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龐氏宗祠與家族名士

菏澤龐氏宗祠與家族名士

龐氏宗祠大門和聖旨碑

吃過早飯,乘車前往城東龐氏宗祠尋訪。在五屯路口站點下車,來到龐樓社區服務站,見到了社區主任龐承紅。說明來意,他熱情地帶領我去往育才路的最南端,在路西見到了新建的祠院。仿古大門,面向東方,紅門銅釘,鋪首銜環,門額上書“龐氏花園”四字,兩旁楹聯:樹發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萬派。推開大門,迎面青石影壁,刻繪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中有龐字篆體,雕藝精湛。院內石板鋪路,坦如砥平,四周花卉松柏,高低輝映。北望新建大殿,典型的廡殿式造型,氣勢恢宏,莊嚴肅穆。下面青石奠基,五層臺階之上,雕花石欄。上方璃瓦蓋頂,雙龍壓脊,鴟吻脊獸,飛甍斗拱。走上臺階,前廊六柱,刻欞格窗,雕樑畫棟。門上高懸“龐氏宗祠”四字金匾,中柱楹聯: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啟百代文明。走進殿內,正堂橫書“河津堂”牌匾,北牆繪製龐氏家族譜系,香案供放三位先祖的牌位,東山懸掛十六世祖龐玉璞的畫像。

出門殿西旁有塊“重建宗祠紀念碑”,紀文落款為“二○一九年建”。龐主任告訴我,原來的龐氏宗祠在村東頭(現萬達廣場南),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龐氏宗親集資修建,其中十六世龐玉璞,捐銀240兩,先建大殿祠堂,次修東西廂房,又辦族內私塾,再修山門牆垣。“文革”期間,宗祠遭毀,曾改作村小學校舍,只留下後面大殿,1984年,龐氏族人又重修。原大殿三間,為清代建築,方椽方磚蓋頂,重梁起架,上覆琉璃瓦。廊下懸“龐氏宗祠”黑字古匾,院內還有幾塊“聖旨”古碑。在這次城區規劃改造中,祠院被拆除於今處重建,幾塊古碑也隨移進院內。在龐主任的引領下,在西面碑亭內見到了三塊龍紋“聖旨”碑,是清光緒帝御賜重臣龐玉璞及其先人的。

據《龐氏祖譜》《菏澤市志》記載,明成化十三年,龐氏始祖東遷,奉旨自山西河津縣柳園村移民,遷至曹州東關居住,歷三世遷至東南五里,定名龐家樓,後稱龐樓,今屬菏澤市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龐樓社區。十六世龐玉璞(1850年-1905年),字荊山,清代名臣,官至新會參將、兩廣水師提督。龐玉璞生於農耕家庭,20歲時,家鄉遭旱,生活所迫,外出投軍,在廣西參加防營訓練,後輾轉廣州。由把總、都司、遊擊逐步提升為新會參將,以軍功晉升廣州協鎮,兼任兩廣督標中鎮和兩廣水師統訓,後晉升兩廣水師提督。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龐玉璞應召進京,回程路過家鄉,捐銀250兩,興辦學塾,士民感戴,贈“恩被鄉塾”匾,曾懸掛於菏澤城內潘隅首住宅的大門口。龐玉璞多年鎮遠護邊,屢建功績,皇帝為表彰他,賜其祖父、曾祖父為武功將軍,祖母、曾祖母為二品夫人,允他回鄉祭祖,立碑紀念。光緒三十二年去世,終年55歲。死後被“誥授武功將軍晉升武顯將軍”。

十八世龐鏡塘(1900年-1977年),原名龐孝勤,龐玉璞之孫,國民黨軍事將領。龐鏡塘父親龐士雲,清朝監生、候補知縣。民國初年,告老還鄉,曾任菏澤縣參議會議長。龐鏡塘生於廣州,9歲時隨父親還鄉。1925年,畢業南下廣州,參加國民革命。1927年,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1928年,代理國民軍第八路右翼軍政治部主任。1929年,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兼國民黨漢口市黨部整理委員。1932年,調任北平國民黨黨部整理委員兼北平農學院講師。1946年,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被選為國大代表。同年,任山東綏靖統一指揮部副主任。

1948年,濟南戰役時,在臨城被俘。1949年,送往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0年,被第二批特赦。當時他的妻女都在臺灣,可他沒有選擇去臺灣,而是留在大陸。後被安排為瀋陽市政協文史專員。1970年,去新民縣農村插隊,曾將僅有的3000元積蓄,捐援農村辦電。業餘時間喜歡古文書畫,又精於收藏,後將9萬餘冊善本秘籍捐獻給國家。晚年懷念臺灣親友故舊,呼籲兩岸和平統一。1977年,在瀋陽市政協會議上發言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77歲。文/鄧文獻 來源菏澤日報

編輯:沐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