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星火情殇的回答-悟空问答

梦痕无忌


如何比较林黛玉和薛宝钗,第一要从外在形象容貌来比较,第二要从内在性格品质才华来比较,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初恋,因此要从红楼梦一书中,用证据来客观的比较宝钗黛玉两个人。

第一在外在形象的比较:

首先来看下林黛玉的出场情景: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在贾宝玉眼中,林黛玉貌美赛西施,我们知道西施有心口痛的病,时常会皱眉,而林黛玉要比西施还要美三分。

再来看薛宝钗出场的情景:头上挽着漆黑油光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在贾宝玉眼中,薛宝钗端庄,朴素,肤色白皙,但脸如银盆,这就不美了,没听说哪个古人夸美人脸如银盆的,贾宝玉夸林黛玉赛西施,但却没有赞美薛宝钗如何,证明容貌上林黛玉要剩过薛宝钗。

林黛玉被喻水芙蓉,也就是荷花,亭亭玉立,被称为潇湘妃子,竹子是萧湘馆的金字招牌。以此可以断定林黛玉的体态是苗条娇弱,风韵十足。

再看三十二回,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淹死的是王夫人的丫环金钏,金钏死后,着急下葬没时间赶制衣服,王夫人知道宝钗新作了两套衣服,因此说话绕着弯的向宝钗要衣服,宝钗也是推脱不了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贾环说的话: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说明只有肥大的衣服才能给金钗穿,王夫人也是实在找不到如此肥大的衣服,才找到了宝钗要衣服。(每当红楼梦看到这里的时候,请原谅我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来)而且宝钗进宫选秀落选,也足以说明宝钗容貌并不优秀。宝钗脸如银盆,如果身材不胖,比例不对称,那就更加不美,所以只有配上肥胖身材,才能显出端庄大气,体型上,薛宝钗更是和林黛玉没法比。薛宝钗被誉为牡丹花,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杨贵妃就被比喻成牡丹,因此宝玉嘲笑宝钗: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几处证据可以断定,薛宝钗无论在容貌上,还是体态上,一胖一瘦形成鲜明对比,薛宝钗和林黛玉相比完败。

第二,内在品质才华的比较:

林黛玉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上的绛珠草转世,具有灵性,在才华上通过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就可以断定了,林黛玉是才女,薛宝钗是贤妻,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来看下二女才华的比试,来看原文:

凝晖钟瑞(匾额) 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匾额) 林黛玉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元妃看毕,称赏不已,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原来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

做,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便罢了。

薛宝钗这首诗是应制诗,皇帝大臣们都要写的诗,歌功颂德,大拍马屁。林黛玉胡乱一首,薛宝钗都比不上,论才华,相差何止千里。

再看二人的品质:

林黛玉是因为神瑛侍者下凡,绛珠草为了报恩转世,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绛珠草,绛珠草才能修炼得道,有了人体,所以绛珠草离不开神瑛侍者,绛珠草跟随神瑛侍者下凡转世,就是体现了一个情字。所以林黛玉离开贾宝玉就活不成,最怕失去贾宝玉,因此林黛玉的爱专一,依赖,多疑,爱哭,爱生气,这是林黛玉的缺点,神瑛侍者是因为对老天不满才下凡做人,是个叛逆者,绛珠草自然也会带有叛逆性格,林黛玉敢爱敢恨,心直口快,不会虚与委蛇,待人真诚,看透人心却不要心机,这些都是极为高贵的品格。

林黛玉对封建礼教制度根本豪不在乎,叛逆反封建,性格更是张扬,率真。第十六回,贾宝玉将鹡鸰香串转赠林黛玉。这个香串是北静王接见贾宝玉时,将皇帝赏给他的一串鹡鸰香串给了他。贾宝玉对此特别珍重,所以回来才转赠林黛玉,林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林黛玉这一句“臭男人不但骂了北静王,更是把皇帝骂了进去,说明黛玉眼里只有宝玉,就是皇帝在她眼里也是个臭男人。这和薛宝钗进宫选秀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进了大观园,凤姐笑里藏刀,园中大多数人都以为凤姐是好意,只有钗黛等人为尤二姐担心。说明在心机上,黛玉不弱与宝钗,但黛玉却从来不要心机。

玩占花名游戏,林黛玉占了一枝芙蓉花,题着“风露清愁”,提的诗为“莫怨东风当自嗟”。林黛玉的诗: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表明林黛玉追求的是自由洒脱。

