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轉正期滿前,兩個職場新人一起被辭退,問題竟出在“嘴”上?

本文來自南瓜屋簽約作者:豆老頭兒

故事:轉正期滿前,兩個職場新人一起被辭退,問題竟出在“嘴”上?

前不久,公司新招了兩個年輕人,某知名院校高材生,朝氣蓬勃,帥氣逼人,很招人喜歡。

老傢伙們湊到一起,經常聊後生們的事情,對新入職的新人都抱有很大期望。

老傢伙們常說,一定要巴結好年輕人,以後公司的天下都是他們的,連我們也是他們的。

話是玩笑話,但對新人的關注是真切的。

新來的兩個人都分到其他部門,但是和我在一個樓層,每天上下班經常見面。

兩個小夥子都挺有禮貌,每次見了老員工都會慢走兩步,側立點頭示意。

沒幾天,兩個新人就贏得了整個樓層員工的好感。

我和幾個部門主管在一起聊天,說起這兩個年輕人,總能找到些話題。或者,準確的說,在他們身上都看到了我們曾經的影子。

過了幾個月,兩個人眼看就要轉正了,誰想到突然傳出他們離職的消息。

公司給出的理由是試用期表現不合格,結清費用後直接讓他們走人了。

因為走的離奇,幾個部門的主管有事沒事就去打聽,從零碎的信息中找到一些線索。

兩個人的離職,怕是觸碰了公司的忌諱,或者說,觸碰了職場的忌諱。

兩個人的問題,都出在“嘴”上。

小王接觸新鮮事物比較快,以前在幾家公司也幹過,有一些工作經驗,處理一些日常雜務比較得當,經常被部門主管誇獎。

在大家看來很“日常”的誇獎,在小王看來卻成了主管的極端“器重”。一開始還好,和同事們不熟,說話也知道謙虛低調。但是時間稍長,和同事們一熟,話就多了起來。日常聊天,特別是同事聚餐,喝上幾杯就會有意無意炫耀主管對自己的肯定,話裡話外透露著自己能力出眾,顯示自己和主管關係非同尋常。

一開始大家認為他是新人,需要在工作上鼓勵一下,也就跟著附和幾句。沒想到,小王竟然一發不可收拾,越吹越大了:和公司老總接觸過幾次,就說自己和老總很熟;和外面某客戶接觸過兩次,就說那是自己哥們,說的越來越多,吹的越來越大,和同事們在一起總有展示不完的優越感。慢慢的大家不再附和,到後來,開始集體疏遠了。

如果單單是自己吹一吹倒也不是大問題,到後來磨一磨性子也就踏實了。壞事就壞在小陳身上。

小陳和小王一起入職,分在一個部門,一起租房。小陳是新畢業的大學生,性格內向,平時話不多,平時工作也踏實,沒那麼多圈圈繞繞。公司裡很多人喜歡和小陳打交道,感覺和他在一起不用玩心眼,比較輕鬆。

在兩個人準備轉正的時候,部門主管按慣例,和兩個人進行了一次談話。

先和小王談的,小王感謝了一圈,表了一大堆決心,倒也算是過關了。

到和小陳談話的時候,主管隨意提了一個問題,問小陳入職以後個人有什麼規劃,想往哪個方向努力。

小陳想了半天,憋出一句,要向小王學習,成為像小王那樣的人。

主管突然來了興趣,讓小陳說說看。

而小陳總是聽小王吹牛,認為小王和主管和領導們真的很熟,便放心大膽的說起來。

說小王交際能力強,剛來沒多長時間就和某某總、某某經理都混熟了;說小王能力強,和外面客戶打起交道如魚得水;說小王酒量好,和同事們在一起喝酒很少喝醉……把小王裡裡外外誇了個遍。

主管也聽懵了,不知道小王有這麼大的能量。

等小陳走了以後,主管想了半天,對怎麼安排小王有點犯愁。按小陳說的,小王真有這麼大能力,真有這麼多關係,工作安排不好,又浪費人才,又得罪同事領導。但是,安排的太好,又容易引起老員工的意見。

猶豫之中,主管打電話給那幾個“總”那幾個“經理”,試探著問問對小王的態度。

一問,露餡了。公司幾個領導、同事都說見過這個小孩子幾次,印象還可以,除此之外,沒了。

一句“沒了”把主管給點醒了,再問了幾個人,也是這樣。又問了問部門幾個同事,大家評價比較一致,這個孩子工作還可以,就是有點飄,喜歡“吹”。

問了一圈下來,主管越問心越涼,問到最後火氣都快壓不住了。

不光生小王的氣,也生小陳的氣,認為小陳和小王是一夥的,故意為小王貼金,倆人要拉山頭。

最後的結果,兩個人都栽在了試用期。

問清這個情況以後,我們那一層幾個部門都開了一次關門會議。

從那以後,公司文化牆上多了一句話:話說三分,留足力氣實幹!

至於小王和小陳的例子,也成了新員工培訓的反面教材,期期必講。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看最真實的人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