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縣域強,河南強

何言

翻開習近平總書記所著《擺脫貧困》一書第31頁,兩行字躍入眼簾:“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

如何讓一個個“紐結”更加牢靠?近日召開的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在新起點上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安排部署。推動縣域經濟強起來,是推進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有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有力舉措,從做好“六穩”工作到落實“六保”任務,從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到擴大內需,縣域都是關鍵一環。

蘭考縣貧困戶脫貧後日漸綻放的笑臉、民權縣產業集聚區附近居民就近上班的愜意、汝州市文化廣場上老年人含飴弄孫的幸福……一幕幕溫馨動人的場景,都是河南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的生動註腳。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4年以來,我省緊緊圍繞縣域治理“三起來”,強力推進脫貧攻堅,紮實開展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融合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縣域經濟亮點不斷、縣域面貌為之一新。

古人云:“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治國理政的很多方面,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很多優勢也在縣域。

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縣域強則省域強。強縣與富民往往共生共榮,《2019賽迪縣域經濟百強研究》表明,百強縣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2%、61%和72%,充分體現了強縣與富民的正相關關係。位列全國百強縣榜首的崑山市,2019年GDP突破4000億元,其所在的江蘇省在2019年百強縣榜單中佔26席。強縣眾星捧月,強省自然脫穎而出。

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縣域活則全盤活。普惠金融改革、“一窗式”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基層社會治理改革……蘭考以改革破障礙、增動力,2014年以來的五年間,蘭考縣生產總值增長41.9%,今天“蘭考鉅變”正在回答著昔日的“蘭考之問”。盧氏金融扶貧模式、長垣“三塊地”改革、淇縣的“首席服務官”“服務管家”制度等,層出不窮的改革舉措激發了連綿不絕的發展活力,遂有我省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發展態勢。

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縣域穩則大局穩。嵩縣德亭鎮打造古韻今風的特色小鎮,引來城裡客、致富一方人;新縣通過實施“一鎮一主題、一灣一特色”,旅遊及相關產業對GDP貢獻率接近1/4,過去的“窮山溝”變成了“金銀川”;陶藝大師郭愛和紮根洛寧山村,用藝術火種、市場思維點亮老鄉新生活······資源要素的對流、城鄉關係的重塑,繪就的是一幅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畫卷,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形成的是城鄉互動、良性循環、互促共進、相得益彰的發展機制。

從省委十屆十次全會提出建設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要“夯實縣域經濟支撐”,再到今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發展縣域經濟的濃厚情結和強烈共識,成為我省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力。“在區域經濟佈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競相發展的新格局”“湧現出一批產業先進、充滿活力、城鄉繁榮、生態優美、人民富裕的強縣”……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擘畫的美好前景,是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的響亮回答。

這是使命的召喚。河南105個縣(市)是全國縣域的縮影,河南在縣域治理方面的探索,具有特殊的示範價值;在我國經濟既有“東西差距”,又有“南北差距”的情況下,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五而又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河南,是全面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施鄉村振興,對於河南這樣一個農業比重高、人口密度大、縣城數量多的中部省份而言責無旁貸,而生機勃勃的縣域經濟,恰恰是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的重要保證。牢記囑託、扛穩責任,河南當仁不讓。

這是發展的必然。冉冉上升的中心城市,往往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可持續的區域經濟,往往有均衡協調的發展格局。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到打造鄭洛“雙引擎”,從商丘、南陽、安陽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到如今做強縣域經濟,既抓龍頭帶動,又抓整體聯動,我省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動車組”正在加快形成。我省超過六成的經濟總量、七成的人口以及近九成的國土面積都在縣域,夯實縣域經濟這個全省發展的“基石”,是一道時代考卷的必答題。從上世紀90年代“十八羅漢鬧中原”,到2008年後我省108個產業集聚區遍地開花,回望河南這些年走過的路程即可發現:縣域經濟突破之時,也是河南整體發展躍升之際,沒有縣域經濟的高質量,就沒有我省經濟的高質量。

這是戰略的抉擇。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是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保證,而河南經濟總量位居中部第一,百強縣數量位居中部第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離不開縣域的參與支撐,而黃河流經我省20多個縣市。如今,從長垣、長葛蒸蒸日上的民營經濟發展中,從滎陽、武陟、原陽等地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一系列規劃、舉措中,一種相得益彰的互動局面日益清晰——國家戰略賦予縣域經濟發展動能,縣域經濟則為實踐戰略提供廣闊的平臺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戰略,進一步凸顯了河南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優勢,也讓縣域發展的位勢不斷提升,河南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正是實踐國家戰略的必然選擇。

這是時勢的脈動。我省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全省的62.6%,形成了78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面對我國特別是沿海地區製造業向發達國家迴流、向發展中國家分流的壓力,更需要縣域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引得來、接得穩,以縣域產業的發展轉型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夯基壘臺、蓄勢增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催化劑,面對產業分工格局的系統重構、區域競合態勢的深刻演變,擴大內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無論是彌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還是新型基建投資的興起,無論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還是農村建材、家電、汽車消費升級,縣域積蓄的萬億級投資和消費需求,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省縣域經濟正處在重要關口、具備後發優勢,全省縣域蘊藏著千萬級別的“人口紅利”,龐大的勞動力蓄水池、成長起來的產業工人隊伍、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群體,這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所在、後勁所在。

這是民生的期盼。人口往城市集聚是社會規律,年輕人對城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是城鎮化的原動力。近些年,有種現象就相當普遍:很多農村青年結婚時,往往選擇到縣城買一套房,過得上城裡人的生活,享受得到城市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縣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4%,2014年以來年均提高1.7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14個百分點。從產業集聚區的遍地開花,到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推進,從“家門口”就業走俏,到“返鄉創業”成時髦,縣域越來越成為安居樂業、承載夢想的地方,也勢必越來越成為資源要素集聚的熱土。

但同時也應看到,我省縣域發展面臨著轉型升級難、引進項目難、持續發展難、吸引人才難、統籌兼顧難“五難”,縣域經濟也存在產業層次偏低、主導產業不夠突出、集群發展不充分、創新發展動力弱、畝均產出不高、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達到“產業先進、充滿活力、城鄉繁榮、生態優美、人民富裕的強縣”目標,就要探索走出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

中牟縣形成了以汽車、文化創意旅遊、都市生態農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躋身全國百強縣;永城市實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探索“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政務服務模式,躋身全國縣域營商環境百強;新鄭市牢牢把握緊鄰航空港的區位優勢,加快擴大對外開放,經濟總量率先突破千億……在新起點上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就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鞏固提升載體,讓產業脊樑強起來;堅持因地制宜,讓特色優勢強起來;要深化改革開放,讓內生動力強起來;注重城鄉統籌,讓腹地支撐強起來;突出綠色發展,讓生態屏障強起來;加強黨的領導,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最近,從潢川縣到光山縣,從襄城縣到鎮平縣……縣長變身“網紅”主播、為當地產品帶貨蔚為風潮。這不僅展示了縣域發展的嶄新形象,也頗像一個隱喻——今天成為“網紅”的是走進電商平臺直播間的明星縣長、爆款土特產,明天成為“網紅”的,很可能就是勇闖高質量發展大潮的一個個縣市。

縣域強,河南強。深入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定會越走越寬廣。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