薛宝钗呢?讨好奉承元春,写诗大拍马屁。

讨好贾母,众人在大观园选房间院落时,贾母高兴的问大家愿意住哪个院子。宝钗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住蘅芜院,那里距离老祖宗最近。我可以早晚给老太太请安。”顿时乐的老祖宗笑开了花,连夸宝钗懂事。薛宝钗经常去贾母那里,也顺便和贾母聊些黛玉病情的事,事实也是薛宝钗对林黛玉在贾母面前的打压,提醒贾母,林黛玉身子骨可没我好。

为了讨好王夫人,王夫人的贴身丫鬟金钏儿,跳井而死。宝钗将自己的两套新衣服给了金钗,王夫人心中对金钗有愧悲伤不已,薛宝钗却面无表情的开导王夫人:“姑母不必伤心,也许是她贪玩儿掉到井里面也未可知。可知,宝钗乃无情之人。

为了打压林黛玉,采取陷害手段如:如滴翠亭嫁祸黛玉:宝钗从窗下经过听到红玉与坠儿的私房话,她们与男子间的事,这种事如果被人知道了是要被家人打死的。她害怕牵扯进是非之中,却为了陷害林黛玉故意高声说道:“颦儿,你往哪里走!”,轻而易举把黛玉设计了进去。

玩占花名游戏,薛宝钗抽到的是一枝花签,一面画着牡丹,题曰:艳冠群芳。背面是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说明薛宝钗是无情之人,金钏儿跳井自杀,宝钗说她是失脚跌落,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薛蟠都大为伤心,薛姨妈也叹息不止,可宝钗却是毫不在意,非常淡定地劝解薛姨妈不要作无谓地伤心,可见宝钗的冷漠。我们也知道薛宝钗吃的药是冷香丸,再次说明了薛宝钗无情的特点,就是冷。

薛宝钗的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明她追求的是富贵权势。

红楼梦一书大量描写了薛宝钗的圆滑,心机,无情,就是表达了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极度鄙视憎恨,贾宝玉说薛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德!”贾宝玉直接将薛宝钗开除了女儿籍,说她是泥作骨肉的须眉浊物,国贼禄鬼。

通过用书中大量证据,证明,薛宝钗无论再哪方面都是比不上林黛玉,不仅仅是比不过的问题,林黛玉所有的优点都是薛宝钗恰恰没有的,林黛玉有情,薛宝钗无情,林黛玉敢爱敢恨,反封建礼教,薛宝钗吃冷香丸压制体内的热情,对封建统治忠诚顺从,林黛玉坦率,薛宝钗城府,林黛玉阳光洒脱,言语锋利幽默,薛宝钗冷漠,罕言寡言,一个苗条,一个肥胖,一个住在曲径清幽得潇湘馆,一个住在阴森透骨的蘅芜院,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一个封建统治的忠臣……处处都是对比。

林黛玉的形象和薛宝钗形象是全方位的对立。二人通过比较,究竟谁高谁低,一目了然。可见贾宝玉内心对薛宝钗的不待见。

正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星火情殇


关于黛钗的比较是个老话题了,有人说黛玉代表道家的出世,宝钗代表儒家的入世,是两种处世哲学;又有人说黛玉淡远空灵是道家的仙子,宝钗慷慨济人是佛家的菩萨,已将二人拱上了神祗般高度。黛玉和宝钗是两个容貌与才品均优于众人的贵族女孩,年龄不过十多岁,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笔者更喜欢将她们从神位上拉下来,以她们的言语行事来进行比较。下面就以她们各自的言行来比一比,看看哪一个更“可怜见儿”。

一,博学与精深

黛玉在与宝玉偷看《西厢记》等书之前,对戏文只是随便听听而已,看过那些书之后,才留意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才明白“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开始细细咀嚼个中滋味。

宝钗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看过《西厢记》等杂书,在生日那天随口便能详细说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铿锵顿挫韵律好,又背出《寄生草》一段。

刘姥姥观摩潇湘馆时,见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以为是“哪位哥儿的书房”。因为黛玉经常临窗写诗,所以屋里设有笔砚。她屋里书架上堆着满满的书,可见她十分好学。好学的习惯,并不是住进潇湘馆才有的,而是久已有之。黛玉如此好学,却曾经对戏文充耳不闻,可见她平时只看喜欢的书籍,只对喜欢的书籍留心。黛玉和湘云凹晶馆联诗时,对于古诗中“凹”字的运用如数家珍:

“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的《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

仅一个字就能举出如此多的出处,黛玉的诗文上堪称“精深”。

宝钗不仅熟知戏文,对医学、绘画、佛学典故、诗文等也颇了解,说到任何学问都像行家,令人惊叹她无所不知。一个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既然“博”,则难免输于“精”。

宝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此她的学问博而不专,类于某些“杂家”型的学者。黛玉醉心诗文,心无旁骛,类于某些“专业型”的学者。她俩在学问上的特点,宝钗一个广博,黛玉一个精神。

