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1875年1月初,慈禧剛剛十九歲的兒子同治皇帝因病去世了。皇帝去世,這是舉國悲傷的事,可是慈禧來不及傷心,因為同治皇帝沒有子嗣,皇帝的寶座由誰來坐便成了慈禧的當務之急。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慈禧的兒子同治皇帝畫像

按大清朝祖宗定下的老規矩,皇帝死後如果沒有兒子,就該選一個下一代血緣最親的,一般都是侄子之類的,同治皇帝載淳是“載”字輩,同治皇帝的下一輩應該是“溥”字輩,按規矩,應該從“溥”字輩中選一人繼承皇位。

這樣是最合情合理,最符合清朝的祖制。

選溥字輩的人選當時來看,有許多御前大臣提出了溥侃和溥倫兩位人選,這兩個人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的長子奕緯的後代,奕緯無子,乾隆帝玄孫載治(永瑆曾孫)過繼給奕緯,生下老三溥侃、老四溥倫(前二子早夭),按血脈,他們和同治帝有點遠,屬於旁支。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慈禧

慈禧太后當然不會用這兩個人,於是,慈禧決定要與大清朝老祖宗的規矩鬥鬥法,就以“溥字輩無當立者”為由拒絕了立溥字輩的。

她堅持要立“載”字輩的人。在早朝時候,

她直截了當地說:“我想從我兒子的堂兄弟中選一個人來做皇帝,話還沒說完就有大臣站出來反對,說這樣亂了老祖宗的規矩,當時還有一個叫吳可讀的御史不惜以死上諫,也沒擋得住慈禧的一意孤行,最後終究是白死了。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慈禧

慈禧其實心裡早有人選,就是自己的外甥,咸豐的弟弟奕譞與慈禧妹妹的兒子的載湉(tián),就是光緒皇帝。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咸豐皇帝的弟弟奕譞,光緒皇帝的父親

第一因為光緒當時年僅四歲,歲數小,好操控。

第二因為光緒是自己親妹妹的兒子,皇位怎麼都與自己的孃家有關。

第三最重要的是如果立溥字輩的話,慈禧便升為太皇太后,不能垂簾聽政,這是慈禧最不想要的。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慈禧

就這樣,光緒帝開啟了大清第十一位皇帝之旅,同時也開啟了他短暫又悲劇的一生。

據說在慈禧面前,光緒只能站著說話。有一次,有個唱戲的藝人,扮成戲中皇帝,說了一句:“我這個假皇帝,能坐著,但有個真皇帝,卻整日裡站著,不能坐!”慈禧聽了,才允許光緒以後不用站著了。

慈禧堅持要與大清朝祖宗的規矩鬥法用盡心思,大臣撞柱子都不好使

慈禧畫像

自古以來許多人都想當皇帝,掌管天下,可是皇帝有時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做一個傀儡皇帝,一生沒有自由,還不如當一個平民百姓,可這也不是光緒能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