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高校教育質量負責!網絡答辯不是降低標準的理由

論文答辯,是高校畢業生完成教育過程的重要一環。疫情期間,為了保證學生順利畢業,多所高校已開展或即將開展博士、碩士、學士等多層次的畢業論文網絡答辯。

網絡答辯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藉助網絡會議平臺,學生可通過屏幕共享,完整地展示自己的幻燈片內容。答辯的全流程還可通過錄屏方式得以記錄,便於對答辯內容更好地保存和追溯。各教學單位還可通過分享邀請碼的形式,組織線上觀摩,讓非畢業年級的學生提前熟悉答辯流程,積累經驗。

然而,網絡答辯也出現了一些諸如網絡故障導致掉線、時間分配不合理、答辯“會議室”內人員眾多且不關麥影響答辯等問題。

“答辯老師從我這開始,問題也不問了,直接把我論文需要改的地方指出來,整個答辯過程五分鐘都不到,我沒有參與感。”一名剛剛結束網絡答辯的本科生對記者說,由於之前的同學耗費了過長時間,導致後面的同學答辯時間被壓縮,自己的答辯草草收場。

“我們學校每組答辯老師一天要為四五十名學生答辯,加上採用網絡答辯的形式,我擔心效果難以保證。”也有一些高校教師為網絡答辯的效果擔憂。

網絡答辯是為了在疫情中讓學生順利畢業的應時之舉,答辯地點雖然變了,但標準不應該變。如果因為網絡答辯而降低標準,甚至“普度眾生”,將使高校教育質量、聲譽大打折扣,同時也對兢兢業業的學生不公平。各高校要高度重視,做好流程設計、過程監督和後勤保障,讓特殊時期的答辯質量不打折扣。

在答辯之前,各高校就應通過重複率檢測、論文預審等環節,杜絕具有明顯缺陷的論文進入答辯環節。

在答辯過程中,應安排專門的督導,深入各網絡答辯“會議室”進行監督指導,確保答辯要求和水準不變。高校還應加大後勤保障力度,針對信號中斷等突發狀況做好應急預案。

在答辯後,各高校應安排專人對答辯的全過程錄像進行整理,形成完善的全流程材料。建立完善的追溯和倒查機制,並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抽查和把關,對出現問題的責任人進行追責。

本月,多所高校即將舉辦學士論文網絡答辯,這是2020屆本科畢業生首次參與學術論文答辯,答辯教師們更需要通過嚴格的質量把控,幫他們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養成對學術的敬畏之心,不能因為相比博士、碩士答辯人數較多,且是網絡答辯,就對答辯要求縮水和打折。

我們期待,通過完善的流程設計和嚴格的質量把控,以及高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屆高校畢業生能夠在特殊時期順利完成學業,收穫一段難忘的畢業經歷。(孫曉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