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有没有国际法?有何依据?-财神么么哒的回答-悟空问答

王超行侠仗义


五代十国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时代,其乱的程度不亚于五胡乱华的那个时期,不要说国际法了,连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都没有。

1:首先,导致这场混乱的是黄巢,但不是主要原因,这人是干什么的,实际上就是土匪一枚,私盐贩子,按照今天的概念就是,国家不允许的你搞私盐,盐那个时候产量有限,所以,他老爹很有钱,这家伙是个富二代。

有钱了自然想入仕途,只可惜,娘的,自己怎么考也考不中,最后得了,造反吧,就这样造反起家,手下全是土匪出身,一帮帮众跟着造反,很快就到了长安,到了长安后,这狗日的开始寻欢作乐,原来有这么多美女,先过把皇帝瘾再说,吃喝玩乐,把打仗的事情给忘记了。

2:唐僖宗是个二货,由太监扶持登记,自然受制于太监,他没有那么多文治武功取得政权上的掌控,只能当个乖乖兔了,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投降了,哈哈,得了一名大将,不过,这个大将不好干,他必须干掉黄巢啊。

3:这个时候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那就是李克用,大家看过画江湖不良人吗?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李克用帮着朱温灭了黄巢后,两个人就干了起来。

在这里要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募兵制干啥的,那就是招募了,府兵制没了,把招兵的权利下放给节度使,这样,谁招的兵就是谁的了。

4:李克用和黄巢干了起来,本来手下的人就有些厉害,又逐渐拉拢了一些小势力,这个李克用强大了起来,各自募兵是军阀形成的基本军事基础。

手里有兵了,那自然想着当皇帝了,皇帝算个毛啊,一个太监辅佐下的一个软蛋,中央已经没有节制地方的能力。

5: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些事情,让李克用成了晋王,唐僖宗干掉了太监田某人,貌似控制了大局,于此同时,本来就跟着黄巢造反的朱温在干什么呢,在抢地盘,地盘越大,兵力和经济实力那就越强大,这个简单的道理,他当然是懂得的。

6:听说朱温的地盘越来越大了,怎么办,李克用作为唐王朝的晋王,那不得出兵干你呀,结果,双方拉锯战,最后把李克用给拉出了血,元气大伤,不得不跑了没影。

7:朱温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要挟了皇帝,把皇帝身边的人统统杀掉,最后逆天称帝,定为大梁,也就是后梁,气死李克用,唐朝结束。

朱温当了皇帝,那也是形式上的,就和老蒋差不多,这个形式,叫你一声皇帝罢了,当时全国的军阀割据仍然存在。

例如山西李存瑁,建立了后唐,按照顺序,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这是北方的五个朝代,而南方,十国: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并不仅仅十个,前后经历了很多小国家,这期间尔虞我诈,不是你杀我了,就是我弄你,要不今天你灭亡,明天我灭亡,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乱了套的,甚至出现过宦官和宫女执政的事情,你说能有什么国家法吗?


财神么么哒


这个问题极好,谈到国际法,首先弄明白什么是国际法?

放在古代来讲,这个概念简单一些,就是各势力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规则。感觉是不是上升不到“法”的高度?

没关系,“法”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有机构或者势力在维护其严肃性,当有人“违法”时,会被“执法者”强制制裁,使其不敢扰乱“法”建立的秩序。

现代的国际法也是由其背后的组织保障的,比如五常参与立法的条例,就没人敢不服(宇宙最强冈比亚除外)。

那么回溯到五代十国,有没有能保障“法”之严肃性的势力或者势力同盟呢?

显然没有。

强如早期的后梁后晋,互相攻杀,并没有谁能臣服谁。

偏安一隅的蜀王孟知祥,吴越,闽,楚等割据政权更是无力承担“护法维稳”义务。

及至北宋建立之初,尚有大小6个地方势力保持高度自治,领地内政令自成一体,根本没有什么国际法的概念。

抛开中原看四周呢?

东北契丹和奚脱离中原控制,壮大后反侵扰中原政权,西面吐蕃称雄,屡次进犯安西四镇,西南有南诏国,乃至越南就是此时脱离华夏体系自立门户的。

试问若有“国际法”在,会不会首先收拾一下这个“逆子”呢?

五代十国本身沿用“唐朝律法”,可经过政权更迭,汇编附益,很多敕令前后矛盾,律令不通。可以说是妥妥的“领地内法律”都没建设好,哪里会有人管国际公约的事?

所以想要推行“国际法”,首先要有人或组织能维护“国际秩序”,不然“法无人遵”,何谈“法”也?



子寰兄


五代十国没有国际法,那时候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候,群雄格局,各小国法律道德都不健全哪有什么国际法,只有弱肉强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