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人》再现女权争夺战

《美国夫人》再现女权争夺战

本报特约记者 董 铭

由真人真事改编、奥斯卡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限定剧《美国夫人》4月15日在流媒体平台Hulu首播,获得不错口碑,这也是布兰切特首次“触剧”,本剧成功把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女性平权运动中。

还原美国社会风俗

《美国夫人》只有9集,布兰切特在剧中饰演一位“狙击”女权主义的“反派”人物——女性政治家菲利斯·施拉夫利。当年正是她的不懈努力,让本已获得国会通过的《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在各州表决时遇阻,最终没能在有效时间内获得足够支持。随着里根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抬头,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也转入低潮。

这部重现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剧集,大部分场景在加拿大多伦多拍摄,女主角布兰切特是澳大利亚人,但她却将施拉夫利诠释得丰满立体,既有个人魅力,也有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事实上,施拉夫利本是在社会和家庭中遭遇歧视的受害者,但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她选择站在激进女权主义者对面,用演讲技巧和陈旧家庭观攻击女权主义的薄弱之处,获得众多保守主义者支持。

《美国夫人》制作方忠实还原当时美国社会风俗,女权主义和反女权主义两大阵营的穿着打扮和行为做派大相径庭:以格洛丽亚·斯泰纳姆为代表的前者身穿裤装戴着墨镜,言语犀利,一副嬉皮士派头;而以施拉夫利为代表的后者则永远身着暖色裙装,有着精致发型和温和笑容,象征着传统贤妻良母。

高口碑和关注度

自上线以来,《美国夫人》凭借精良制作水准、精彩群像表演和对当下美国政治环境的映射,获得高口碑和媒体关注度。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6%,影评网站Metacritic的评分也达87分。《电视指南》称,“该剧有力重现了上世纪70年代宪法修正案背后的女性政治角力,看来艾美奖需要再次扩大提名名单,才能体现这部巨作的才华”。

《芝加哥论坛报》称剧中角色“严肃、充满智慧,那些政治人物在历时十年的妇女权利争夺战中轮番登场,(这)相当罕见。”《综艺》则联系美国如今的党派之争,认为创作者“只是谨慎平衡各个派系的表现,对于共和党草根运动的描写,远没有对自由派的挖掘那么令人信服”。

当然,《美国夫人》作为剧集也有虚构成分,施拉夫利的女儿安妮就曾表示剧中母亲的形象和现实有出入,“她被拍成一个冷酷、精于算计和渴望权力的女人”,在家人看来施拉夫利应该是“热情而温暖的”。但无论观众喜不喜欢人物原型,布兰切特的表演依然准确还原了施拉夫利的组织能力,“领袖气质是天生的”。

施拉夫利是谁?

从英国女王到精灵女神再到漫威宇宙中的女死神,布兰切特在大银幕上诠释过众多经典角色,此次转战小屏幕同样出手不凡。《美国夫人》中的布兰切特与施拉夫利本人颇为神似,尤其是二者演讲时的气场,让观众对人物原型产生兴趣。

2016年去世的施拉夫利1924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后随丈夫定居在伊利诺伊州,她人生的最后几年仍参与美国鹰派政治团体,支持特朗普,这与她当年的立场一致:坚持保守主义的美式家庭主妇。

施拉夫利属于上流阶层,享受良好教育,是研究宪法的律师、作家。活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坛的施拉夫利,并没有获得多少男性政治人士的支持,直到她把“反女权”作为职业目标,号召女性回归家庭,攻击包括堕胎权、同工同酬等女权主义口号,最终让《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仅在全美35个州获得通过,最终以3票之差搁浅,这是施拉夫利一生中最大“政绩”。《美国夫人》中布兰切特身着华丽礼服宣布修正案“死亡”时,正是施拉夫利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一幕也被作为该剧官方海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