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二十五年前,一名來自北京的記者寫下了這篇報告文學,用深情、樸素、厚重的文字記錄了一位炎黃子孫的赤子之心,二十五年後,我們回味她的文字,追溯著她的腳步,彷彿又回到1995年橋山之上那場盛大的公祭典禮之中,感受到這篇穿越了二十五年的文字後面,難以割捨的情愫。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韓小蕙和季羨林先生在北大合影

作者:韓小蕙,光明日報社《文薈》副刊主編,高級編輯,南開大學兼職教授,北京作協簽約作家,北京市東城區作協主席。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委會委員。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韓小蕙散文代表作》等20部。有作品被譯往美國、匈牙利、韓國等。獲中國新聞界最高榮譽韜奮新聞獎、首屆冰心散文獎、首屆郭沫若散文優秀編輯獎、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獎。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中 華 第 一 陵

——黃 帝 陵 獻 詞

漢武祭陵唐建廟,

到了宋代把廟遷,

不論誰來做皇帝,

登基都不忘祖先。

——黃帝陵童謠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引 子

  這是一張年輕的面孔,莊嚴,凝重,肅穆、神聖。

  當我們的車隊駛過時,他“啪”地立正,敬禮,用足全身力氣,把右臂一絲不苟地舉成90度直角,以一個軍人的最高禮節,表達出他的崇敬之情。

  從西安到黃帝陵,行程300餘里,用時5個多鐘頭,在每一山樑、高坡、大峁、兀塬處,都曾見到這樣一位位年輕的武警戰士,莊嚴地向我們的車隊抬起手臂。渾厚雄壯的黃土地,把他們襯托得格外挺拔,以至於我們的心神,也隨之飛揚起來……

  在這個據說是不屑講究權威的時代,是什麼吸引了這些威嚴的士兵呢?

  是黃帝——更準確說,是對我們中華古老民族的尊崇和熱愛,使他們變得如此超凡。

  五千年前的黃帝,是我們偉大民族的人文初祖。

  我們的車隊,是乙亥(1995)年清明,前往黃帝陵祭祖的一行中華兒女。

  黃帝到底是誰?

  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你知道黃帝麼?

  沒有人不知道。

  就連村婦、愚童也沒有例外。因為“炎黃子孫”不但是掛在我們嘴邊上的最常用語,而且也是流淌在我們血脈當中的不息血液。有一天我在北京繁華的銀街上,竟見這樣一條氣勢恢宏的廣告:“炎黃面孔,華夏風采”。可見,炎黃二帝在我們這些後世子孫的心廟裡,佔據著怎樣至尊的位置。

  但是且慢,我就要考考你了,以下四個問題:①黃帝到底是誰?②黃帝有什麼功績?③黃帝身後葬於何處?④後世子孫又為何要年年大祭黃帝?

還是讓歷史學家來回答你吧:

⒈《史記·五帝本紀》,大史學家司馬遷寫道:“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就是說,黃帝和我們一樣,是實實在在的人,而非神靈。他叫公孫軒轅,從一出生起,就顯示出卓爾不凡的才能。

⒉《抱朴子》《鬻子》《淮南子》《黃帝巾幾銘》《軒轅黃帝傳》,都記述了黃帝的五大功績:①黃帝的發明創造不少於30種,例如井的發明,房屋的建造,服飾、釜甑、灶、杵臼、陶器、舟車的創制,交換與市場、原始天文曆法的創立,婚嫁制度的改進,弓矢的創制與戰陣兵法的講究,特別是原始文字的創制等等。②率領百姓,帶頭農耕、紡織、狩獵,戰勝了險惡的大自然,建立起老祖宗的家園。③經過52次戰鬥,打敗蚩龍,統一各部落,結束了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進入到文明社會。④為了尋求治理天下之道,曾廣泛遊歷,體察民情,找尋真理。⑤勤儉樸實,自重自律,“聲禁重,色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瞧瞧,黃帝多麼能幹呀,上天入地無所不包,黃帝成了一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實際上,史學家們認為,這是後世子孫把我們的祖先的眾多發明創造、功勳政績,都記於黃帝名下,所表明的心思不言而喻——我們華夏民族是個了不起的偉大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史曾作出了輝煌燦爛的貢獻。

