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作者|王一涵 雷彥鵬

編輯|劉肖迎

1987年11月12日,在北京的繁華地段前門大街,肯德基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正式開門營業。

肯德基租下三層樓,共1460平方米,一二層對外營業,座位超500個,三層是辦公室。當時,這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家快餐店。肯德基一次性交了10年租金,共365萬元。

開業當天,飄著雪花,天氣很冷。可是,京城人民還是被“美式快餐”吸引,店門口人群爆滿,喊著“給我兩隻肯德基”。

工作人員只好向公安人員求助來維持秩序。最終,隊伍在店外面繞了一大圈,一次只進去幾個人。大多消費者排隊一兩個小時,才能買到一塊原味雞。

那時候,吃一頓肯德基無異於奢侈消費。一塊原味雞售價達2.5元,而當時中國普通幹部的月工資也不過百十塊錢,一斤大白菜才3分錢。不過,這也絲毫沒有消減人們對洋快餐的熱情。

這家店逐漸變成了旅遊景點,很多從外地來北京的人,都要去這家“網紅店”打卡消費,甚至還有人在肯德基辦婚禮。

如果能成為肯德基的員工,那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因為他們的收入,比普通企業員工的薪資要高出好幾倍。當時,有個員工入職的第一個月,就領到了260元的工資。

從開業那天起,每天上午十點一開門,長隊就排起來了,店裡要派專人在外面維持秩序,晚上九點下班,有時候門都關不上。

各種瘋狂追捧之下,肯德基的門店蔓延開來,它的兄弟品牌必勝客也來了。作為肯德基與必勝客在中國的運營主體,百勝中國還自創、收購了一些餐飲品牌。

到現在,百勝中國已經是中國市場最大的一家餐飲企業,旗下各品牌的門店總數,超過10000家。

不過,現在的肯德基、必勝客,似乎遠遠沒有當年那麼“香”了。百勝中國業績增長緩慢,且重度依賴肯德基,而旗下第二大品牌必勝客則拖起了後腿,同時,新開拓的餐飲品牌也始終沒能獨當一面。

9月10日,百勝中國在香港掛牌上市,但開盤即破發。截至收盤,股價下跌5.29%,總市值1635億港元。

相比之下,農夫山泉的總市值已達4017億港元。在9月8日上市當天,農夫山泉實控人鍾睒睒還當了半小時的中國首富。

曾經風靡一時的“洋快餐”,竟然比不過一瓶水。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肯德基“依賴症”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肯德基很會迎合中國人。

在第一家店開業之前,肯德基的廣告就登上了《北京晚報》。在大字標題《美國肯德基家鄉雞北京快餐廳隆重開業》旁邊,同樣大字寫著“中美合資”“中國第一家”“世界最大”,賺足了眼球。

開業當天,很多看到廣告的人來到門店以領略“洋快餐”的“洋氣”。不過,更多的人是被現場的開業儀式所吸引——肯德基沒有展現自己有多“洋氣”,相反,找來了符合中國文化的鑼鼓隊與秧歌隊進行表演。

肯德基剛來到中國那幾年,這一片市場尚未完全從計劃經濟走出來,中國的企業也還沒有市場營銷的概念。而肯德基帶著現代化的經營理念,已經開始了簡單的市場調研。

他們發現,在排隊的人群當中,很多都是父母帶著孩子,而且通常是一家人買兩塊炸雞,孩子吃一塊,父母分食一塊。在研究了系列消費行為後,肯德基推出兒童餐、玩具、紀念品等。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最重要的是,肯德基將本土化和多元化做到了極致。

進入中國後,受限於產業鏈,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肯德基只提供原味雞、雞汁土豆泥、菜絲沙拉、麵包、可樂、七喜、美年達、啤酒這8種產品。如果除去飲品,其實只有4種。

2002年,肯德基開始供應早餐,推出了海鮮蛋花粥和香菇雞肉粥,拉開了肯德基在中國發力本土化與多元化的序幕。此後每年,肯德基都會推出中國本土化的餐食,如皮蛋瘦肉粥、老北京雞肉卷……