二,诙谐与宏正

黛玉喜欢打趣别人,诗社里的人一个都没放过。打趣湘云时说:“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打趣宝玉时说:“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休的。”说着,两手握起脸来;打趣探春时说:“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打趣惜春时说:“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两年功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说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道:“又要照着这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功夫”;打趣李纨:“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打趣迎春:“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

黛玉的幽默意识很强,随时都能抓住诙谐之机,她的玩笑总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众人一片欢声。聚会的时候,她是核心,调动着现场的气氛,是大家的开心果。

宝钗总显得理性沉稳,每当遇见事情,她一定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核心。探春改革大观园,是她识大体顾全大局,提出人人得利;惜春作画时是也她分布巨细,惜春才可以从容作画;湘云宴请诗社,又是她提议举办螃蟹宴,给大家一次众乐乐的机会。等等。

黛玉是欢乐的核心,宝钗是解决疑难的核心,她俩一诙谐一宏正,都是众人不可或缺的宝。

三,谨慎与率真

宝钗和黛玉都看过《西厢记》之类的杂书,宝钗可以深藏于胸,不被任何人察觉,但是黛玉却会在不知不觉间说出来。宝钗的心胸就像一汪深潭,轻易难以见底。黛玉则像一带碧溪,清澈见底。所以人们很容易发现黛玉的缺点,就像容易瞧见溪流中的石块和游鱼。没有人能轻易瞧清宝钗的心思,也难以发现她的不足之处。

宝钗谨小慎微,处处表现完美,黛玉天真直率,常常露出微瑕。宝钗的人缘好,和谁都好,黛玉只和认定的人好,所以总有人觉得她不好。宝钗为家人而活,为生活的圈子而活,活的冗芜;黛玉为自己的心而活,为宝玉而活,活的精纯。黛玉是世人想达到的样子,抛弃繁杂超尘脱俗;宝钗是世人想依靠的抱枕,却并没有几个人想做成她的样子。所以黛玉是大众的内心,宝钗是某种需求。


飞露洒我裳


很多人说林黛玉尖酸刻薄,薛宝钗圆滑世故,但这些都是偏见。

比如在领导能力上,我觉得大家好像普遍对宝钗的评价更高一些。因为林黛玉在大家的印象里似乎是一个弱柳扶风、多愁善感甚至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女孩。

我们来看林黛玉身世,她父亲是地方上的高官,父母在世时时是家中独女,被父亲当作男孩子养大,见识才干都不弱于男子。当时王熙凤评价当家能力时,就把她和宝钗并列。从实践上来看,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就是一个小的封闭职场,而林黛玉作为潇湘馆的大领导,底下的保姆丫头们都敬她爱她,我相信,如果林黛玉到了现代,一定可以在职场中施展出独当一面的领导力。

同时,林黛玉有一个需要极强存在感的性格。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儿来了,说“各位姑娘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林黛玉却冷笑一声:“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给周瑞家的一个下马威,很没面子。她不害怕冲突,强调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至于薛宝钗,家中父亲早亡,哥哥是个草包富二代,她年纪轻轻就和母亲一起支撑住了薛家的门庭,由此可见她的早熟通透,但她的性格中并没有掌控他人或环境的欲望,而更多是求自保。

宝钗的圆滑和黛玉的尖刻,都是最浅显的性格表现,她们绝不仅仅如此。

林黛玉是大观园中的段子手和开心果,而且她为人真诚,从无阶级观念门户之见。迎春出事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病重的时候,她嘱咐袭人隐瞒自己的病情,以免宝玉担心;对下人,她愿意耐心教香菱写诗,愿意与紫鹃姐妹相待。虽然她说话尖刻,但实际上性情开朗,话多,外向。

薛宝钗的为人没得说,书中评她“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起小丫头子,亦多喜与宝钗去玩”。但她居住在贾府,步步小心为营,与周遭环境保持了一个距离,无法真正融入大观园的环境,几乎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也并不关心别人的命运,保持了独身自好的处事原则, 王熙凤对于薛宝钗沉默寡言这一点,也有过这样的说辞“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结合来看,主要还是因为林黛玉年纪要小上几岁,性格更直爽,更情绪化;而薛宝钗较为年长,又因为自小家中丧父,哥哥不懂事,母亲依赖她,因此处事非常沉稳。

其实两人本身没有好坏可以比较。

黛玉过于重情,所以死于情,但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了真心与爱情,体验了一场刻骨铭心的人生;而宝钗过于通透,走得过于小心,但一直到小说末端搬离大观园,她和这个世界始终都有游离感,并没有得到经历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