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軍閥是中央集權腐敗後的產物。細數中國歷史上每一次中央高度集權敗落後,都有一段軍閥混戰的亂世。漢朝後的三國;隋朝末年的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唐末的五代十國;明末的三藩;清末的民國軍閥。雖然年代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性:不為人民,不為統一,只為地盤擴張。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今天我們來聊聊讓大多數人思緒混亂的民國軍閥混戰史。

東漢末年中央政府無力鎮壓黃巾起義,就允許地方大地主自費組織武裝部隊保家衛國,這就有了後來的十八路諸侯。最終各個小政權被一一兼併,形成了三家獨大且鼎立的局面。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清末也一樣,內有太平軍、義和團、捻軍起義,外有列強覬覦。清政府只好命令地方大地主頭子組織民兵保衛一方疆土,這就是團練。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最後到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可袁世凱死後,靠利益結合的北洋軍隊四分五裂。大小軍閥,遍地皆是。這場混戰持續了10年之久。

當時整個中國分裂的局面大致分為南北兩派,北方由北洋軍閥分裂出來:


直係軍閥:

代表人物: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

割據地盤: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湖北、江西

皖系軍閥:

代表人物:段祺瑞、徐樹錚、段芝貴

割據地盤:安徽、山東、上海、浙江、福建、陝西

奉系軍閥:

代表人物:張作霖、張宗昌、郭松齡、張學良

割據地盤: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山東、河北


北方除了大的三個政權外,還有兩個偏向革命的:山西閻錫山、西北馮玉祥。而南方的軍閥是由清末地方新軍割裂出來的:


滇系軍閥:

代表人物:蔡鍔、唐繼堯

割據地盤:雲南、貴州、四川

桂系軍閥:

代表人物: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

割據地盤:廣東、廣西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這種割裂的形式和五代十國很像:北方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大的政權,南方十個小政權。但不同的是,五代十國最終是北方統一後繼而統一南方。而民國則是看似弱小的南方軍閥在統一後,揮鞭北上統一全國。好了,我們接下來捋一捋民國軍閥混戰的順序。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身為副總統的黎元洪正式成為中華民國第三任大總統,段祺瑞為總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控制著安徽、山東、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並利用中央政府總理的身份擴張勢力,同時段祺瑞的皖系軍閥被日本扶持為主要代理人。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黎元洪

而以大總統黎元洪為首的直係軍閥和西南軍閥則是美英帝國在中國的代言人。段祺瑞以責任內閣總理的名義獨攬大權,試圖架空黎元洪。大總統也不是吃素的,他於1916年10月操縱國會選出馮國璋為副總統,其目的是為了聯合馮國璋牽制段祺瑞。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段祺瑞

於是總統府的直係軍閥黎元洪、馮國璋和國務院的皖系軍閥段祺瑞開始了權利的爭鬥,史稱“府院之爭”。其背後也是美、日帝國主義之爭,這兩方面的爭奪,最終在中國參加世界大戰的問題上爆發出來。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馮國璋

日本為了唆使段祺瑞政府參加世界大戰,資助了他大批軍火和借款讓其擴張勢力。美國見此伎倆後操縱直系的黎元洪反對中國參戰。


1917年5月10日國會開會討論參戰的問題,段祺瑞派軍警、流氓、乞丐數千人包圍國會,毆打議員,脅迫黎元洪解散國會。並要求皖系的追隨者紛紛獨立進京“兵諫”,黎元洪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邀請張勳進京調停。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本以為張勳是個和事佬,沒想到他學董卓進京。張勳率領五千辮子軍自徐州北上,先是脅迫黎元洪下令解散國會,接著與7月1日擁戴清廢帝溥儀復辟。這是民國自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封建帝制復辟。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張勳

這一行為正中段祺瑞的圈套,他自任討逆軍總司令,並獲得日本一百萬的軍費贊助,且以梁啟超為參贊,率軍進攻北京。張勳的軍隊在7月12日被擊潰,歷時11天的復辟醜劇就這樣結束。


段祺瑞乘機復任國務總理,原來的副總統馮國璋代黎元洪為總統。一上臺,段祺瑞廢掉舊國會和《臨時約法》。這一下南方的孫中山不幹了,1917年9月在廣州召開會議,選出孫中山為大元帥,桂系軍閥首領陸榮廷、滇系軍閥首領唐繼堯為元帥,向段祺瑞發起護法運動。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同年10月,段祺瑞派馮國璋進入湖南同護法軍隊作戰。馮國璋又不傻,自己前線賣命,好處都落到段祺瑞的手裡。於是一到湖南,馮國璋便私自同南方護法軍簽訂了停戰協議。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無奈之下段祺瑞想到了直系頭頭曹錕,承諾只要曹錕平定了護法軍,就讓他當副總統,並且湖南督軍的職位由直系的人來擔任。看到有這好處,曹錕派手下吳佩孚攻入長沙、衡陽。沒想辛辛苦苦奪了湖南,段祺瑞出爾反爾,卻任命自己手下的張敬堯擔任湖南督軍。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曹錕沒想到段祺瑞人品壞到這種程度,一怒之下私自同南方護法軍簽訂了停戰協議,自此直系和皖繫結下了樑子。按說段祺瑞此時沒有馮國璋和直系的曹錕幫助,算是失道寡助了,護國軍大可長驅直入一舉消滅段祺瑞勢力。然而這幫南方軍閥一看沒有戰爭了,就開始內鬥排斥孫中山。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曹錕

