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1914年10月,在天津南開學校的周恩來於“敬業樂群會”會刊《敬業》第1期上刊登了署名“飛飛”的長篇散文《射陽憶舊》。文章開頭就寫道:“淮陰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衝,清時海禁未開,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經之孔道也。餘本浙人,自先大父為宦吳省。遂徙家而居焉。生於斯,長於斯,漸習為淮人,耳所聞,目所見,亦皆淮事。”“斯”,即當時的淮安府山陽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1898年3月5日,周恩來誕生在淮安駙馬巷,並在淮安生活了12年。

偉人的成長離不開童年時期的培養,周恩來亦是如此。對周恩來童年撫養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的是他的四位母親:生母萬氏、嗣母陳氏、八嬸母楊氏、乳母蔣江氏。

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
/
/


窘迫的家庭環境使四位母親成為主角

周恩來誕生的封建仕宦之家,當時正處在逐漸破落衰敗之中。周恩來祖父周攀龍做過師爺、知縣,晚年謀任山陽知縣,待到他正式上任時,已重病纏身,不久就去世了。周攀龍一生清廉,除了留下駙馬巷的房產和城郊的一塊墳地外,沒有給後人留下一畝田地。

周攀龍生有周貽賡、周貽能、周貽奎、周貽淦等4個兒子。周恩來父親周貽能生於1874年,曾在山陽縣衙當過差,後來又在武漢等地教書。周貽能生有周恩來、周恩溥、周恩壽等3個兒子。

周貽能忠厚朴實,為養家餬口,常年漂泊在外。1907年,妻子萬氏在清江浦病逝,終年31歲。周貽能因在外地謀生,竟未能與妻子見上最後一面。周恩來的外婆對喪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至周貽能無法安葬妻子,無奈之下,他只能把萬氏的棺柩暫厝於清江浦一座廟裡,再度外出謀差做事。1935年,周貽能終於積攢了一點錢,才返回故鄉淮安,來到清江浦,將28年前停放在寺廟中的妻子萬氏靈柩接回淮安歸葬在淮安東門外周家塋地。周恩來不滿週歲就過繼給周貽淦做兒子,但過繼不久,周貽淦就去世了。

周恩來還有兩個伯父,四伯父(按照周家的大排行)周貽賡在東北謀差,基本不在淮安;八伯父周貽奎(周恩來以周貽淦嗣子身份稱呼)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留下腿疾,一直沒有離開過駙馬巷。周恩來曾經在日記中寫道:“可憐八伯自小的時候得著這個殘疾,一輩子沒享過福。”由於父親和四伯父都在外地供職,因而,生母萬氏、嗣母陳氏、八嬸母楊氏、乳母蔣江氏就成了周恩來童年的實際養育人和啟蒙者。4位母親對周恩來的教育是多方面的、互補的。在4位母親的濡染下,周恩來寬厚、禮讓、好學、好靜。

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
/
/


生母萬氏,周恩來待人接物的引導者

周恩來生母萬氏是清河縣(今淮安市區)萬青選的第12個女兒,小名冬兒,孃家人稱十二姑。萬青選是師爺出身,在清河縣做了30年的知縣。十二姑讀過五六年家塾,文化水平不高,但性格開朗,爽直豪放,辦事精明能幹。周恩來曾經說:“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為人善良。”解放後,周恩來在一次家庭會議上談道:“她從小開朗活潑,雖身為貴族小姐,卻不像大家閨秀,不肯纏足。外公經常帶著她到處走,參加各種活動、禮儀等,所以她以後很會處事,很會應酬。她一直到十一二歲才纏足。”

