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工作30年,為什麼有人養老金能領6000元,有的人只能領1500?

經常會有朋友這樣問鏡仔,為什麼同樣工作了30年,有的人退休後每個月養老金能領到6000元,自己卻只能領取1500元?

影響退休後養老金數額多少的原因有很多種,那麼今天鏡仔就來詳細說一下,到底為什麼造成了養老金這樣的差異性。

同樣工作30年,為什麼有人養老金能領6000元,有的人只能領1500?

1、繳費年限

養老金數額與工齡沒有直接關係,同樣工作了30年,但是如果一個人是繳納社保25年,另一個人只繳納15年。那麼繳納了25年的員工,他的養老金必然會比只繳納了15年的員工要高。這就是養老金遵從的"長繳多得"的原則,因此想要退休後自己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待遇更高,那麼就需要在職時多繳納幾年的社保。

2、繳納基數

目前養老金計算的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所謂繳費基數,即公司為你繳納的養老保險選擇的檔次,目前養老金的檔次有60%~300%多個檔次,繳納佔比越高,繳費基數就越大,每個月拿到的養老金就越多。但是如果公司僅僅按照最低標準繳納,那麼養老金自然是比不過別人的金額。這就是養老金髮放遵循的"多繳多得"原則。

同樣工作30年,為什麼有人養老金能領6000元,有的人只能領1500?

3、退休地點經濟情況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不同城市的經濟情況不同,也會影響到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發達城市每個月發放的養老金數額會遠高於其他城市的養老金。除此以外,當地的繳費基數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的,經濟情況好的城市繳費基數也會更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較高。

4、保險種類

我國社保實際上有兩種保險,一種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即企業、事業單位員工參保的保險。另一種叫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個人繳費和國家補貼為主形成的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僅包含養老金與醫保,組成部分也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但是基礎養老金僅包含國家補貼,一般是100~200元。個人部分則需要看選擇的繳費檔次,目前全國各地已經開始建立起多繳多得的獎勵機制。但整體而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遠低於城鎮職工。

同樣工作30年,為什麼有人養老金能領6000元,有的人只能領1500?

總而言之,造成養老金差異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繳費年限以及繳費基數。在選擇繳費檔次時,儘量選擇高檔次的繳納方式,社保繳納時也最好保持不斷繳,畢竟這與我們將來的退休生活息息相關。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規避風險,提前規劃保障措施!鏡仔近期推出了免費風險測評服務,有興趣的可以點擊測一測,希望能幫到大家!

點擊“瞭解更多”,3秒免費幫你分析出家庭風險,提前規劃保障,有效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