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佛教講“苦”,基督教講“罪”,這是兩者最大和最明顯的區別了。

無論是“苦”還是“罪”,都是世人所面對的最大困境,也是人類不自由的表現,只有徹底擺脫之,世人才能過上完美和真正幸福的生活,並最終獲得自由。這是佛教和基督教的共同看法,也是他們的共同立場。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世人的苦或罪從何而來呢,基督教和佛教認為,它們均來自人的墮落本性,如自私、利己、自我意識、慾望、本能,總之它們來自人的原始慾望或利己意識。

什麼是慾望或利己意識?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這是人的本我——“力比多”本能。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尼采把人的利己意識稱為生命本能或權力意志。

中國的孔子、孟子則把它稱為小人之性或名利之心——一種缺乏仁愛之心的表現。

比如一個人會自然意識到,“我”和“他人”是不一樣的,因為我有我的慾望,他人有他人的需要。在基督教和佛教看來,這就是人的本能和自我意識,是一種墮落的消極人性。基督教稱為“原罪”,佛教稱為“自我”或個人靈魂。

基督教和佛教認為,個人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要想獲得生命的完善,就需要救贖。如基督教的祈禱、聖禮、神恩、節制等理念,佛教的出家、出世、苦修、冥想、涅槃等方法,都為了追求這一拯救目標。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從對現實生活的態度看,基督教和佛教都把世俗的人生當作不完善或罪過的場所。

佛教認為,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苦,這叫苦命,如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等。總之,世人追求的願望和目標都屬於煩惱,既沒有價值,也不可持續。

佛教說,生命中的慾望和享樂就像水中之月或鏡中之花,咋一看似乎很美,其實是表面現象,轉瞬即逝,不可留戀。這是佛家“無常”、“無我”論的哲學來源。

一個人如何擺脫生命中的煩惱和困境呢?佛家認為,辦法有幾種,如持修“八正道”,但需要根據個人的修行理想和境界,如阿羅漢、菩薩、佛等不同目標。

從方法和過程說,比如要擺脫親情、家庭、友情、愛情、財富、金錢等身外之物的誘惑,僅僅把它們看作水中之月,不可執著。

再者,佛教還講究自度和度人,把修行的眼界和心態提到一個更高層次——芸芸眾生和大千世界,這就是大乘菩薩教的理想目標了。

佛家眼中的芸芸眾生或世界相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可以用其中一個字來概括:空或者無。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佛家說的“空”或“無”是絕對的不存在,是由因緣或因果關係所造成的瞬間相對性——事物的存在是有條件的,一旦條件消失,事物隨之消亡。這就好比滴落在沙漠瀚海里的一顆水珠,在太陽光照射下,很快就會消失不見。

佛教認為,人的生命就像太陽底下的一滴水珠,表面看起來很美麗,其實是曇花一現,到頭來是一場空;至於世人渴望的功名利祿更是如過眼雲煙,根本不值得留戀。

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涅槃。注意,佛教說的涅槃不是人的完全死亡,也不是生命的徹底終結,而是一種不生不滅,永遠存在的特殊狀態,佛教稱之為永恆。

這種永恆的世界又叫寂滅,就像人的無夢之睡眠一樣(馬克斯.韋伯語);一旦修行者達此境界,人的存在已經擺脫慾望的束縛,不再遭受衝動或激情的折磨;此時此際,個人已超越生死輪迴和時空限制,達到永恆之境。這是佛家說的羅漢或佛的境界了。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和佛教相比,基督教的救贖論顯得更加現實,也更重視人的實際行動。

基督教認為,自亞當、夏娃後,個人生下來就是有罪的,這叫原罪(靈魂之罪),如自私、自傲、無視神的存在、欺壓良善、主張暴力、侵奪他人財物,等等。在基督教看來,這就是亞當、夏娃子孫所揹負的罪過和苦難。

這些罪過能能不能通過救贖而償還呢?基督教認為是可以的,途徑只有一個:在耶穌基督的引領下,通過上帝的神恩,以及個人的修行,努力克服靈魂的惡念,直至實現徹底更新。當然,也要等待耶穌基督的再臨。

在末世審判之際,好人的靈魂將升至天堂,並獲得靈魂的永生(像沒犯罪之前的亞當和夏娃一樣),罪人的靈魂則下至地獄,並遭受折磨。這就是基督教救贖論的核心要義。


佛教和基督教的“救贖”:如何擺脫生活中的“苦難”或“罪過”?

基督教的理想是儘可能幫助世人洗掉罪孽,完成救贖,進入上帝之城。請注意,這裡的上帝之城不是存在於彼岸或冥界,而是立足於世間或人間。這是和佛教不同的一點——佛教的涅槃雖然也不是彼岸或冥界,但已超越世俗生活,指向另一神秘世界——無我之境。

基督教把人生看成“罪”,佛教當成“苦”,其中都意味著磨難、折磨、無聊、虛無、有限、無意義;出於這種價值立場,他們才主張世人需要拯救和自由,並努力追求另一種更高、更完善的境界。

從宗教意義上說,兩種宗教的理想就是他們的信仰;從道德意義上說,其最終目的是追求更超越、更符合道德原則的生活。

無論基督教或佛教包含多少迷信或不合理成分,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他們都不滿足現世的有限生活,都認為人性是不完美和有缺陷的,從而都追求另一種更理想和更完善的生活。這是兩者的相通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