十二姑是周家這個衰落的官宦之家的主婦,在周家有著很高的威信。首先,十二姑嫁到周家一年後就生了一個男孩。傳說,萬氏在臨盆之前,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有一隻鸞鳳般的神鳥飛入懷中,全家人都認為這是吉祥的預兆。孩子生下來,果然眉清目秀,氣宇非凡。在封建社會,新媳婦不能生育被視為大逆不道,連生個女孩也要遭到白眼歧視。周攀龍的大兒子周貽賡的夫人王氏、續娶的趙氏都沒有生育。而萬氏頭胎就生了男孩,是周攀龍的長孫。周攀龍給孩子起了個乳名大鸞、譜名恩來、字翔宇。後來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取“飛飛”等筆名,就和鸞鳳之鳥的夢有關。其次,十二姑能識大體、顧大局。小叔子周貽淦病危,為了沖喜消災,儘管萬氏自己當時只有一個兒子,還是遵照公婆的決定,將周恩來過繼給貽淦和陳氏。再者,十二姑主持周府家務,處事幹練,考慮問題細密周到。萬氏從小跟著父親萬青選出入官宦門第,經歷過比較大的場面,見多識廣,也有能力充當這個敗落中周府的“管家”。處理這些家務,萬氏常常帶著周恩來。周家缺錢少糧時,萬氏還得維持周家的排場,負責調解大家庭內部的矛盾。萬氏處理複雜家務、排解糾紛的才幹,給周恩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4年,“我父親和十八舅舅合起來買了一張彩票,頭彩是一萬元,彩票擺在我母親手裡,號碼被一個親戚知道了,開彩號碼登出後,他知道父親他們得了頭彩,想騙過去,對我父親說他要幫助查號,要把彩票拿過去。我母親精明,不肯給那個親戚,怕他給調了包,一定要自己兌,一兌,正得頭彩!”這對經濟上比較拮据的周家來說,真是很大的補充。為了使周恩來有一個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也為了擺脫家庭的困境,萬氏於1904年秋,帶著6歲的周恩來移居清江浦外祖父家(萬公館),周恩來的父親和嗣母陳氏等,都跟隨他們一同搬遷。在萬府家塾館,周恩來繼續讀書。外祖父萬青選在周恩來出世後的第一天就去世了,但他的藏書非常豐富,成了周恩來獲取知識的寶庫。

1946年9月,周恩來在接受美國記者李勃曼採訪時說:“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5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周恩來稱自己的生母萬氏為“乾媽”,而稱陳氏為“娘”。1907年,周恩來9歲時,萬氏就病逝了。周恩來曾在1946年談到母親為什麼早逝:“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後,每況愈下,母親因操勞過度成疾。”

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
/
/


嗣母陳氏,周恩來文化上的啟蒙老師

周恩來嗣母陳氏,1878年出生在寶應縣一個書香門第。父親陳源,飽讀經書,很有學問,因為沒有兒子,就把女兒當做家庭教育的重點,所以陳氏擅長詩文書畫,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丈夫周貽淦去世以後,陳氏既未再嫁,也不輕易出門,把幼年的周恩來作為自己的唯一的精神寄託和生活希望,一心教養嗣子。在周恩來三四歲時,就教他認字塊,練習書法;5歲時,教他吟誦古詩詞。幼年的周恩來聰明活潑,並具有驚人的記憶力。為幫助周恩來學習,陳氏專門請人給他做了一隻盛字塊的小柳鬥,並與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做益智遊戲——就是把古詩一個字一個字寫在方塊厚紙片上,然後打亂,看誰最先準確地拼好一首完整的詩詞。周恩來每次總是最先拼好,獲得了長輩和同輩的一致讚揚。淮安是歷史上的名城重鎮,陳氏經常介紹淮安的名勝古蹟、人文景觀,包括韓信忍辱奮進、梁紅玉擊鼓抗金、關天培無畏忠勇的故事,對童年的周恩來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1905年9月,因萬府家塾館辦得不好,加之一些家庭矛盾,周恩來隨生母、嗣母,遷居萬府南邊的陳家花園。這是一個有14間房屋的院落。嗣母請來塾師,自立家塾館。學生一共4人:周恩來和他的弟弟恩溥,還有他的表妹萬芳貞和萬懷芝。正如周恩來在1946年回憶道:“我小時在私塾唸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陳氏還經常給周恩來講故事,如《竇娥冤》、《岳飛傳》等,對周恩來在思想上、文化上做了最初的啟蒙教育。周恩來在南開學校上學時,還曾回憶這段短暫的美好時光,“幼時喜聞故事”,嗣母講故事,“輒繞膝不去”,“終日聽之不倦”。

1907年,周恩來生母萬氏去世不久,嗣母陳氏也因病去世,年僅30歲。周恩來小叔父周貽淦、生母萬氏、嗣母陳氏先後都因染上肺結核而去世,當時肺結核被稱為癆病,是不治之症。

