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口罩与手套,拿起消毒液佝偻着腰,对生产场地、邮件、生产用具等进行消杀,这是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中山邮政东凤邮政揽投班易忠林每天到岗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每天下班,等所有工作人员走了以后,易忠林又拿起消毒液,把所有邮车等需要消毒的地方进行全面消毒;干完这些工作,易忠林才安心回家。“有时候,他到家在群里发消息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了。”他的同事敬佩地说。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中山邮政快件暴增,在江西老家过年的易忠林提前返岗,主动“补位”,重返一线投递工作。
100多个快件蹲守了一下午
身为管理人员的易忠林本不需要到一线投递,但受疫情影响快件暴增,他们班组的5名投递员不能及时返岗,为了让东凤邮政揽投中心正常运转,易忠林便主动“补位”,管理内务的同时还承担起一线投递工作。
大年初三一大早,提前结束休假的易忠林急匆匆地回到了单位,戴上口罩与手套,拿起消毒液对生产场地,办公室、邮件、生产用具、邮政车辆进行早上的第一次消毒。一会儿,邮车缓缓驶进大院,当打开车门时,他冲在最前面,向车身,车门与内装的邮件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所有邮件的安全。接着又亲自带领着投递员,合力把卸下的邮件分拣完毕。在投递员眼中他永远起着标杆的作用。
2月初时,疫情管控严格,各个社区严格防守,快递员不能进入社区,易忠林等广大快递员纷纷在社区入口指定点摆起了地摊。易忠林回忆,当时同一个小区,有100多个快件需要派送,他就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骑上墨绿色的三轮送邮车到小区门口摆地摊,100多个快件一一取下后再逐个给客户打电话。
“正常情况下,同个小区100多个快件,可以直接存放小区菜鸟驿站、蜂巢等快递存放点,半个多小时就能搞定。”易忠林说,那天下午他从2点一直蹲守到6点,直到客户把所有的快递取走,他才收工。“当时蹲得太久了,一直在打电话,一趟下来手臂酸痛,手指僵硬,起身时脚也发麻了。”说到此处,易忠林腼腆地笑了,客户取走快递时表示感谢,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最先到达和最后离开的人
每天早上6点起床,骑上摩托从小榄出发,经半个多小时颠簸到达东凤邮政揽投班,风里来雨里去是易忠林的工作常态。17岁那年他辍学从江西萍乡市只身来到中山当起一名投递员,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两个妹妹的学费。
从17岁算起,易忠林已经在邮局工作17年了。2006年他20岁那年,他在中山邮政集团小榄分公司入职,14年过去,他也从一线投递员升职到了管理人员,成为了一名管理人员——副班长。先后拿到了“广东省邮政系统邮政投递员职业能手”、“五星投递员”,去年他还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的同事卢权标透漏,身为副班长的易忠林每天早上7点多就到岗,是投递班最早到达的工作人员,即使疫情期间到处封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戴上口罩与手套,拿起消毒液佝偻着腰,对生产场地、邮件、生产用具等进行消杀,这是疫情期间易忠林到岗之后第一件事。卢权标说,“每天下班后,所有工作人员走了以后,易忠林又拿起消毒液,把所有邮车需要消毒的地方进行全面消毒。”
会持续走下去的“活地图”
张伯是东凤中学的退休老师,已经70多岁了;刘叔新开了一家小卖部,还兼收快递......在同事眼中,易忠林就是个“活地图”。采访当天,记者随意抽取几个快件,报出街道门牌号,他伸手挠挠头,总能轻松作答,即使才调岗到东凤半年,他对大多数客户的信息已经了如指掌。
有时候,一些快件没有具体街名或门牌,一些快件只有厂名,没有具体地址等情况,行内人称其为“死信”,但易忠林总能像福尔摩斯一样,找到突破口,把原本投不出去的“死信”变活。易忠林说,诀窍在于做这一行,一定要腿勤、嘴勤,腿勤指多出去跑熟悉环境,嘴勤指多请教前辈。“虽然现在我是副班长,不用天天在外面跑,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想方设法出去转转,及时掌握街道以及客户最新动态”。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见习记者 陈雪琴 记者 查九星 通讯员 何书藏
◆图+2,视频+/ 见习记者 陈雪琴
◆视频制作/ 陈晨
◆编审:岳才瑛
閱讀更多 文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