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越來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或工作幹不久,背後的本質是什麼?-紅藍推演的回答-悟空問答

思考者—文惢


這個主要指年輕人吧,比如,我一個朋友的兒子,今年即將大學畢業,明確表態不考研,不考公務員。當朋友與其談工作怎麼辦時,兒子只講一句,“別忙,先讓我玩二年再說”!這個真實的案例,也許是個縮影。

工作難找或幹不長久,主要原因是求職者期望的工作環境和薪資,與現實差距較大。

  • 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學畢業生對工資的期望值,還沒權威數據。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對工資的平均期望值達6000多元,其中北京和上海最高,達到了12000多元。
  • 另一方面,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消費水平也不低。像吃飯大多要預算到1500元/月(包括每天一個蘋果和一袋牛奶),再加上買衣服和同學出去旅遊等活動經費,一個月開消在3000元以上的不在少數。
  • 以這樣的消費水準,出來找工作,再考慮租宿舍費用。如果在一二線城市,二個人合租一個小套間,每個人也得出1500元。也就是說,大學畢業生出來找工作,沒有4500元/月,其正常生活很難獨立維繫。

再反觀用人單位,從較大的面上看,給職場新人工資4500元以上的又有多少呢?

  • 一方面企業抱怨招不到想要的人,一方面求職者抱怨找不理想的工作。通常,出於生計考慮,能有一份工作先幹起來的比較多。
  • 當幹一年左右的時間,特別是自己的技能似乎有所提升,以自己感覺入不敷出時,就開始想通過跳槽來獲得較高工資了。

無論時代怎麼變,對於職場人來說,練就一技之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和長期主義精神,將消費水平控制在與自己的工資相當的程度,是解決這種現象的根本之道。


紅藍推演


主要是社會制度


鄂成國


首先當今時代並非越來越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從失業率的數據看還不至於“越來越多”,但彷彿確有流動性增加、“幹不久”等現象多於“上一個”時代,不知這是“更好”還是“更糟”的現象?

一方面從工作性質本身來看,一位工作經驗熟練之人肯定優於新人,但從社會的發展來看,不斷的推陳出新才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增加一定的流動性便不足為奇!

也許你會認為這是社會呈現的一種“浮躁”?我想它也許便是“浮躁”,也有它存在的價值!在這變化的世界裡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挑戰過往,總要允許它以一種方式前行,也許此時你看它是“浮躁”,待來年你回首看時這“浮躁”怎變得如此難能可貴?

其本質是否在於人人在“浮躁”中尋找人生最大價值的體現?是否這價值便是在這尋找的腳步裡?這不停止於當下的念想,是否將貫穿這生命的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