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公元577年,北周攻破北齊國都鄴城,北齊後主高緯在逃往青州的路上被周軍俘獲。率軍親征的周武帝宇文邕親自撫慰高緯並詢問他有何心願,高緯慌忙回道我只有一個心願,希望陛下能將我原來的妃子馮小憐賜給我。周武帝聞言大笑,只說了一句霸氣側漏的話——

“朕視天下如脫履,一老婦豈與公惜”。此時的武帝意氣風發,面對南方弱小的陳國,彷彿天下已盡在手中。而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如日中天的北周僅僅四年之後便亡於隋國公楊堅之手。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公元577年北周統一北方

唐太宗曾說楊堅不過欺人孤兒寡母,清代趙翼也曾說過自古以來獲得天下的人從來沒有像楊堅這麼輕鬆的。楊堅在宣帝時名聲不顯,宣帝駕崩後受遺詔輔政,不過八個月時間便殺盡宇文氏諸王,得國之易,實為鮮有。但如果說楊堅能如此輕鬆的篡權奪位僅僅是欺人孤兒寡母未免過於膚淺,在其背後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先天不足

北周及其前身西魏的真正創建者是一群以北魏武將賀拔嶽部眾為主的關隴軍閥,而宇文氏先祖宇文泰並不是如同北齊高歡一般是這群關隴貴族的共主。賀拔嶽死時,群龍無首之際,面對舊主北魏朝廷、野心家高歡和殺死賀拔嶽的仇敵侯莫陳悅等人的巨大壓力,眾人選擇了深受賀拔嶽信任且素有機略權乾的宇文泰來作為代表,因此終西魏一朝宇文泰一直都是與諸將稱兄道弟,相互分享權利。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北周前身西魏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關隴貴族世系

分道揚鑣

雖然在宇文泰晚年,已有打壓其餘關隴貴族的想法和行為,但宇文泰還未真正開始上位便溘然長逝。臨死前宇文泰託孤與侄子宇文護,宇文護面對各位心存異志的關隴貴族,果斷利用宇文泰的遺威篡西魏稱帝,宇文氏從各位關隴貴族的代表一躍成為主人。

——《周書》記載:時文帝崩殂,諸子衝幼,諸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能變魏為周,護之力也。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宇文護

而各位功臣宿老素來不服資歷淺薄的宇文護,遑論宇文護將宇文氏從貴族代表一躍變為效忠對象。史載趙貴與獨孤信等人陰謀弒殺宇文護,妄圖廢立,被宇文護察覺後,趙貴被殺,獨孤信免官之後被逼自盡。自此宇文護全面控制北周十餘年,宇文氏諸王朋黨盈朝,宇文氏以這種方式在中央擊敗了其餘不滿的關隴貴族。而西魏北周自建國起四面為敵的不利局面和宇文護的軍事才能不足卻讓宇文氏無法真正消化其餘關隴貴族的影響力,關隴貴族依然在地方和軍事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但自此以後宇文氏與其餘關隴貴族已有嫌隙,不能再如當初宇文泰時同心協力了。

擢賢良

西魏北周在宇文泰建國之初便推行了蘇綽主導的擢賢良政策,即入仕不看門第,唯才是舉。同時在西魏北周兩朝甚至幾乎沒有此前在兩晉和南北朝十分重要的九品中正制度的記載,可以想見西魏北周時期宇文氏政權之中門第之見消除到了何種地步。但此舉雖然使西魏北周兩朝門第之分減輕,國家出現不少人才,但卻極大傷害了士族的利益,以致士族一直在西魏北周兩朝一直受到武人和庶族的壓制。在這種情況下,士族對宇文氏幾乎難有認同感。

武帝之失

周武帝宇文邕無疑是整個北周的靈魂人物,武帝隱忍十餘載得誅權臣宇文護,親政五載勵精圖治得滅世仇北齊,一統北方,在周武帝的手中北周達到了它的巔峰,但史書上如此英明的周武帝自己卻也埋下了北周覆亡的隱患。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周武帝宇文邕

1.首先在宇文泰與宇文護兩代人掌權期間,西魏和北周的權力一直集中在二人的大冢宰府中,宇文護更是為專權將宇文氏諸王遍佈北周中央。而武帝長於深宮,誅殺宇文護時完全依靠身邊一群沒有軍功背景的侍從,武帝掌權之後為了將權力從相府轉移到宮中,將自己的侍從和替代了宇文護黨附的宇文氏宗親。但武帝的侍臣並無軍功和資歷,在北周這個軍閥社會中根本難以服眾,武帝在對外征戰以及伐齊過程中不得不依靠關隴貴族。同時武帝為增強皇權,不得不在其過程之中壓制宇文氏有才幹的齊王宇文憲和趙王宇文招,進一步削弱了北周皇室的執政基礎。