⒊ 所以咱們這些黃皮膚的後世子孫,沒有一個不以老祖宗為自豪的。甚至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都說這位偉大的老祖宗是葬於自己的地界。目前已至少有陝西黃陵、河北涿鹿、山東曲阜、河南閔山和甘肅正寧五個地方,都爭說自己是黃帝的守陵兒女。其實,何不把眼光放開來,落點在我們14億中國人民和5000萬海外同胞身上呢——我們不都是炎黃子孫嗎?所以甲戌年間,李瑞環同志來到黃陵,諄諄告誡大家不要再爭了,還是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⒋ 至於後世子孫為什麼要年年大祭黃帝,則更是說來話長,要先從一則歷史故事引來:

  相傳公元前110年秋天,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率領18萬大軍北征朔方。路過橋山時,發現其上有高大雄偉的黃帝陵,停止行軍,令士兵一人一擔土,一夜之間,就在黃帝陵寢前堆起一座20米高的“九轉祈仙臺”。第二天清晨,漢武帝率軍祭陵,又登上“祈仙臺”禱告。這就是“18萬大軍祭黃陵”的故事。

  從此之後,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隆重地祭祀黃帝始祖了,詳情無需去翻檢古籍,但從本文開篇所引的那首黃陵民謠中,即可讀出歷史祭壇上的一番番盛況。不消說,那些匆匆而過的歷代皇帝們,各自藏有綿延萬世的祈求;然而也有為推動歷史的前進,各種政治力量、各個黨派團體在老祖宗的陵壇前,共同祭上一杯酒的。

  最令人矚目的一次,是1937年蘆溝橋炮聲呼嘯的前夜,中國共產黨特派林伯渠代表蘇維埃政府,中國國民黨特派張繼、顧祝同代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共同來到橋山,以鮮花時果之儀,祭黃帝於民族危難之前。林伯渠帶來了毛澤東主席親筆手書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何等激揚歷史的文字,想當年曾怎樣激勵我四萬萬炎黃同胞奮起自救的信心!我想,即使蒼天無淚,也會喚請黃帝老祖宗的精魂貫於天地長虹,廣庇萬物,蔭佑子孫的。歷史是從不虧待正義、善良與良知的。

  從彼時到今天已幾十年過去,歲月荏苒,風雲變幻,毛澤東、林伯渠、張繼、顧祝同均已乘鶴西去,然而歷史是寫下來了,並還將繼續寫下去。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祭 祀 大 禮

  乙亥(1995)年清明節,在萬眾的翹首等待之中,終於莊嚴地蒞臨了。

  這一天高天遼闊,萬里澄碧。金黃色的晨曦垂拂著黃土高原上一張張生動的臉,人們像過年一樣穿起新衣服,老漢和娃兒們的黑瞳仁裡都閃耀著興奮之光。據悉,第一批登上橋山的人,子夜前就來到陵前守候了。等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代表緩步登山之時,夾道兩旁,蒼松翠柏之間,早已密密匝匝站滿了黃陵縣以及周邊各縣的十萬守陵兒女。

  歷史也曾間歇過。但自從1980年恢復黃帝陵祭祀活動以來,黃帝祭典已越來越受到當地以及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關注,並已演化成公祭、民祭兩大儀式。祭黃帝已不僅僅是緬懷祖先,培上一抔土,它已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誓師儀式。

  上午9時許,我們胸佩紅色緞帶簇鑲著的軒轅黃帝銅像,在黃帝陵廟前就位,等待祭陵儀式的開始。在隊伍前排,肅立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博士、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將軍、陝西省委書記安啟元同志,以及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港澳臺等全國各地的代表。春風掠過他們的額際,掀起幾縷髮絲,像是在問詢他們此刻的感受? 有人在凝望,有人在冥思,有人思接千載,在與歷史老人對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務院即把黃帝陵列為古墓葬第一號。現存陵前祭亭為清代建築,已油飾一新,雖不高大入雲,但仙氣風飄,處處氤氳著一種非同尋常的帝王之氣。黑色的陵碑有兩人多高,上面“黃帝陵”三個金黃色大字蒼勁古樸,是1958年郭沫若手書。廟前兩根紅漆大柱上掛著版匾,不知何人所撰,為:

