天騎電動車接送。

有一天,兒子一路上都悶悶不樂,不說話。問了半天,小傢伙才說出原由。

“爸爸,班上很多同學家裡都有車,同桌總在我面前炫耀說他爸爸開路虎……我不想要你騎電動車來學校接我了……”

聽了兒子的話,朋友很驚詫。而他接下來的做法值得點贊。

他首先告訴兒子,不管是什麼車,都是交通工具,都是用來代步的,電動車有電動車的優點。

然後他在一個交通大堵塞的早上,騎著電動車載上兒子,一路上穿過那些如蝸牛爬行般的汽車,早早就把兒子送到了學校。而兒子班上的很多同學,在那一天都遲到了。

晚上回到家,兒子特別有優越感。他說:“爸爸,我喜歡坐你的電動車。”

很快,朋友經過努力,工作上業績大幅攀升。不到半年,就訂了車。

那天早上,朋友喊上我一起去提新車。回來的路上,我看到他兒子特別開心,坐在後座這裡看看,那裡摸摸,一路上嘻嘻哈哈鬧個不停。

在路口等紅燈的間隙,朋友鄭重地跟兒子說:

“兒子,你看到沒有,你最近認真學習,成績就提高了;爸爸努力工作,就掙到錢了,就能買車了。你要記住,每個人只要努力,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小朋友大聲回答:“我懂了。”

每一個通情達理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睿智的父母。

“同學的爸爸開路虎,我的爸爸騎電動車。”


—05—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對於小孩子,他們在不完全具備辨識能力的年紀,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他們的榜樣。

因為他們信任父母,父母說什麼、做什麼,他們很可能會有樣學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每個孩子最初都是善良的,聰明的,對生活沒有怨言的,對世界沒有惡意的。

而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常常取決於他們曾經或正在接受什麼樣的啟蒙和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如果父母總是想著投機取巧、不勞而獲,卻指望孩子遵守規則、勤奮踏實,那是不現實的;

如果父母整天苦大仇深、一身怨氣,卻希望孩子心態積極,樂觀向上,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父母一直嫌貧愛富,唯利是圖,卻要求孩子不攀比、不物質、不拜金,那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想要培養一個品行好、三觀正的孩子,自己就要做出改變。

父母改變,孩子才會改變。父母成長,孩子才會成長。


本文作者 木子飛揚

(ID: mshiguang)

趁時光還早,趁歲月未老。這裡是八零後的陣地。

每晚20點,相見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