——史載:武帝鑑於宇文護專朝之為弊,卻忘維城之遠圖,外崇寵位,內結猜阻,配天之基豈有朽虛之壤邪。

2.其次提到周武帝宇文邕就不得不談到其執政期間的大規模滅佛。令佛家僧侶與道家道士全部還俗,佛道寺廟財產全部充公。雖然武帝滅佛的行為短時間內猛然增強了北周的國力,為滅北齊,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但在南北朝那個崇佛甚至到了倭佛的年代,武帝滅佛的行為無疑深深傷害了民眾的感情,嚴重的傷害了北周統治的社會基礎。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武帝滅佛

宣帝之失

周武帝宇文邕與其繼承者周宣帝宇文贇父子關係並不和諧,周武帝對周宣帝動輒打罵,史載周武帝死時周宣帝身上都還遍佈其父用藤條鞭打的傷痕,周宣帝對著周武帝的棺槨不但不悲傷反而放聲大罵:真是死的太遲了。周宣帝不光與其父矛盾深重,而且與其父的寵臣,彼時在周齊之戰中已有了根基的武帝侍臣矛盾重重。這些都使得宣帝完全無法信任這群武帝的老臣,因此在即位後,宣帝即將這群老臣追貶殺害。

——史載:宣帝做太子時與武帝侍臣王軌和宇文神舉一同率軍征討吐谷渾,宣帝在軍中胡作非為,回到長安後被王軌和宇文神舉揭發,武帝又是對宣帝一頓毒打,其後王軌等人更是不止一次請求武帝廢除宣帝的太子之位。

同時宣帝繼承了武帝忘維城之遠圖的習性,即位即殺宗室名王齊王宇文憲,逼令其餘五王離開中央到外地就藩,在中央僅僅留下了幾位無能且易於控制的藩王。

——史載:宣皇即位,兇暴是聞,削黜遍於公族。

而宣帝本人重用的東宮侍從之臣如鄭譯、劉昉等人更是一群軍功一窮二白之讒臣,這些人雖然在宣帝加強皇權的過程中充當內臣幫助了宣帝集權。但在宣帝死後,鄭譯等人毫無根基的致命弱點使得這些人不得不矯詔尋找值得信任且有軍隊根基的楊堅來幫助他們穩定局勢,這無疑是對武宣二人最大的諷刺。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周宣帝宇文贇

嫁衣神功

不管是武帝還是宣帝在即位都以一系列的手段削弱中央六府權力,將之前集中於相府的權力轉移到宮中。尤其在宣帝在位的兩年間皇權極度增強,宣帝不光將宇文氏庸王和資歷淺薄的庶族大臣扶植為六府,而且將韋孝寬等功臣宿老貶到外地,設立只有顧問功能的四輔官將楊堅等人在中央明升暗降,以這一系列手段將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之手。

——陳寅恪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帝王集權手段有相同點,“即在一個系統或者一個機構中,使其名實不符;或在不同系統之間,此一系統的權力為旁一系統所侵奪,這是一個通則。

但在宣帝駕崩,鄭譯等人矯詔使楊堅輔政後,楊堅在武宣集權的基礎之上迅速掌握了中央權力和精銳的府軍,以至於在中央根本無人對其篡位奪權的行為有所反抗。同時強大的皇權使大部分北周地方官僚傾向於服從楊堅控制的中央政府。

我們可以看到在周武帝、周宣帝相繼駕崩之際,宣帝身邊的佞幸小人矯詔使得楊堅得以輔政,這些有著其巧合之處。但楊堅以其關隴世族出身,不管是投機也好還是嫌隙所致也好,楊堅在輔政後迅速獲得了一批關隴貴族和士族的支持。

同時在武宣集權的基礎上迅速掌控了北周中央政權和精銳府兵,只八個月,除了三總管之亂之外沒有受到反抗便得以滅宇文氏一族而篡位。

距離統一天下一步之遙的北周為何在半年內速亡?

隋文帝楊堅

這些都是在西魏北周宇文氏政權發展過程中疊加矛盾的一次總爆發,宇文護反客為主弱化與關隴貴族的聯繫但又不得不在軍事上依靠他們。武宣兩朝集權之舉雖然強化了皇權但同時卻自害根基,將宇文氏諸王排除出了權力中心,犯了與曹魏一樣的錯誤。武帝與宣帝的矛盾又使得宣帝不能接下武帝所培育的黨羽,不得不自廢武功去依靠鄭譯、劉昉等佞幸小人,以致他一死北周皇家瞬間變成孤家寡人,被楊堅等人摘了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