2008年,肯德基又推出了中國的傳統食物——油條,起名“安心油條”,每根售價達3元,但食客很多。

前門店開業時,肯德基還掛著“美式快餐”的牌子,提示消費者自己是“洋品牌”。多年以後,賣著“粥配油條”中國式早餐的肯德基,早已變成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土品牌”。

2014年,肯德基一口氣推出了15款產品,繼續著產品的本土化和多元化。到2015年,門店已經超過了4700家,常規產品至少已有66個。

2016年,百勝中國從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完成上市。這些年,其已經發展成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如今,又登陸了港股。

目前,百勝中國在中國市場除了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三個品牌的獨家運營和授權經營權外,還完全擁有東方既白、小肥羊、黃記煌、COFFii & JOY連鎖餐飲品牌,此外,還與意大利家族咖啡公司合資成立了Lavazza咖啡店品牌。

其中,小肥羊與黃記煌是百勝中國收購的中式餐飲品牌。小肥羊起家於內蒙古包頭市,2008年在香港上市,後來逐漸落入百勝的口袋,並於2012年被百勝中國私有化;黃記煌主營燜鍋,於2020年4月被百勝中國收購。

雖然旗下的品牌越來越多,但是,百勝中國始終沒有擺脫掉對肯德基的依賴。

從營收佔比來看,肯德基長期佔近70%,且近幾年持續上升;從門店數量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勝中國已有9954家餐廳,其中,肯德基6749家,佔比達68%,必勝客僅2258家,其他幾個品牌加起來才947家。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近幾年,競爭者越來越多,肯德基也在討好年輕人。可是,年輕人的選擇多了,大家也更注重健康飲食,肯德基不再具備強烈的吸引力。隨之,其收入增長不再穩定。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對肯德基的依賴,使得百勝中國遭遇了增長瓶頸。更為尷尬的是,作為百勝中國旗下的第二大品牌,必勝客也很早就進入了中國,但發展並不順利,近些年甚至拖了百勝中國的後腿。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拖油瓶”必勝客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在肯德基進入中國三年後,1990年,必勝客在北京東直門開設了第一家餐廳,啟蒙了一代人西餐文化。

不過,發展了30年,如今的必勝客卻陷入了困局。

曾經是必勝客忠實粉絲的李想說:“以前都是在重要時刻,花大價錢去吃必勝客。但是現在哪怕是一頓晚飯,都不願意去了,感覺性價比一般,好吃的就那幾樣”。另一位粉絲胡曜則表示,他不久前帶著家人吃了一頓必勝客,“那個超級至尊披薩簡直是我這輩子吃過最難吃的披薩,簡直難以理解為什麼會突然變得這麼難吃。餐廳管理也一片混亂,連續兩次菜品都上錯了”。

雖然很直白,但卻直擊必勝客的痛點。無論是品牌定位、門店環境還是產品口味,必勝客的優勢在逐一消失。

必勝客的早期定位是休閒西餐,比快餐肯德基更高端,更有格調和品位。在西餐市場不發達的90年代,作為國外快餐的必勝客,想在國內市場走高端路線,是行得通的。在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中,一塊披薩下肚,感覺自己走在了“時尚前沿”,小資感爆棚。

但是,30年過去,西餐消費風口變了,休閒西餐品牌越來越豐富,無論是來自紐約的人氣漢堡店Shake Shack,還是天后碧昂斯最愛的Red Lobster,都在國內市場掀起了一陣“西餐”風潮。

相比之下,在必勝客就餐的“優越感”消失了。“過時”的裝潢、居高不下的價格定位,必勝客陷入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處境,存在感越來越弱,市場空間不斷被擠壓。

截至去年年底,必勝客旗下共有2281家門店,較2017年底僅增加了86家門店。而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必勝客又少了23家店。

與規模增長緩慢相伴的,是停滯不前的收入。近三年,必勝客的收入規模始終保持在21億美元左右,佔集團收入比重由27%下降至23%,貢獻度越來越低。

但人工費用在漲,租金也在漲,這導致餐廳利潤率逐年下降,由2017年的13.9%,下滑至2019年的11.1%。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作為百勝中國旗下第二大知名品牌,必勝客成為了百勝中國業績的“拖油瓶”。