啟華夏宏圖蓋世功勳百代仰

創文明偉業惠民恩德萬世崇

  三炷碗口粗的大香,還有六簇細密的小香,供奉在陵前的紫紅色大臺案上,青煙嫋嫋,香氣繚繞,頓使人油然生出純淨心靈、澄徹心扉的意念,一時好像被洗淨了五臟六腑。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上午9時50分,祭祀大禮正式開始,這是取“九五之尊”之意。在祭祀樂曲聲中,吳階平副委員長帶頭走向前去,敬獻花籃。他仔細地將花籃上的紅色緞帶撫平,上面寫的是“黃帝功德永垂不朽”,然後退步,立正,肅然三鞠躬。這位風度翩然的大醫學博士,中國最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昨天剛剛在延安做了一場“應該怎樣做醫生”的精彩報告,贏得滿場崇敬;今天風塵僕僕趕到這裡,代表全國人大向黃帝致祭。我很想知道,他心裡翻卷著怎樣的情感風雲?

  吳副委員長是這樣告訴我的:“黃帝開拓的事業對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偉大的意義,然而更大的意義還在今天——經過了曲折的道路,我們在中華內外所顯示的大團結、大成就。人大常委會之所以表示對這項活動的支持,是因為這是民族的大事情,炎黃子孫要團結起來,振興發展,取得應有的國際地位,再展輝煌。”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他的語調很平緩,以他一貫特有的文質彬彬的風度。然而在我眼前,卻展現出一幅高天闊地的江山萬里圖。再展民族輝煌,這已是幾世幾代炎黃子孫的魂牽夢縈,它也是我們民族今天的偉大目標。如此說來,也突然釋開了一個久存我心中的疑惑:去年清明(1994年,編者注),我突然從“新聞聯播”中聽到李瑞環同志參加祭祀黃帝陵並發表談話的消息,當時心中一動,不大理解黃帝陵何以這樣重要?今天身臨其境,對祭陵的意義領悟至深了。

  與我的想象稍有不同的,是這樣莊嚴、隆重而高規格的祭祀大禮,卻非常簡潔樸素。敬獻花籃、祭品之後,向黃帝像三鞠躬,繞陵一週,全部儀式即結束了。下山的時候,我碰到一位來自臺灣的老人,他已八十有五,腰背有些駝了,步履也有些蹣跚。我問:“您老為何不遠萬里而來呀?”

  他答:“今日了卻平生一大心願,不亦快哉!姑娘,你可能有所不知,我們在臺灣,年年清明時節,也都要面對黃陵,隔海遙祭呀。”

  原來如此!我的心海里,頓時縈繞出《詩經·東山》那一段悽絕的旋律:

我徂東山(我在東山戍邊),

慆慆不歸(久久不能歸家)。

我來自東(我從東方來時),

零雨其濛(正下著濛濛細雨)。

我東曰歸(我準備回家啊),

我心西悲(心兒已經向西而悲)

……

  但願黃帝佑我後世子孫早日完成民族的統一大業吧!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謁 黃

“黃帝崩,葬橋山”。太史公司馬遷這寥寥六個字,使得橋山成為名傳千古的勝地。

  其實,即使以城市人的眼光,橋山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山,而是同北京的景山、萬壽山、香山一樣,是一座公園式的丘陵。清明時節,陝北高原還是荒涼的一片黃色,唯松柏參天的橋山之上,已搖盪起漾人的綠意。

  黃帝廟坐落在橋山東麓。

  從古籍得知,黃帝廟最早建於橋山西麓,宋太祖開寶五年移建於今址,以後歷經千年兵火,萬事喧囂,時斷時續,歷代維修至今。同古樸的陵墓風範一樣,黃帝廟亦無後世皇帝那種鑲金嵌銀的尚奢之氣,而是簡潔,無華,質拙,沉穩,呈一派可人的淳樸古風。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當我隨瞻仰的人流邁進正殿之際,便暗自一驚:大殿裡沒有浮彩豔色的塑像,沒有雕龍飾鳳的龍庭,沒有虛張聲勢的文臣,沒有凶神惡煞的武將……不,黃帝廟摒卻了一切不屬於它的世俗之氣,只保留著高貴的人文本真——這裡只有一尊石刻拓片黃帝像,懸掛在大殿的正面牆上。細察此像,軒轅黃帝全不像後來的統治者一樣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而是取站立姿勢,步履向東又回首西望,抬臂揚手,像是在向他的人民講解什麼,召喚他們隨之而去。我的感覺,與其說這是至尊的帝王,不如說是一位慈善的老農。這樣親切的帝王像,在我的記憶中,還是第一次見到。我想,後世子孫之所以把黃帝尊為“人文初祖”,除了紀念他的功績之外,還有他身上所具有的文明美德。