周恩來對嗣母陳氏感情很深。在日本留學時,周恩來於1918年1月2日寫過一篇日記:“我把帶來的母親親筆寫的詩本,打開來唸了幾篇,焚好了香,靜坐一會兒,覺得心裡非常的難受,那眼淚忍不住地要流下來。計算母親寫詩的年月,離現在整整的26年,那時候母親才15歲,還在外婆家呢。想起來時光容易,墨跡還有,母親已去世10年了,不知還想著我這兒子沒有。”

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周恩來也率領中共代表團移居南京的梅園新村。周恩來遠在重慶就想到了萬里之外的家鄉,在重慶送別會上對記者說:“38年了,我沒有回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親恩未報!”“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

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
/
/


八嬸母楊氏,周恩來生母嗣母去世後的監護人

1907年,周恩來連續失去了兩位母親,在清江浦無法生活,只好帶著恩溥、恩壽兩個弟弟回到駙馬巷。八嬸母楊氏成為周恩來的實際監護人。八嬸母楊氏1877年出生在寶應縣天平鄉一戶農家,一生恪守舊時的倫理道德,尤信佛教“積善積德”。周恩來的八伯周貽奎得過小兒麻痺症,留下了腿疾,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多年受疾病和飢餓的困擾。楊氏和周貽奎帶著兒子恩碩,侄子恩來、恩溥、恩壽一家共6口,生活十分艱難。周恩來1918年1月在日本留學時接到八伯周貽奎去世的消息,在1月9日寫了一篇日記:“這幾年來八伯同八媽的苦處已算受盡了,債務天天逼著,錢是沒有,一家幾口子飯是要吃的,當也當盡淨了,賣也賣絕了,借是沒處借,賒也沒處賒,不要說臉面是沒了,就是不要臉,向人家去要飯吃,恐怕也沒有地方去要。八伯這個病,雖說老病,然而病到現在,何曾用一個錢去醫治的呢?簡直說是窮死了。”這篇日記典型反映了當時周家的困境。

為了一家人的生存,楊氏和周恩來一道跑當鋪典當衣物,將房子押給人家,維持那半飽半飢的生活。才10歲的周恩來便開始支撐門庭。家裡常常靠借錢維持生活,要債的人不斷上門。有時伯父寄些錢回來,才還掉一點債。周恩來曾經說:“我從小就懂得生活艱難。父親常外出,我十一二歲即開始當家,照管家裡柴米油鹽,外出應酬。”周恩來從小就磨鍊出同他的年齡很不相稱的那種精明周到的辦事能力。他把家族親戚的生辰、忌日一一寫下來,貼在牆上,到了日子便去張羅應酬。如何不失面子和講究必要的禮儀,又得兼顧羞澀的囊中,這梳理人際關係和理財的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10歲孩子的智商。

楊氏篤信佛教“積善積德”,在周家十分敗落艱難的困境下,仍不忘燒香拜佛,並在住宅面前栽種了一株觀音柳。觀音柳學名三春柳,一般生長於北方乾旱地區。這株柳樹至今還生長在故居院內。從1907年周恩來就在楊氏的撫養下,一直生活在淮安駙馬巷,直到1910年離開故鄉到東北去求學。1950年夏天,已在北京擔任開國總理的周恩來,在日理萬機的國務繁忙的情況下,想到了對於自己童年有監護之恩的八嬸母楊氏,專門寫了一封家書,於當年秋天,把八嬸母和其長孫周爾輝一起接到北京。周恩來與鄧穎超專門到招待所看望八嬸母,並同她談家常,又把在京的親屬都找到西花廳,吃了團圓飯,拍了全家照。八嬸母在北京住了兩個多月後回淮安,把周爾輝留在北京唸書,直到大學畢業。1953年夏,八嬸母又來到北京住了一個多月,後由周恩來警衛科員王雨波護送回淮安。