面對堪憂的業績和慘淡的市場,必勝客也想從泥潭中抽身。但無論是創新還是轉型,似乎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截至2020年6月30日,通過改良現有產品及添加新菜品,必勝客菜單相比2017年變動了70%。然而“不土不洋”的產品,並沒有取得像肯德基本土化那樣的成功,反而有點東施效顰的尷尬。

既無產品優勢,也無價格優勢,必勝客的收入並沒有得到改善,於是試圖將產品創新與促銷活動結合,突破業績增長瓶頸,結果是反而導致人均消費逐年下滑。2017~2019年,必勝客的人均消費分別為122元、120元、113元。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今年上半年其人均消費下降到108元。而自家兄弟肯德基的人均消費只有36元左右。尷尬的消費區間,使必勝客落入了“中產階層瞧不上、年輕群體不買賬”的困境中。

跨入而立之年的必勝客,似乎有些迷茫。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未來在哪裡?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第一大品牌肯德基陷入增長瓶頸,第二大品牌必勝客陷入了無盡的迷茫中,那麼,百勝中國未來的增長靠什麼?

過去五年,百勝中國平均每天開設兩個新餐廳。截至2019年底,無論是銷售規模還是店鋪數量,百勝中國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未來,這個巨無霸還將在擴張的路上勇往直前,以“做最大”為榮。

但是,百勝中國近些年的擴張效果並不理想,想繼續靠擴張來拉動增長,充滿了不確定性。

到今年7月,百勝中國總門店數已突破10000家。近三年,其門店增速為15%,同期營業收入的增速只有13%。顯然,門店數量的增長,並沒有換來業績的同幅度增長,單店盈利能力在下降。

和同行業發展速度相比,百勝中國也落後了。

2019年,中國餐飲業的市場規模達到4.67萬億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為10.1%。其中,快餐及休閒餐飲細分市場複合增長率在11.5%左右。同期,百勝中國的複合增長率只有3.1%,不足行業的一半(百勝中國的招股書與以往美股年報對收入的披露口徑有差異,本文進行了調整,保持前後一致)。

招股書顯示,百勝中國此次港股上市募集到的資金,將有45%左右用於擴大及深化餐廳網絡。未來餐廳門店數目在2萬家以上,較2019年底增加一倍以上。而800多個尚無肯德基或必勝客覆蓋的城市,成為了百勝中國未來的發展之重。

近期,肯德基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開出了首家“小鎮模式”店,並宣佈將會加大在河南開設小鎮模式店的力度。如此看來,百勝中國未來似乎想走“下沉”路線。

除了主品牌繼續開店擴張外,百勝中國還寄希望於開拓新餐飲品牌。

作為國內市場的西式快餐鼻祖,百勝中國一直擁有一個“中餐夢”。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百勝中國的中餐佈局並不順利。

2012年,百勝中國完成了對小肥羊的收購。不過,曾經響噹噹的“中華火鍋第一股”,被百勝中國收購後成了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相較於鼎盛時期的700多家店,現在只剩下260多家。不是小肥羊不香了,而是西餐標準化的一套做法,在中餐市場上不靈了。

肯德基為什麼不香了?

早在2004年,百勝中國期待以自創品牌“東方既白”,進入中式快餐市場。但由於缺乏品牌建設能力及市場開拓能力,16年過去了,東方既白僅有11家門店,依然徘徊在中餐市場邊緣。

即便如此,百勝中國依然對進軍中餐市場熱情滿滿。

今年4月,百勝中國收購了黃記煌。但據媒體報道,黃記煌創始人黃耕曾表示:“近年來,黃記煌品牌本身的業績有所下降。”如此看來,黃記煌想肩負起百勝中國的中餐夢,也很有挑戰。


中餐市場的不順,讓百勝中國又將目光瞄向了潛力巨大的咖啡市場。
2018年,百勝中國推出了咖啡品牌Coffii&Joy。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全國僅有55家門店,依舊處於市場測試階段。而幾乎同時期發展起來的瑞幸咖啡,已經在資本市場完成了謝幕。
在尋求新的增長動力上,百勝中國與海底撈倒有幾分相似,一邊繼續開店,一邊開拓新品牌。不過,更相似的是,擴張是擴張了,但遲遲等不到開花與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