  黃帝廟區裡文物頗多,最珍貴的,還屬那株聞名中外的“黃帝手植柏”,現存世人的印象,它就是黃帝陵的圖徽。它是否為黃帝親手種植,已無關宏旨,其重要性在於它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株柏樹,已有5000年生命,可說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人。因此,這株七個人也抱不贏的大樹有如神靈,也受到外國人的景仰,1982年英國林業專家羅皮爾等人來此,將這株古柏定名為“世界柏樹之父”。而我呢,更願意極而言之——當我看到來來往往的炎黃同胞,依偎在它參天蔽日的濃蔭裡,我覺得將它視作我們的民族之魂,也未嘗不可。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修 大 工 程

  作為黃帝的子孫,華夏民族歷來重視崇拜祖德。唐、宋、元、明、清、民國曆代,黃帝陵殘破了又修葺,修葺了又殘破,幾許幾何,有多少興衰盛事,早已淹滅在歷史的往昔裡。但逢國泰民安之日,就必有修繕之舉。

  1955年,毛澤東在陳嘉庚先生向他反映黃帝陵陵山荒蕪、廟宇殘破、無人看管……的信上批示,並把信轉給周恩來總理。在毛、周的直接關懷下,黃帝陵被整修一新。以後第二次大修完成於上世紀80年代,將十年浩劫的遺難全部解決。

  此番陝西省的報告,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江澤民同志和李鵬同志,分別為整修黃帝陵題了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發揚中華文化,振奮民族精神”,表明了黨中央對整修工作的關懷。1992年,為整修黃帝陵募集資金的專門機構“黃帝陵基金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立,許多老同志、老前輩,老學者如李瑞環、薄一波、蕭克、王光英、程思遠、莊炎林、任繼愈、榮高棠、張岱年、馮其庸……欣然擔任基金會要職。至此,整修黃帝陵的意義,已突破歷代的境界,提升到“民族凝聚”的高度。

報告文學 ||「黃帝陵獻詞」中華第一陵

  經過全國和海外著名專家戴念慈、吳良鏞、周幹峙、楊洪勳、謝辰生、羅哲文、汪國瑜、李道增、齊康、張錦秋……的規劃設計,整修總體規劃經過六次大規模的研討論證,終於經由國家有關部局的批准而正式實施。

  也就是說,這一次在我們手上整修祖陵祖廟,應該、將要、也必須做得比歷朝歷代都好。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還需要展開文學幻想的雙翼。古代先賢的才智並不比今人稍遜,不付出十倍八倍的努力,我們還不見得能與古人匹敵!

  新方案包括了建造軒轅橋、引水造印池、修建祭祀大殿、功德壇、龍馭閣等數項工程,將以“雄偉、莊嚴、肅穆、古樸”的原則,體現軒轅黃帝寢陵天地合一、博大精深的聖地氣勢。其工程浩大,氣魄宏偉,當然,這些目前還停留在圖紙上,已完成的有碧綠的印池,水已被引來,其上跨著大青石築成的軒轅橋。5000塊碩大的鵝卵石已全部就位,每一塊疊加起來,就象徵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陝西不愧是出文人才子之地。我特別欣賞不知出自誰人之手的《為整修黃帝陵懇籲海外炎黃子孫書》:“華夏曆史,滄海桑田,然朝野共祭吾祖軒轅,數千年未曾間衰。凡我黃帝子孫,華夏後裔,遑論春風得意抑或風雨黃昏,遑論樂居家園抑或漂泊異域,心存黃陵聖地一片,無不魂牽夢繞,翹首引頸,意往神馳……”

  這詩一樣的詞句,像烈火一樣炙熱了我的心。從這一刻起,我覺得整修黃帝陵工程,並非遙遠於我無干的他人事了——我不也是軒轅的後代?有一個聲音在心裡經久不息地響起來:

“你該為黃帝陵做些什麼?”

中華民族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力量。我深信:我們不但能把黃帝陵整修好,還能對全世界的文明進步,做出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新貢獻!

(1995年5月寫於北京協和大院)

本文首次刊登在1995年5月31日的《光明日報》,後轉載於1995年第9期《新華文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