1956年10月29日,周恩來寫信給當時的淮安縣人民委員會:“前幾日接到縣人民醫院來信,知我嬸母的病最近又復發,陶華(楊氏兒媳,周爾輝之母)來信說你們也常派人去看望和給治療,謝謝你們親切的關心和照顧。我嬸母的病我們知道是無法治療,今後一切治療還要麻煩你們。不向外地轉治。如果治療無效,一切後事也請你們代為辦理。但要本著節約和簡樸的精神辦理。現寄去人民幣200元作為治療和辦理後事的費用。如不夠時,請你們先墊付,事後來信說明支付情況,我再補錢去。”

當年楊氏病逝,終年80歲。周恩來收到了縣人委的彙報與辦理楊氏後事的費用單據後,於1957年4月19日又寫信給縣人委:“來信收到,幾年來你們對我伯母的照顧與關懷,尤其在她患病、住院治療期間,為了她的健康、住院治療,的確給你們增添了不少的麻煩,今特向你們表示謝意。我伯母家現有陶華等人,今後她的生活費用均由我這兒寄給,請當地政府對她勿再予照顧。現寄去安葬我伯母費用所尾欠墊款25元,請查收。”

1958年7月,周恩來和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交談時,曾經回憶過兒時和八嬸母的一段往事:“一天中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偷偷把船從文渠(周恩來故居門前的一條小河,貫穿全城)劃到河下(距離周恩來故居有5公里)去。嬸孃守在碼頭,左盼右望,直到太陽落山,才見我們船影。她急忙跑步相迎,身子晃動了一下,差點跌倒。我很怕,心想,這回免不了要挨懲罰!可嬸孃半句也沒責怪,相反,一把緊緊地摟住我,眼淚刷刷往下淌,這比捱了一頓打還使我難受,我忍不住也哭了……”

周恩來與四個母親
/
/
/


乳母蔣江氏,周恩來對底層人民情感的帶路人

萬氏將周恩來過繼給陳氏,陳氏無奶哺育,就在本城的南門大街小魚市口施家巷僱了一位20多歲的蔣江氏給幼年的周恩來做乳母。

蔣江氏出生於淮安東門外的一個農民家庭,勤勞而善良,對周恩來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周恩來一直稱她為“蔣媽媽”。蔣媽媽的丈夫是個裁縫,有時還當轎伕,生有兩個小孩,家境貧寒。蔣媽媽在用乳汁哺育周恩來成長的過程中,同時用自己的言行向他灌輸了勞動人民的誠實樸素和勤勞善良,也教會了周恩來許多從書本上學不到的農家知識。她經常帶周恩來在宅院的空地上種瓜種菜,還曾帶周恩來到自己家裡去玩兒,這樣,就使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周恩來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真摯的感情,同時也感受到了底層人民生活的狀況。周恩來曾說:“我的奶媽把我帶到大運河邊她自己的家裡。我從她那裡瞭解到勞動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無私。”

乳母家有一男孩名叫大文,比周恩來大4歲,周恩來叫他“大文哥”,大文稱周恩來為“鸞弟”(周恩來乳名“大鸞”)。有一次周恩來去探望乳母和大文哥,見飯桌上沒有菜,他就和大文哥到勺湖割了很多蒲菜,送到乳母家。周恩來12歲時,要離家去東北,臨行前,蔣媽媽13歲的女兒病死了,她痛苦萬分;又見周恩來要走,更加難捨難分。周恩來走後,她日夜思念。後來得知他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蔣媽媽竟借了高利貸做盤纏,吃辛受苦地去看望周恩來。兩人見面,抱頭痛哭。當時周恩來雖然正忙於學生運動,但仍留蔣媽媽在天津住了5天。臨行前,恩來還請四伯父替蔣媽媽買了船票,並送她幾十元錢,還讓她帶上一隻吃飯用的搪瓷缸和一條毛巾在路上用。蔣媽媽於1942年去世,終年68歲。解放後,周恩來曾多次向赴北京的家鄉人打聽蔣媽媽及其後代的情況。

4位母親,給了童年周恩來不同的養分。周恩來文采飛揚,才華橫溢,這中間有嗣母陳氏的教誨;周恩來不搞特殊,緊緊和勞動人民同呼吸,這中間有八嬸母楊氏、乳母蔣江氏的影響;周恩來成為新中國外交的創始人和奠基者,成為全國人民愛戴的“大管家”,這中間有生母萬氏的薰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