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有事幹,窮根斷

有事幹,窮根斷

□平涼日報記者 王毅

“疫情期間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現在村裡的扶貧車間開工了,終於有活兒幹,家庭收入有保障了。”在靜寧縣八里鎮泓信製衣扶貧車間幹活的韓轉弟心裡終於踏實了。

韓轉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疫情影響,丈夫打工的地方還沒有開工,年事已高的婆婆長期有病,兩個孩子的學費、家裡日常的開支,都讓韓轉弟夫婦焦急萬分。聽到村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的消息,她便馬上去報到,因為去年曾在廠裡做工,算是老員工了,可以直接上崗,計件領薪,有了穩定收入,韓轉弟端著的心放下了。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勞務收入是靜寧縣貧困群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自精準脫貧以來,靜寧縣做實就業扶貧工作,將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抓輸轉、促增收,建成勞務基地121處,創辦扶貧車間57個,年培訓貧困勞動力1萬人次、輸轉貧困勞動力2.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億元以上,不僅實現了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而且還增加了貧困群眾的就業獲得感,支撐起千萬個家庭的小康夢。

“提升貧困群眾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自主脫貧內生動力,是靜寧縣的就業扶貧經。”靜寧縣人社局負責人介紹說。靜寧縣與扶貧協作對口幫扶的天津武清區聯合推動就業培訓,建立“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勞動力”的培訓機制,整合培訓資金,分類開展培訓,力促培訓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不僅讓努力改變命運的貧困群眾找到有效的脫貧路徑,還要激發他們的創業潛能,打造做強一批縣域勞務品牌。

據瞭解,靜寧縣圍繞精準服務提升質量和就業去向個人需求,創新推行“培訓券”式培訓,將培訓機構、培訓項目信息以“培訓券”方式提供給培訓對象,組織縣域企業、勞務機構、培訓機構以“崗位+勞務機構+培訓”模式,引導群眾自行選擇培訓項目,著力實施精準培訓,依託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安全技能提升培訓、企業新型學徒或師帶徒培訓和退役軍人培訓等項目,計劃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3000人。全年計劃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90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000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10000人次,確保讓貧困群眾能幹活,有活幹。

在這特殊時期,分步、有序組織復工復產,成為靜寧企業、扶貧車間的共同選擇。縣上為充分發揮扶貧車間就地吸納就業的作用,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指導扶貧車間復產復工,鼓勵扶貧車間吸納疫情防控期間無法外出的農村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優先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有效拓展了收入渠道。據統計,全縣57家扶貧車間已有39家恢復生產,復工復產率達68.4%,有效帶動1037名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達536人,為貧困群眾如期脫貧、遏制返貧打好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