孫中山為了懲戒桂系、滇系不認真北伐,登上戰艦,發射大炮,炮擊了廣東都督府。由於南方軍閥的排擠,無奈之下孫中山奔走上海,自此護法運動宣告失敗。孫中山認識到軍閥南北如一丘之貉,不可能依靠軍閥進行革命。


話說此時直係軍閥首領馮國璋死了,曹錕接任。曹錕一上臺為了報當年段祺瑞玩弄自己之仇,發起了戰爭,史稱直皖戰爭。曹錕感覺打不過段祺瑞,就叫東北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前來助陣。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張作霖

於是直奉聯合打敗了皖系的段祺瑞。沒了槍桿子,段祺瑞自然下了野,北京的政權落入了直系和奉系的手裡。可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北京的絕對控制權,張作霖又和曹錕開始了戰爭,史稱第一次直奉大戰。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直系中的曹錕在北京城保持中立,而吳佩孚已經坐擁5省兵力。實際上直奉戰爭是張作霖同吳佩孚的戰爭。奉系部隊大多土匪出身,軍紀渙散,第一次戰爭,奉系大敗。無奈之下張作霖退回關外,臥薪嚐膽,建立了瀋陽兵工廠來壯大自己的勢力。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贏得了直奉戰爭的曹錕在掌控北京政權後,驅逐大總統徐世昌,扶出黎元洪覆任總統,並策動廣東的陳炯明發動軍事政變,驅逐孫中山出廣東,孫中山再次逃至上海。


1923年6月,直係軍閥首領曹錕又指使其黨羽將大總統黎元洪逼出北京,自己坐上總統寶座。為了給這一行為披上合法的外衣,曹錕以5000元一張選票,到處收買議員,又以40萬元的高價,收買了國會議長,共用去賄賂款1350餘萬元。就這樣曹錕賄選當上了大總統。史稱曹錕為"賄選總統"。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雖然曹錕當上了大總統,但實權實際由吳佩孚操控。1924年10月,奉系張作霖捲土重來,史稱第二次直奉戰爭。這一次張作霖的東北軍兵強馬壯,有號稱亞洲第一兵工廠的瀋陽兵工廠做後盾。再加上直系的馮玉祥臨陣倒戈,直系全線大敗。所以第二次直奉戰爭以奉系張作霖的勝利而結束,張作霖進駐北京,自封陸海空大元帥,實際掌握著整個中國的兵權。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馮玉祥

自此奉系軍閥消滅了皖系的段祺瑞和直系的吳佩孚,北方逐步統一。就在北方打得如火如荼時,南方的孫中山悶聲發大財。他改組了國民黨,成立黃埔軍校,開始培養自己的力量。可正當他要開始北伐時,就去世了,所以他臨死前說了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他的接班人就是蔣介石。


這時南方的軍閥是唐繼堯的滇系,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和陳炯民的粵系。蔣介石一上臺就開始消滅粵系軍閥,遠在西邊的滇系想趁火打劫,但中間還隔著個桂系,於是滇桂開始打仗。當二者戰爭正焦灼時,蔣介石已經拿下了廣州。滇桂一看蔣介石的勢力實在太厲害,於是主動投降。此時南方軍閥被蔣介石的國民黨統一。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李宗仁


第二次直奉大戰後,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撤退南下佔據湖南湖北兩省;直系的孫傳芳在東南五省(浙閩蘇皖贛)割據一方,自封“五省聯軍”總司;奉系的張作霖盤踞東北四省和山東;還有山西的閻錫山和西北的馮玉祥。


就兵力而言吳佩孚20萬;孫傳芳20萬;張作霖35萬。蔣介石的北伐革命軍只有10萬。意味著蔣介石的10萬大軍要進攻75萬的北洋軍閥。各路軍閥雖然兵力上佔優勢,但各自心懷鬼胎,內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山西的閻錫山和西北的馮玉祥向國民黨投降。

一篇文章讓你捋清民國軍閥混戰史

歷時2年的北伐戰爭取得勝利,張作霖退出關外後被日本人炸死。半年後張學良率領30萬東北軍投降蔣介石,史稱“東北易幟”,自此中國統一,歷時10餘年的軍閥混戰宣告結束。

參考書籍:

《中國近代史》——蔣廷黻

《中國近代史》——呂思勉

《甲午到抗戰》——唐德剛

《少帥春秋》——顧維鈞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