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翻譯”冀朝鑄去世 曾親歷中美建交重要時刻

【綜合訊】中國知名外交家、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冀朝鑄於北京時間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放棄哈佛大學學業回國任總理翻譯

綜合上海澎湃新聞、觀察者網3日報道,冀朝鑄1929年7月生於山西省汾陽縣,早年留學美國。新中國成立後,冀朝鑄追隨父兄足跡,毅然放棄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學業,克服重重困難,回到祖國。於1951年5月在清華大學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參加人民志願軍,在開城談判中表現出色,獲得中朝兩國的表彰。

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後,冀朝鑄回到北京,被分配在外交部工作。他195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57年開始,冀朝鑄開始擔任周恩來總理的英文翻譯,在此崗位上一干就是17年。

在談起當外交官的體會時,冀朝鑄說:“關鍵的關鍵,是要忠於自己的國家。”他的一切駐外經歷,都無一例外地證明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红墙翻译”冀朝铸去世 曾亲历中美建交重要时刻

中國知名外交家冀朝鑄。(北京新京報視頻截圖)

見證中美秘密接觸 工作高度保密

1971年7月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1972年2月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等一系列重大事項,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翻譯工作,都是由精通英語、又熟悉中美關係的冀朝鑄擔任的。

中國和美國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年1月28日至2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應邀首次訪美,翻譯仍由冀朝鑄擔任。鄧小平任用冀朝鑄這個哈佛大學高材生當翻譯,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美國《紐約時報》以《不可或缺的冀先生》(TheIndisputable Mr.Chi)為題發表社論,感嘆“美國缺少這樣的人才”。

2012年,冀朝鑄的著作《從紅牆翻譯到外交官——冀朝鑄口述回憶錄》出版,其中單列一章《見證中美關係》,就寫到了他見證的中美秘密接觸:當時的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就把我召到他的辦公室,告訴我說中國和美國可能要開始大使級會談了,而且已經開始在高層秘密接觸。我和其他幾個人已被指派參加這項工作。從那時起,我的工作性質就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以前,我的所有工作都是技術性的,雖然也有很強的政策性,但那是保證我的技術工作的,也就是不出差錯地為國家領導人口譯。政策性方面的工作對我來說比較難,因為我可能今天為總理和非洲國家首腦做口譯,明天為總理和歐洲國家大使做口譯,第三天又為總理出訪亞洲國家做口譯。而現在,羅貴波副部長告訴我,我還是周總理的主要口譯人員,但工作重點改為中美關係。我口譯中的政策性更強了,工作任務也更重了,我可能突然被召去日夜工作,但不許告訴任何人,包括我的妻子。

任職聯合國“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1991年1月29日,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宣佈任命冀朝鑄為聯合國副秘書長。在《從紅牆翻譯到外交官——冀朝鑄口述回憶錄》中也單獨列出一章《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日子》,記錄了冀朝鑄在聯合國工作期間經歷的往事。

他在回憶錄中提出“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他寫道:當時中國在聯合國分管聯合國技術合作促進發展部,這個部門的職責就是幫助發展中國家自力更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合作方面的支持。但當時這個部門遇到了一些麻煩,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計劃將它吞併。

時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的比爾·德瑞伯先生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朋友,也是一個堅定的共和黨右派,當時他曾找到冀朝鑄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聯合國技術合作促進發展部合併,由冀朝鑄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署長,這項提議被冀朝鑄一口回絕了。他在回憶錄中稱:“我對形勢作了一個綜合考慮後得出這樣的結論:發達國家把技術合作促進發展部當做眼中釘肉中刺,下決心或者把我們全部取消,或者把我們儘量邊緣化。……假如我們繼續這樣邊打邊退,我們這個部或者被瓜分,或者消失在什麼大的基金機構或大的研究組織中去。而唯一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真正的、無條件援助的方法,不是繼續試圖保住我們這個不斷被削弱、被縮小的部,而是從防守轉向進攻,因為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